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大地方劇種

浙江三大地方劇種

越劇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台演出的戲曲形式,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藝人初始基本上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中華民國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聞報》演出廣告中首次以“越劇”稱之。著名演員有袁雪芬、傅全香、戚雅仙、范瑞娟、徐玉蘭、尹桂芳、王文娟、張桂鳳、茅威濤等。

紹劇,又名“紹興亂彈”、“紹興大班”。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杭州地區和上海一帶,因其形成於紹興,並以紹興地區各縣為流行中心,1953年定名為紹劇。紹劇的主要唱腔曲調為〔二凡〕、〔三五七〕和〔陽路〕。紹劇劇目頗為豐富,例如《龍虎鬥》、《女吊》。紹劇後期也發展了部分取材於《西遊記》的猴戲,名演員六齡童(章宗義)的孫悟空,別具一格地塑造了一個機智、 勇敢、正義的藝術形象;七齡童的豬八戒,集詼諧、灑脫和笨拙、善良於一身,塑造了一個可笑、可愛、可氣而又十分值得同情的生動形象,都使觀眾叫絕不止。他們演出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曾經轟動一時,並受到毛澤東和文學家郭沫若的讚賞。

婺劇,俗稱金華戲 。它流行於浙江金華、衢州、麗水、台州地區和杭州地區的建德、淳安、桐廬,以及贛東北一帶,因金華古稱婺州,1949年秋定名為婺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三大地方劇種
  • 源地:浙江嵊縣
  • 時間: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
  • 藝人:男班
  • 報導:《新聞報》
  • 別稱:小歌班
越劇,歷史,內容,旦角,改革,機制,接班人,成績,紹劇,婺劇,腔調,劇目,角色,

越劇

歷史

民國6年5月13日,小歌班初次進入上海,在十六鋪“新化園”演出,因藝術上粗糙簡陋,觀眾寥寥。以後續有3班藝人來上海,但均告失敗。藝人們在學習紹興大班和京劇的表演技巧後,藝術上有所提高,民國8年小歌班始在上海立足。
民國9年起,小歌班集中了一批較知名的演員,編演了一些引人入勝的新劇目,如《梁山伯與祝英台》《碧玉簪》《孟麗君》等。這些劇目,適應了五四運動後爭取女權和男女平等思潮的興起,受到觀眾歡迎。之後,昇平歌舞台老闆周麟趾,從嵊縣請來民間音樂組織“戲客班”的3位樂師組成越劇史上第一支專業伴奏樂隊,演奏時以15兩音定弦,沿用紹興大班習慣,稱為“正宮調”,簡稱“正調”,從此“絲弦正調”成了主腔;並借鑑紹興大班的板式,初步建立起板腔體的音樂框架。民國10年9月至民國11年,男班藝人相繼將劇種改稱“紹興文戲”,吸收京劇、紹劇的表演程式,向古裝大戲方面發展。劇目則受海派京劇影響,主要編演連台本戲,在“大世界”、“新世界”等遊樂場以及茶樓、旅社、小型劇場演出。主要演員有小生王永春、支維永,小旦衛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馬潮水,小丑馬阿順、大面金榮水等。
民國12年7月,嵊縣籍商人王金水請男班藝人金榮水回鄉辦起第一個女班,招收13歲以下的女孩二十餘人。翌年1月14日,該女班在上海昇平歌舞台演出,稱“髦兒小歌班”。民國18年,嵊縣辦起第二個女班,之後續有舉辦。民國20年底開始,一些女演員如王杏花、陳苗仙、呂福珠以及“東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先後來滬,但仍為男女混合演出的形式。
民國17年1月起,女班蜂擁來滬,民國30年下半年增至36個。女子越劇的所有著名演員幾乎都薈萃於上海。報紙評論稱“上海的女子越劇風靡一時,到近來竟有凌駕一切之勢”。而男班由於演員後繼無人,最終被女班取代。

內容

女子越劇在上海立足後,為適應環境和觀眾需求,以姚水娟為代表的一批越劇從業者進行了變革,當時稱為“改良文戲”。各劇團、班社競相編演新劇目。4年間,編演的新劇目超過了400個,劇目題材廣泛,風格、樣式多種多樣,編劇多半曾從事過“文明戲”,劇目一般採用幕表制,當時主要的編劇有樊籬、聞鐘、胡知非、陶賢、劉濤等。劇目內容的多樣化,引起演出形式相應的變化,出現紛紛向兄弟劇種學習的趨勢。當時有的學海派京劇,如商芳臣曾搬演周信芳的名劇《明末遺恨》;有的學申曲,如施銀花、屠杏花移植上演西裝旗袍戲《雷雨》;有的則學習電影、話劇,如姚水娟演的《蔣老五殉情記》《大家庭》,採用寫實布景,人力車上台。在經營方式方面,破除了封建性陳規,實行經理制,統一掌管前後台。

旦角

這時期,演員旦角最有名的為“三花一娟一桂”,即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小生為屠杏花、竺素娥、馬樟花;青年演員如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等,都已嶄露頭角。
民國31年10月,袁雪芬以話劇為榜樣,在大來劇場開始改革。前兩年陸續聘請的編導有於吟(姚魯丁)、韓義、藍明(流)、蕭章、呂仲、南薇、徐進等,大多數是年輕的業餘話劇工作者。他們把進行改革的越劇稱為“新越劇”。民國33年9月,尹桂芳、竺水招也在龍門戲院進行改革。此後,上海的主要越劇團都投入“新越劇”的行列,越劇的面貌在短短几年中發生了巨大變化。

改革

越劇改革,首先是編演新劇目,建立劇本制,廢除幕表制。即使演出傳統劇目,也經過整理改編。新劇目內容比過去有較大變化。許多編導和主要演員們,重視劇目的社會效益,主張給觀眾以積極有益的影響,編演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會黑暗和宣揚愛國思想的劇目。民國35年5月雪聲劇團將魯迅小說《祝福》改編為《祥林嫂》,這引起了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對越劇和整個地方戲曲的重視。是年9月周恩來在上海,看了雪聲劇團的演出,之後又對中共地下組織如何做好地方戲曲界的工作作了指示和部署。中共黨員錢英郁、劉厚生等被派到越劇界擔任編導。之後,上海文藝界和新聞界的進步人士對袁雪芬被流氓拋糞事件、越劇十姐妹聯合義演《山河戀》及為筱丹桂申冤的鬥爭中,也都給予了支持。
唱腔也有重大突破。40年代前期,袁雪芬演出《香妃》和范瑞娟演出《梁祝哀史》時,都與琴師周寶才合作,創造出柔美哀怨的“尺調腔”和“弦下腔”。後來這兩種曲調發展成為越劇的主腔,並逐漸形成不同的流派。
在表演方面,越劇一方面向話劇、電影學習刻劃人物性格、心理活動的表演方法,另一方面向崑曲、京劇學習優美的舞蹈身段和程式動作,逐漸形成了寫意與寫實相結合的風格。
在舞台美術方面,採用立體布景、五彩燈光、音響和油彩化妝,改革服裝式樣、色彩,質料柔和談雅,成為舞台藝術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

機制

這一系列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正規的編、導、演、音、美綜合的藝術機制,並組建劇務部負責舞台綜合藝術的機構。越劇改革,促使觀眾的構成發生了變化,除原來的家庭婦女外,還吸引來大批工廠女工和女中學生。上海解放前夕,從事越劇的幾個主要劇團如“雪聲”、“東山”、“玉蘭”、“雲華”、“少壯”都受到中國共產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生氣勃勃。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上海第一個國家劇團——華東越劇實驗劇團。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劇院正式成立。劇院薈萃了越劇界一大批有較高藝術素養的編、導、演、音、美等專門人才,在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藝方向和“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指引下,發揮了國家劇院示範作用。此外,一批集體所有制的劇團如“芳華”、“雲華”、“合作”、“少壯”等也很活躍,在出人出戲方面取得不少成果。
50~60年代前期是越劇的黃金時期,創造出了一批有重大影響的藝術精品,如《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廂記》《紅樓夢》《祥林嫂》等,在國內外都獲得巨大聲譽,《情探》《李娃傳》《追魚》《春香傳》《碧玉簪》《孔雀東南飛》《何文秀》《彩樓記》《打金枝》《血手印》《李秀英》等成為優秀保留劇目,其中《梁山伯與祝英台》《情探》《追魚》《碧玉簪》《紅樓夢》還被攝成電影,使越劇進一步風靡大江南北。
音樂方面,又創造出新的曲調,如在50年代袁雪芬與作曲家劉如曾合作,吸取男班藝人的唱法,創造了新型的“男調”。1958年、1959年傅全香、袁雪芬分別在《情探》中的“行路”、《雙烈記》中的“夸夫”中,創造了嶄新的“六字調”。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並傳唱。

接班人

為了培養藝術接班人,1954年秋,華東戲曲研究院設演員訓練班後改建為上海市戲曲學校,招收越劇男女學員60人。1959年畢業後,分配到上海越劇院組成男女合演的實驗劇團,有計畫地從事男女合演探索。他們運用“同調異腔”、“同腔異調”、“同調同腔”等方法,解決了男女對唱的困難。男演員史濟華、張國華、劉覺等贏得廣大觀眾的承認。為使越劇事業後繼有人,上海市戲曲學校又於1956年開辦了越劇音樂班。上海越劇院和虹口、靜安等區也分別辦了學館或戲校,培養出一批優秀人材,成為業務骨幹。
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越劇開始從上海走向全國。至60年代初,越劇已流布到二十多個省市,影響日益擴大。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越劇受到嚴重的摧殘。一批著名演員、創作人員和管理幹部,受到迫害,越劇被迫停演。

成績

十年動亂結束後,越劇得到復興。1977年、1978年和1981年,上海越劇院相繼創作演出了男女合演的《忠魂曲》《三月春潮》《魯迅在廣州》,塑造了現代史上毛澤東、周恩來、魯迅等歷史偉人的形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解體的區級越劇團,也部分得到重建,恢復了藝術活動。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上海越劇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藝術思想更加解放,藝術觀念更加開放。在創作演出上,題材、風格更加多樣化,二度創作更致力於吸收現代藝術的成果,進行大膽的探索。《漢文皇后》《魂斷銅雀台》等歷史劇和根據莎士比亞作品改編的《第十二夜》,在藝術上都有較大的創新。隨著電視的普及,《孟麗君》《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廂記》《孔雀東南飛》《紅樓夢》《沙漠王子》等一批優秀劇目,都被攝製成電視片,有的還在全國評獎中獲獎。
為了解決“文化大革命”造成的越劇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從70年代末開始,花大力氣培養青年。錢惠麗、單仰萍、趙志剛(男)、方亞芬、蕭雅、陳穎、韓婷婷、華怡青、胡敏華、章瑞虹等,已為觀眾所熟知。上海市青年演員會演以及各種廣播、電視大賽等活動,為他們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一些50~60年代已成名的演員如徐玉蘭、王文娟、張雲霞、呂瑞英、金採風、畢春芳等逐漸被觀眾承認已形成不同的流派。
越劇在影響遍及全國的同時,還走出國門,在國際上贏得盛譽。1955年夏,上海越劇院以中國越劇團的名義,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蘇聯演出;1959年、1961年上海越劇院分別赴越南民主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訪問演出。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1983年上海越劇院青年演員東渡日本演出《紅樓夢》;1986年又去法國巴黎參加巴黎秋季藝術節演出;1989年5月上海越劇院一批藝術家到美國進行訪問演出,都受到各國人民和華僑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從60年代初開始,上海越劇院、盧灣越劇團、靜安越劇團還多次到香港、澳門演出,受到港澳同胞熱情歡迎。
80年代後期始,隨著文化品類的豐富和觀眾欣賞口味的多樣化發展,上海的越劇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越劇界的有志之士正在積極探索,深化改革,力爭使上海越劇事業重新走向輝煌。

紹劇

紹劇較有影響的劇目傳統戲有:《龍虎鬥》、《後硃砂》、《龍鳳鎖》、《蘆花記》、《雙貴圖》;新編歷史戲有:《于謙》、《斬魏徵》;現代戲有:《血淚盪》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已拍攝成電影。
紹劇的著名演員有梁幼儂、吳昌順、陸長勝、筱玲瓏、林芳錦、汪筱奎、章宗信(七齡童)、章宗義(六齡童)、筱昌順、陳鶴皋、章艷秋、王振芳(十三齡童)、錢慧韻、筱艷秋等。

婺劇

腔調

婺劇中的高腔有西安、西吳、侯陽三種。婺劇中的崑腔,是南昆流傳在金華的一個支派,稱金華崑腔或“草昆”。戲院婺劇中的亂彈,亦稱浦江亂彈,由安徽太平(今當塗一帶)和旌陽(今旌德)經天目溪流入浦江等地,現安徽已失傳,唱腔以〔二凡〕和〔三五七〕為主,蘆花調〕和〔撥子〕也常採用。婺劇中的徽戲,主要從皖南經新安江流入,今在安徽因受京劇倒流影響,已近失傳,而婺劇中的徽戲,卻較完整地保存了原貌。它的唱可分為“徽亂”和“皮黃”兩類。婺劇班社因其兼唱的聲腔不同,分為三合班(兼唱高、昆、亂)、兩合半班(兼唱昆、亂、徽戲,而無高腔)、亂彈班(以亂彈為主,兼唱少數徽戲)、徽班(以徽戲為主,兼唱灘簧、時調等小戲)。

劇目

婺劇的傳統劇目十分豐富,較有影響的劇目有:《黃金印》、《孫臏與龐涓》、《三請梨花》、《斷橋》、《西施淚》和現代戲《桃子風波》等。
婺劇的表演誇張、生動、形象、強烈,講究武戲文做,文戲武做,所謂:“武戲慢慢來,文戲踩破台”。由於過去服裝原無水袖,表演多在手指、手腕上下功夫,亮相、功架近似敦煌壁畫的人物姿態,自具一格。且特技表演甚多,如變臉、耍牙、滾燈、紅拳、飛叉、耍珠等。

角色

角色行當分老生、老外、副末、小生、大花面(淨)、二花面(副)、小花面(醜)、四花面(武淨)、花旦、作旦、正旦、老旦、武小旦、三梁旦、(第三位花旦)、雜(扮演神仙、老虎、狗,由管“三箱”的兼)共十五行。名演員有江和義、徐東福、周越先、徐汝英、周越桂、徐錫貴、王金龍、葉阿苟、鄭蘭香、葛素雲、吳光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