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度試驗

流動度試驗

通過流動度試驗,可衡量水泥相對需水量的大小,也是火山灰質水泥、粉煤灰矽酸鹽水泥、複合矽酸鹽水泥和摻火山灰質混合材料的普通矽酸鹽水泥進行水泥膠砂強度試驗時確定水膠比的必要前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流動度試驗
  • 外文名:Fluidity test
  • 目的:衡量需水量大小
  • 定義:底部擴展的平均直徑稱為流動度
  • 試驗裝置:跳桌
  • 試驗對象:水泥等
定義,試驗方法,試驗方法及步驟,

定義

這一試驗法是將置於專門跳桌上的截頭圓錐狀的新拌砂漿或混凝土試體上下跳孔,然後測量試體底部擴展的平均直徑,稱為流動度。通常以擴展的直徑占原底部直徑均百分數表示。流動度越大,稠度址稀。

試驗方法

有好幾個通用的不同方法,但只是在試體的形狀和尺寸、跳桌的性能、上下跳動的特徵以及流動度表示的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這些標準方法較宜在流動度50到150%的範圍內使用。這實際上相當於落度試驗的中等可塑到高度可塑稠度範圍。
美國規定的混凝土流動度試驗方法,鑒於在工地上使用時,大尺寸的跳桌相當麻煩,所以主要只在實驗室內採用。
Powers認為很難恰當地說明流動度試驗結果所顯示的是什麼。由一定跳動次數所擴展的直徑或許主要決定於拌和料的柔度,但試驗中如有離析現象就會使其產生變化。所以,當試體跳動中出現崩潰時,流動度就不能反映稠度,而只能表明拌和料的粘聚性差,塑性變形能力低。

試驗方法及步驟

①試驗前準備 檢查水泥膠砂攪拌機運轉是否正常,如果跳桌在24 h內未被使用,先空跳一個周期25次。
②膠砂製備 按照GB/T17671的有關規定製備膠砂。
③進行跳桌試驗
(a)在製備膠砂的同時,用濕布抹擦跳桌台面、試模、搗棒等與膠砂接觸的工具並用潮濕棉布覆蓋。
(b)將拌好的膠砂分兩層迅速裝入加模套的試模,第一層裝至約2/3模高處,並用小刀在兩垂直方向各劃5次,扶住試模用搗棒由邊緣至中心壓搗15次。搗壓深度為1/2膠砂高度。
(c)第二層裝至約高出截錐圓模頂20mm處,並用小刀在兩垂直方向各劃5次,再手扶試模用搗棒由邊緣至中心搗壓10次。搗後膠砂應略高於試模,搗壓深度不超過已搗實低層表面。
(d)壓搗完畢,取下模套,將小刀傾斜,由中間向兩側分兩次近水平角度抹平頂面,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膠砂。垂直輕輕提起截錐圓模。
(e)開動跳桌,每秒1次的頻率完成25次跳動。
(f)水泥加入水中起到測量結束的時間不得超過6 min。
④試驗結果的計算與確定
水泥膠砂流動度試驗結果取兩個垂直方向上直徑的算術平均值,精確至1 m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