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福園

洪福園

洪福園位於興福鎮興一村南側,占地50餘畝,史稱姑棼行宮,漢稱洪福寺。起於殷商,興於春秋,傳承於漢明,文革中塑像和建築被毀,公元一九九三年重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福園
  • 美稱:背倚寶山、襟懷聖水
  • 位於:興福鎮興一村南側
  • 占地:50餘畝
古因後靠貝丘,前有澠水,以“背倚寶山、襟懷聖水”而被蒲菇古國封土為壇,作為祭拜天地祖先祈年的福地。春秋時期成為齊國接待國賓使臣田獵遊覽之所。相傳孔子早年居齊三月曾游姑棼觀人射雁,由此發出“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的論語,後被弟子收入六藝;公元前331年楚懷王派屈原使齊,也曾游姑棼行宮返梧宮與齊修抗秦盟約;莊公八年,大將連稱、管至父興兵行宮,無道之君齊襄公在此灰飛煙滅;還有功垂戰國幾化干戈為玉帛的“稷下怪才,一代辯士”上卿大夫淳于髡、明代著名御醫任重、明代隱士魏修庵等,均以大德惠民載譽鄉里,為後人留下許多動人傳說。華東碑林立費孝通、王光英、程思遠、沈鵬以及陳立夫、蔣緯國等各愛國宗教界和日、韓、泰等國名家題詞碑刻150多塊,蔚為壯觀,遠近聞名;為紀念紅軍時期暴發於興福、高渡一帶的“八四暴動”及革命英烈偉績,在此塑像建碑。自1993年以來,不斷擴建和修復,保留了爐姑廟、百子殿、玉皇閣等道家文化遺蹟,新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大殿、三賢祠、大佛殿等仿古建築。每年正月初九、三月三、九月九的傳統廟會也應民眾呼聲予以恢復,傳統的題材加上時代的特色,使各方遊客雲集於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