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

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

浙江大學高分子學科歷史悠久,1992年組建了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是我國第一個包含高分子化學、高分子材料、聚合反應工程專業的理工結合型系。

1998年四校合併組建新的浙江大學時,原杭州大學化學系高分子教研室併入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
  • 英文名:Department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 創辦時間:1992年
  • 類別:211,985,C9
  • 學校類型:綜合
  • 屬性:教育部直屬,副部級大學
  • 所屬地區:浙江杭州
學院發展,機構設定,行政機構,教學概況,師資力量,學生情況,歷屆主任,科學研究,研究分所,

學院發展

浙江大學高分子學科歷史悠久,我國眾多的老一輩高分子科學家如王葆仁院士、馮新德院士、錢人元院士、楊士林教授、於同隱教授、徐僖院士、潘祖仁教授、沈家驄院士、沈之荃院士等均畢業或執教於浙江大學。1958年浙江大學恢復化學系並設立高分子化學專門化,楊士林教授任系主任。1962年起招收高分子化學方向碩士研究生,1978年1984年先後設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碩士點和博士點,1991年和1994年先後設立“高分子材料”碩士點和博士點。近20年來,浙江大學培養了一大批年輕的高分子科學專門人才,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俞陸平博士、日本北海道大學教授龔劍萍博士和日本國立分子研究所副教授江東林博士等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1992年組建了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是我國第一個包含高分子化學、高分子材料、聚合反應工程專業的理工結合型系。

機構設定

高分子系由高分子科學、高分子複合材料和生物醫用大分子三個研究所組成,同時建有“教育部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膜與水處理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兩個平台。
設有“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和“材料化學”兩個本科專業、“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碩士點和博士點,“高分子材料”博士點。與化學系共設“化學”博士後流動站,與材料系共設“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化學與物理”碩士點和博士點以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2007年,“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二級學科通過評審,成為國家重點學科,是浙江大學“化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計畫”建設的重點。

行政機構

系主任:
徐志康教授
系黨委書記兼副系主任:
樓仁功副教授
副系主任:
王齊教授
副系主任:
高長有 教授

教學概況

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員工53人,其中教授23人(含博士生導師22人)、副教授(高級工程師)23人。
學科帶頭人為沈之荃院士、沈家驄院士和鄭強教授。

學生情況

在校博士生、碩士生350人、本科生254人(不含08級)。

歷屆主任

1992-1999年間,封麟先教授任系主任;
1999-2008年間,鄭強教授任系主任;
2009年起,徐志康教授任系主任。

科學研究

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05被批准建設,2008年建成並通過教育部驗收。
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一個理工結合、學科交叉的研究平台。實驗室的定位為:瞄準國內外高分子與材料科學發展的前沿,成為在高分子合成與功能構造若干方向上優勢明顯、在國內居領先水平並具有一定國際學術影響力的研究平台,取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成果,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本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可控催化聚合、功能高分子微結構與流變學、光電磁功能高分子、生物醫用功能高分子和分離功能高分子。
實驗室主任為鄭強教授,江明院士為學術委員會主任。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50多人,包括沈家驄院士和沈之荃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鄭強教授、徐志康教授、高長有教授和陳紅征教授,新世紀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入選者計劍教授、徐君庭教授、王齊教授和高超教授等。

研究分所

高分子科學研究所
高分子科學研究所成立於1990年,其前身為創建於1958年的浙江大學化學系高分子化學教研室。1984年設立"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博士點,1995年建立博士後流動站。1998年被批准為"長江計畫特聘教授"設崗學科點。2000年"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成為浙江省重點學科,2007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
中科院院士沈之荃教授是該所的學術帶頭人。共有教授12人,副教授及高工11人。教師中有11人擁有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稀土和過渡金屬催化聚合及可控聚合研究;高分子光電功能與磁性材料;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分離膜材料與精細高分子研究;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學研究。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餘項(包括2項重大項目和7項重點項目),863高技術項目3項,973國家重點基礎研究項目1項,省部級基金項目等70餘項,企業委託研究50餘項。年均科研經費在250萬元以上。已獲國家級成果獎勵3項,全國優秀博士論文1篇,省部級成果獎11項。年均發表學術論文60篇以上。聚烯烴微孔膜分離材料與器件、高效原油降凝劑、服裝用高性能熱熔膠等多項成果已轉化為生產力,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高分子複合材料研究所
浙江大學高分子複合材料研究所成立於2000年,由原浙江大學高分子與複合材料研究室(成立於1992年)和杭州大學高分子科學與材料研究所(成立於1993年)合併組建,並吸收原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材料研究所的部分教師參加。
該所有一支年齡、學歷、職稱結構合理、富有創新能力的學術梯隊。現有教職員工14人,其中教授5人(其中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計畫獲得者 1 人)、博士生導師4人、副教授7人、實驗技術人員2人。教師中有10人擁有博士學位,50%以上是留學回國人員。該所堅持“求是、創新”的浙大校風,堅持教學、科研兩個中心和人才培養這一根本任務,重視學風建設,倡導嚴謹、踏實的學術作風。該所與日本、比利時、美國、英國等國知名大學及研究機構建有長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關係。
該所屬理工結合、以工為主的研究所,跨材料科學與工程和化學兩個一級學科。該所以高分子功能複合材料為重點研究對象,兼顧結構材料,著重在光電功能高分子材料、多組分/多相高分子材料共混改性與複合、聚合物流變學與粘彈性等領域開展基礎與套用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光電功能有機高分子的設計與合成、新型納米結構複合材料的有序製備及其光電功能化、光電功能高分子材料微結構-電荷轉移-光電功能的關係、高分子動態流變行為、功能高分子複合材料功能-流變行為關係、高分子納米複合材料、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等等。
該所在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二級學科招收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並接受博士後人員和訪問學者。年均招收博士生8~10名,碩士生15~20名。該所擁有一流的科研與教學儀器設備,可滿足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高分子合成與改性、高分子材料加工等科學研究的要求。
該所具有較強的國家重大/重點項目承擔能力,先後承擔包括國家“973”項目、“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重大國際合作研究等多項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該所同時也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浙江省科技計畫、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面上項目等。年均在國際高水平學術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60篇以上、EI收錄論文10餘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18項。
生物醫用大分子研究所
生物醫用大分子研究所成立於2008年。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在原浙江大學高分子複合材料研究所生物大分子實驗室的基礎上組建形成,是一個年輕而富有活力的研究所。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長江特聘教授1名,“光彪”講座教授1名,教授(博導)6名(包括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名)、副教授3名、博士後5名、博士研究生31名、碩士研究生19名。每年在材料學、高分子材料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方向招收研究生博士、碩士研究生約20餘人,並接受國內外博士後研究人員及訪問學者。
生物醫用大分子研究所主要從事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材料、生物相容與功能界面、仿生醫用材料、聚炔類共軛體系為基礎的生物電子學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具體研究方向包括:生物材料的表面相容性和功能性設計、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材料、膠囊智慧型微體系、血液相容性和介入醫用材料、結構仿生醫用高分子材料、納米生物醫用材料、聚炔類材料的新合成方法特性及新結構、功能化聚炔的超分子體系等。已完成或正在承擔國家973項目子課題2項、863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2項及其它科研項目40餘項,發表了200餘篇學術論文,獲國家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
生物醫用大分子研究所與德國馬普膠體與界面研究所、德國海德堡大學以及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國外著名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與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高科技企業建立了長期戰略夥伴關係。每年有十多名研究生或教師參加國際學術討論、國際合作研究或在外進修和攻讀學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