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戲

洪山戲

洪山戲是流行於安徽皖東稀有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它起源於明末清初的“儺”,從“儺” 發展到香火戲。到了清代中葉,在香火戲的基礎上形成了洪山戲。洪山戲歷史悠久,韻味獨特,鄉土氣息濃厚,是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地方戲。 洪山戲的前稱為“香火戲”,是香火會請神祈禱時演的戲。香火會分內壇與外壇兩派,外壇做會時稱“五嶽”,內壇唱戲名“洪山”,洪山戲從內壇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山戲
  • 類型:傳統戲曲劇種
  • 起源:明末清初的“儺”
  • 唱腔分類:三類
劇目來源,戲名,戲種,歷史淵源,起源,抗戰時期,新生時期,解放後,藝術特點,音樂,伴奏,曲調,唱腔,表演,題材,劇目類型,傳統,現代,

劇目來源

戲名

洪山戲名稱的由來眾說不一,藝人中有三種傳說:其一,洪山戲鼻祖張允豪(何時代人不詳)是天長、六合、儀征兩省三縣交界之橫山人氏,因此稱“橫山戲”。當地語言橫、洪二音相似,轉稱“洪山戲”。其二,清代太平軍曾在橫山打過仗,占領南京後,天王洪秀全曾命該劇種赴天京(即南京)演出,為紀念洪秀全而命名為“洪山戲”。其三,有一戲班首領姓洪,洪山戲系由洪家傳承,加上戲中服飾多用紅衫,取其諧音,所以叫“洪山戲”。以上三種說法皆無文字資料可考,一般認為第一種說法較為可信。
洪山戲洪山戲

戲種

洪山戲的起源與民間香火會有密切關係。洪山香火會一直保持著古代儺祭、儺舞的遺風。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稱:“儺在平時,稱為香火”。洪山香火藝人自稱為“鄉人儺”。藝人們在做會的“開壇”法事中也唱有“業興財朝列國初,嘉明方相鄉人儺”,“斯人木鐸響銅鐘,朝取而立鄉人儺”等詞名。此外,洪山香火會自稱隸屬於與釋道二教相併立的神門儒教,其做會法事中的祭祀禮儀亦與史籍記載相吻合,因此有研究者認為洪山香火神會乃古“鄉人儺”的一種遺存。

歷史淵源

起源

洪山戲淵源於皖東、蘇北一帶的“儺”從儺發展到香火戲。清代李斗在《揚州畫舫錄》中稱“儺在平時,稱為香火”。到了清代中葉,在香火戲的基礎上,形成了洪山戲。洪山戲的前稱香火戲,多為民間做會,有牛欄會、青苗會、求雨會、盂蘭會、廟會等,多為祝福祈禱,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藝人們將流傳於民間的唱本及神話故事,改編成“提綱”戲說唱,既為祈禱,又為娛人,因此,形成了“青布手巾頭上扎,老蘭布褂穿在身,手打朝陽得勝鼓,足跳三山五嶽神”的最初表演形式。

抗戰時期

洪山戲在形成劇種以前,為民間坐唱形式。即圍桌“座唱”,加鑼鼓過門,無管弦伴奏,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變坐唱形式為演劇性。由“兩小戲”逐漸發展成數人分扮角色,粉墨登場於鄉間草台,形成了
洪山戲的雛形。據《來安縣誌》載:洪山戲在清代同治年間發展較快,全縣洪山戲班社就有幾十個,其中以縣城的朱月華班社、興隆的姜有松班社、施官彭崗的胡錦先班社、呂正德的班社最為出名。洪山戲藝人具有光榮的傳統,他們除了演出一些傳統的劇目。此外他們還編演了一些以反帝反封建為內容的《蒲包記》、《擂鼓戰金》、 《三代血淚仇》等劇目。因此,遭到清政府的殺捕。劇種瀕臨滅絕。幸有一部分藝人逃難他鄉,與揚州花鼓戲台班共演。才幸免於難。
洪山戲洪山戲

新生時期

洪山戲得以新生,並蓬勃發展的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並成為全國地方戲曲演現代戲、演革命戲的全國最早劇種之一。抗日戰爭時期,隨著新四軍領導的淮南抗日根據地的不斷鞏固和壯大,根據地的抗日文藝活動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洪山戲藝人,時在來安縣抗協工作的王永泉,用“舊瓶裝新酒”的方法,首次將反映民兵抗日鬥爭的《三字經》,改編成清唱洪山戲。這是淮南路東一帶第一次以唱本形式反映現實鬥爭題材的劇本。接著又把傳統唱本《劉文龍趕考》改編為《從軍記》,受到了新四軍二師師長羅炳輝方毅范長江等人的讚賞和支持。不久,洪山戲在以半塔為中心的淮南抗日根據地十六個縣普及開來,時任二師政治部主任的張勁夫,還在《大眾劇團》(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的前身)內設洪山戲實驗劇團,時任嘉山縣縣委書記的汪道涵親自參加洪山戲劇目的改編和演出指導,時任中原局書記的劉少奇同志特別喜愛觀看洪山戲。新四軍江北指揮部還經常組織匯演,以此普及洪山戲。

解放後

解放後,為弘揚和傳承洪山戲這一劇種,來安縣文教局文藝科長王永泉於1957年發起組建了洪山戲劇隊。1958年,來安縣成立了專業洪山戲劇團。當時中國戲劇學院第一任院長,京劇《逼上梁山》的編劇任桂林、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局局長蘇一平、中宣部戴臨風等在來安縣幫助挖掘洪山戲遺產,培訓青年演員,指導排戲,整理創作了傳統戲《趕山塞海》、《金鐲玉環記》、《六部大審》、《陳英賣水》等一批傳統劇目,創作演出了《遠征高歌》、《萬山紅遍》、《東風號角》、 《紅色兒女》等一批現代戲。在音樂方面,增加絲弦。在表演方面,借鑑其它戲劇藝術的精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並赴蚌埠、合肥參加省市文藝調演,獲得嘉獎。
來安洪山劇團自組建到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他們發揚洪山戲藝人的光榮傳統,回響黨的號召,踐行毛澤東同志“面向農村”的重要指示,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深入到全縣的山鄉圩區進行演出。劇團每次下鄉都是打背包步行,衣箱自己挑,道具板車拖,自己挑土墊土台演出,晚上演出用汽油燈照明。洪山戲演員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一致好評。為此,《江淮日報》用頭版頭條,以“文藝輕騎兵“為題,報導和介紹了來安洪山劇團驕人的業績。
洪山戲洪山戲
1965年秋,洪山戲劇團與揚劇團合併。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撤銷了洪山劇團的編制。洪山戲源於民間,發展於淮南抗日根據地,繁榮於建國後的50年代。蕭條沉淪於文化大革命前,但多年來,農村中的業餘劇團、半職業劇團,仍經常演唱洪山戲,洪山戲已深深紮根於民眾之間。 舊時,農民為謝神還願、消災降福,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具有濃厚宗教迷信色彩的香火會,如牛欄會、開耕會、青苗會、豐收會等,敬奉“洪山”、“五嶽”神主。香火會由神司人(即儺人,又稱優人、香僮)主持,以唱、念禱告神靈。演唱有內壇、外壇之分,內壇多唱神書,書目初以《袁樵擺渡》、《唐僧取經》、《魏徵斬老龍》、《九郎替父》、《劉全進瓜》、《唐王游地府》(當時稱之為“唐六本”)為主,後增加了《袁天罡賣卦》、《許奶奶燒香》、《秦始皇趕山塞海》、《黃氏女對金剛》、《沉香救母》、《八仙過海》、《杜康造酒》、《李老君出世》、《韓湘子上壽》等10餘部;外壇多唱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諸如《王莽篡位》、《張四姐大鬧東京》、《張祥嫁妝》、《張郎休妻》、《玉環記》等。初期一人坐唱,或數人搭班坐唱,形式呆板。後來逐步改坐為站,變靜為動,並且增加了“二小”(小生、小旦)戲。
隨著時間的推移,做“堂會”藝人逐漸增多。為了增強競爭能力,有見識的藝人開始注意在藝術上提高自己。他們大膽吸收民間小調,力求在感情上更接近民眾,同時從“堂會”走上了“草台”和“搭台”。在此過程中,各有領班的不同流派的民間戲班逐漸形成。清末民初,藝人們活動區域擴大到了城市集鎮,其中較有才華者因為開闊了眼界,在藝術上提高很快,同時在演出實踐中積累了許多經驗。

藝術特點

音樂

洪山戲音樂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清末的香火會祭祀至20世紀30年代的草台演唱,唱腔仍以[七字調]、[十字調]、[寶調]、[斗寶調]等為主,僅用鑼鼓伴奏,唱腔結構單一,一個曲調可敷唱多段唱詞。第二階段從30年代後期至50年代初期,唱腔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較大的突破。原來的[七字調]、[十字調]和神書諸調統稱為洪山調。新詞填舊曲的方式為反映現實生活的新劇目所沿用。此外,還廣泛吸收了民間小調山歌號子用以充實唱腔,豐富唱腔的表現力。這一時期的洪山調仍保持自由散唱、鑼鼓伴奏的舊有形式。隨著民間曲調的吸收,絲竹樂器也同時被引進。第三階段從50年代至今。此階段洪山戲演出團體已由業餘走向專業。來安縣成立縣級洪山劇團。“洪山調“的發展趨於多樣化,藝人們根據自己的嗓音條件和唱腔藝術處理的條件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演唱特點。鑼鼓伴奏的唱腔,絲竹伴奏的唱腔和鑼鼓、絲竹一同伴奏的唱腔三者並存。
洪山戲洪山戲

伴奏

洪山戲唱腔早期伴奏僅用堂鼓大鑼小鑼鐃鈸四件打擊樂器,但各地劇團不盡相同,編制不穩定 。鑼鼓過門穿插於唱腔的上下句,上半句中多加一鑼鼓過門。在[鑼鼓七字]、[鑼鼓十字]唱腔伴奏中,主要特點為緊接唱腔上句或下句最後一字的後半拍起過門。後期的鑼鼓牌子除[七字調]、[十字調]外,其餘均吸收自京劇鑼鼓經。40年代後逐漸增加竹笛二胡等樂器伴奏。50年代民族管弦樂器逐漸增多。60年代後基本從屬於揚劇的伴奏形式。

曲調

洪山戲的曲調據不完全統計,共有30多種,常用曲調有10多種。這些曲調大致可分為3類:一是鑼鼓唱腔類,如“七字調”、“十字調”等,這是區別於揚劇的主調;揚劇的唱腔被稱為“小開口”,洪山戲的唱腔被稱為“大開口”,即就鑼鼓唱腔而言的。二是祈禱神曲類,如“娘娘調”、“鬥法調”,“寶調”、“斗寶調”、“潑水調”、“聯彈”等。三是民間小調類,如《楊柳青》、《王大娘補缸》、《倒貼》等。洪山戲曲調有一個特點,即同一個曲調用不同的演唱技巧可表達多種不同的感情,如《十字聯彈》和《七字聯彈》,均可容納數十句唱詞。藝人在演唱前有個總的設計,把握得好,輕重緩急、喜怒哀樂都可以得到充分表現。有經驗的老藝人在對曲調的藝術處理上往往能達到任意馳騁的境地。

唱腔

洪山戲的曲調根據不完全統計有50餘首,常用的有20餘首。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七字調]、[十字調]類,二是祈神曲調類,三是民歌小調類。[七字調]與[十字調]是洪山戲的基本曲調。

表演

洪山戲的表演學習了京劇表演藝術,但也保留了本劇種傳統的表演特色。如在二人歌舞時的“推衫 子”(兩人面對面時各自相互前進後退的十字步)、在武戲開打中的“四門斗子”(如小快槍等對打時必須打滿舞台的四角位置)。除此,正式演出前尚有一種例行“三齣戲”的習俗,即頭出戲不開口,如“跳娘娘”、“跳加官”、“跳財神”、“跳鳳冠”等;二出戲不動手,即有演員手執雲帚,口誦歌功頌德之詞;三齣戲隨便走,在台上表演《小放牛》。 洪山戲的唱詞與本縣語言密切相關,許多唱詞來自當地民間俚語和一般口語,雅俗兼備,朗朗上口。七字調和十字調由於口語化較強,吐字較重和沒有過多的行腔,說、唱與鑼鼓伴奏更顯得渾然一體。
洪山戲洪山戲

題材

洪山戲的劇目取材於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民間唱本和部分移植改編其他劇種的劇目。劇目有200餘個。洪山戲的唱腔分三類,即“鑼鼓伴奏類”、“祈神類”和“民間小調類”。起初洪山戲伴奏只用鑼鼓,且唱且舞,後期加絲弦管笛。唱腔質樸粗獷,高亢嘹亮,朗朗上口,鄉土氣息濃厚。洪山戲表演從“二小戲”逐步發展為“三小戲”,人物表演逐步程式化,演出逐步從鄉村場地過渡到城鎮舞台。
洪山戲洪山戲

劇目類型

傳統

洪山戲的劇目多來自神書。如《袁樵擺渡》、《唐僧取經》、《魏徵斬老龍》、《九郎替父》、《劉全進瓜》、《唐王游地府》等,以上總稱之為“唐六本”。這些劇目主要是根據唱本和章回小說編演的“幕表戲”而逐漸形成的“連台本戲”。除此,“定本戲”尚有《洪江上任》、《張郎休妻》、《沉香救母》、《陳三兩爬堂》、《契約記》、《龍鬚麵》等七十多處。洪山戲有反帝反封建的光榮歷史。在清朝光緒年間,施官區的彭崗埠胡錦先洪山戲班社,編演了《蒲包記》一劇,揭露清王朝草菅人命的罪惡,致使班社遭受劫難。在中華民國時期,興隆鄉姜有松洪山戲班社,一直在堅持演出反侵略、反封建壓迫的戲劇,如《擂鼓戰金山》、 《三代血淚仇》等。

現代

來安縣從1941年到1945年,先後建立了半塔集業餘劇團、施官青鋒劇團、大眾劇團、銅城劇團、汊澗民兵劇團、半塔幹部職工子弟學校業餘劇團等。演出了一批現代劇目,如《保家鄉》、《送郎參軍》、《從軍記》、《河南災荒》、《老虎走了又來狼》、《西安事變》 、《生產互助》、《小尖頭扯工不扯牛》、《吳滿有》、《二流子轉變》等。1957年,來安縣組建了洪山戲劇隊,1958年成立專業的洪山戲曲劇團,除了上演傳統劇目,還編演了一些反映現代生活的戲,如《遠征高歌》 、 《萬山紅遍》 、《紅色兒女》、《東風號角》。同時,也挖掘整理了一批傳統劇目,如《趕山塞海》、《金鐲玉環記》、《陳英賣水》、《六部大審》。
洪山戲知名藝人有晚清的胡錦先(施官鄉人,他曾聯絡全縣洪山戲班社藝人在縣境內外到處演唱《許奶奶燒香》,鼓動反清),繼之有呂寶洲、魏金壽、蔡老三、賈成華、李安民、朱月華、胡老六等,再後來有姜有松、湯正田、呂正德、王大華、朱鳳英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