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水帝都

安陽殷墟作為殷商王朝後期的都城遺址,曾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個長期穩定的都城,更是青銅器時代中期東方一個極其獨特的王城。

洹水——今名安陽河,又名洹河。從林縣隆慮山向東流,經安陽到內黃附近入衛河向北流去,最後匯入海河,從天津入海。
殷墟是世界文化遺產,中國考古學的誕生地,甲骨文發祥地,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安陽市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單位。
“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這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郭沫若先生1959年游訪安陽殷墟時,讚美安陽殷都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時留下的詩句。
殷墟,位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郊,橫跨洹河南北兩岸。殷墟遺址範圍東起郭家灣,西至北辛莊,南起劉家莊,北至後營,東北至三家莊,南北長約6公里,東西寬約6公里,面積約36平方公里。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位居中國八大古都之首,距今已有3300多年的歷史。古稱“北蒙”,又稱“殷虛”,“殷邑”,甲骨卜辭中又稱為“大邑商”、“商邑”,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並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
自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殷,到公元前1046年商朝滅亡的255年間,這裡一直是中國商代晚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目前,不僅發現有商代統治階層的遺存——宮殿宗廟遺址、王陵遺址、洹北商城、手工業作坊,而且也有普通平民的居住遺址和家族墓地,並發現了數量巨大的甲骨文、青銅器、玉器、陶器,為全世界人民呈現出迥異於其他文明古國的東方色彩。
殷墟以獨具風格、規模巨大、規劃嚴飭的宮殿建築和商王陵墓體現出恢弘的都城氣派而卓絕一時;以製作精美、紋飾細膩、套用廣泛的青銅器而聞名中外;以青銅冶鑄、玉器製作、制車、制骨、陶器、原始瓷器燒造等高度發達的手工業而享譽世界;以造字方法成熟、表現內容豐富、傳承有序的甲骨文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獨領風騷,其重要的歷史、科學、藝術和文化價值,蜚聲中外而又影響深遠,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可或缺、輝煌壯美、璀璨絢麗的一頁,受到全世界的重視和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