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拳鼓

洪拳鼓

“洪拳鼓”僅流傳於渭南地區澄城縣劉家窪鄉,是一種當地的傳統民間舞蹈,因擊鼓動作融會了小洪拳的架式而得名。又因鼓點以七槌子為主,故又稱“七槌鼓”。建國前,此鼓主要在當地漢武帝廟廟會上表演,作為社祀的一項活動,因而又稱為“神社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拳鼓
  • 別名:神社鼓
  • 來源:渭南地區澄城縣劉家窪鄉
  • 規模:全隊近六十人,規模較大
表演形式,歷史故事,風俗習慣,

表演形式

洪拳鼓在社火中表演時,由一個手、一個鐃手、兩個敲大鈸和一個繞桿子者,共五人組成一組。一般少則有八組參加,多時可達十二組,同在兩個舞紅棍者的率領下表演。全隊近六十人,規模較大,氣氛強烈。
者身穿傳統戲曲中的校尉服,頭扎英雄巾,扎大帶、戴披肩;鼓手身背靠旗,扮成古代武將模樣。全舞包括三個段落、即“擺道鼓”(行進表演),“七槌鼓”(場地表演)和“落場鼓”。“七槌鼓”是全舞的核心舞段,隊形變化嚴謹,動作粗獷質樸,節奏穩重明朗,氣氛莊嚴肅穆,不象一般民間鼓舞所表現的那樣熱烈、歡快。鼓手將鼓掛於胸前,雙手各握鼓槌的中部,槌的兩頭皆可輪翻擊鼓,邊擊邊舞,是表演的主要角色,基本動作有“單槌輪擊”、“雙槌同擊”、“二人對擊”、“鼓鐃對舞”等。動作多拳術架式,如“白雲雙蓋頂”、“回頭望月”、“倒步雲頂”、“左右雲頂”、“拉弓步”,及大小“丁字步”等。韻律渾厚,風格古樸,頗似古代軍卒習拳練武一樣。洪拳鼓無需其他樂器伴奏,全靠舞者自身所攜的鼓、鐃、鑔、鑼在邊舞邊擊的表演中烘托情緒。

歷史故事

據劉家窪老人楊武堂(1936年生)介紹,他家祖、父已有三輩人都是洪拳鼓的表演“把式”。他祖父曾說:劉家窪一帶曾是西漢武帝劉徹北征匈奴時路過的地方,後來武帝常來此處狩獵;至今有一處稱“武帝川”的地方,傳說是武帝射獵箭落之處。據清鹹豐元年(1851年)《澄縣誌·祠祀》載:“漢武帝廟一在武帝山,一在朔槍泉上。”縣誌中“藝文”篇載:清代乾隆年間《重修漢武帝祠碑》中有“北串業村,古有漢武帝祠,由來久矣”。至今,劉家窪鄉的良輔河村系原漢武帝廟舊地,該村武帝廟雖已年久失修,但廟內仍存有金代所鑄造的醮盆一件,據醮盆銘文可知金時武帝廟的香火仍很興盛。

風俗習慣

建國前,每逢農曆三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武帝廟過會時,當地便組織演出洪拳鼓,成為民眾迎神、送神時一種儀式,並和其他民間藝術形式組成社火隊,當地俗稱“一條龍”。社火隊由各種形式分別組成龍頭、龍身、龍尾三大部分。龍頭多為社火隊的儀仗,包括三眼銃,開道鑼、令牌(系有銅鈴的木牌)為“龍鼻”,兩邊有人高*(左扌右周)著一對大紅燈籠稱龍眼,隨後有兩副“肅穆”、“迴避”的對牌和兩面三角形的杏黃旗,俗稱龍角。隨之由十幾人組成的鑼鼓車為龍脖。洪拳鼓成三路縱隊為身,右側為鼓手,鐃手,左側站鑼手;中間為一路手持花桿的繞桿隊,組成龍脊。龍尾則由小蹺、高蹺、芯子、故事車、鑼鼓車壓陣。隊伍龐大、聲勢可觀。浩浩蕩蕩的民間社火舞隊為廟會增添了歡樂、活躍的氣氛。建國後,武帝廟會早已停止活動。而洪拳鼓則作為當地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民間舞蹈形式,成為春節鬧社火不可缺目,流傳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