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空山雨過

《洞仙歌·空山雨過》是南宋詞人、宰相趙鼎所做的一首詞。

該詞上片寫了作者的三個生活細節——獨酌、悲吟、孤臥,表達了作者處境的艱難、愁懷的激烈以及日子的難以打發;下片寫作者獨臥孤衾中的所聞和所感,向更深的心理層次開掘,表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該詞深沉含蓄地抒發了作者不畏艱險,渴望回歸故土,一心報國的滿腔忠貞之情。此詞不以剪裁工巧取勝,而以描寫深刻細膩見長。它基本上採用了賦的寫法,敘述與描寫的成分很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洞仙歌·空山雨過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體裁:詞
  • 作者趙鼎
  • 作品出處:《全宋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洞仙歌1
空山雨過,月色浮新釀。把盞無人共心賞。漫悲吟,獨自拈2斷霜須3。還就寢,秋入孤衾4漸爽。
可憐窗外竹,不怕西風,一夜瀟瀟弄疏響。奈此九迴腸5,萬斛6清愁,人何處、邈如天樣7。縱隴水秦雲8阻歸音,便不許時閒,夢中尋訪?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洞仙歌:詞牌名,雙調八十三字,上片六句三仄韻,下片七句三仄韻。
2.拈:用手指搓轉。
3.霜須:白色的鬍子。
4.衾(qīn):被子。
5.九迴腸:喻愁極多。司馬遷《報任安書》:“是以腸一日而九回。”
6.斛(hú):中國舊量器名,亦是容量單位,一斛本為十斗,後來改為五斗。
7.邈(miǎo):遙遠,指朝廷。
8.隴水秦云:“隴水”和“秦雲”本指隴頭之水和秦嶺之雲這些環繞故都長安的山川雲霧,詞人在這裡用來暗指那些昏庸無能的朝中奸佞。

白話譯文

山雨初過 ,新月朗照,新酒飄香,杯浮月影 。此良辰美景竟無人共賞,只是一人獨飲,實在掃興得很 。獨自長歌悲吟,花白的鬍鬚都拈斷了數根 。獨酌無味,悲吟傷情,還不如回房就寢,可是由於秋夜天氣轉涼,孤衾獨臥,又久久不能入睡,心緒茫然。
窗外的竹子整夜被西風吹得颯颯作響。心中裝滿苦恨,致使愁腸百結,憂愁有一萬斛那樣多,思念的人在何處,就好像遠在天邊。縱然有奸邪當道阻擋我回到朝廷,總不能不許我到夢中去尋求歸路。

創作背景

趙鼎因與秦檜就主戰主和一事進行爭論較量,紹興八年(1138)失敗遭貶嶺南。山河未復,壯志未酬,卻被貶至荒僻之所,不得伸展抱負,趙鼎心中的憤懣、幽怨可想而知,於是在嶺南貶所創作了該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起首的“空山雨過,月色浮新釀”兩句,詞人寫空山秋雨剛過,皓月高懸,灑下一地清輝,新釀的酒香氣四溢,杯中月影浮動,一派清爽怡人的氛圍。接下來的“把盞無人共心賞”一句,詞人筆鋒突轉,說這美景當前,舉杯把盞卻無人與自己共賞此景,一股悲涼的情絲浮現,詞人以樂景襯哀情,表達了自己被貶謫此地孤苦伶仃的苦悶之情。後面的“漫悲吟,獨自捻斷霜須,還就寢,秋入孤衾漸爽”四句,詞人說自己受到被貶的屈辱,無處可訴,內心惆悵不已,竟然把自己花白的鬍鬚都拈斷了,夜裡自己孤枕難眠,起身獨飲又覺無聊,就只能回房繼續睡覺,但深秋氣冷,還是難以入睡,心緒不斷地翻湧,度夜如年。詞人在上片通過寫自己獨酌、悲吟、孤臥的場景,表現了自己被貶生活的愁苦煩悶。
下片起首的“可憐窗外竹,不怕西風,一夜瀟瀟弄疏響”三句,是詞人對孤夜難眠時的所聞所感的具體描寫,詞人臥在床上,聽到窗外的竹子被西風吹得簌簌作響。詞人在這裡說竹子不怕西風的摧殘,實際上是以竹子寄託自己不畏強權的孤高情操。接著的“奈此九迴腸,萬斛清愁,人何處、邈如天樣”三句,詞人說自己忍受著因思歸而產生的愁腸百結之苦,自覺心中有萬斛淒愁難以排遣,而他如今還是被棄置天邊的被貶之人,其內心的淒涼愁苦就可想而知了。結拍的“縱隴水秦雲阻歸音,便不許時閒,夢中尋訪”三句,詞人在這裡用“隴水”和“秦雲”來暗指那些昏庸無能的朝中奸佞,說即使奸臣當道,使自己無力為政,但他們卻不能阻擋自己在夢中尋求歸路,從而深沉含蓄地抒發了自己不畏艱險,渴望回歸故土,一心報國的滿腔忠貞之情。
該詞層層鋪敘,筆法細膩,意味含蓄,一反鋪敘作品常見的平淡無味的弊病,真摯感人。

名家點評

武漢教育學院中文系教授謝楚發:此詞不以剪裁工巧取勝,而以描寫深刻細膩見長。它基本上採用了賦的寫法,敘述與描寫的成分很重。首先是按時間順序從空山雨過,獨飲無緒。悲吟斷須,孤衾獨臥,一直寫到夜闌不寐,聞風吹竹,愁腸難伸,夢尋舊鄉,寫出了一個淒涼人難度淒涼夜的全過程,真實感人。其次是描寫頗有層次,上片全屬行動描寫,下片先是景物描寫,後是心理描寫,層層深入,而且每一種描寫都作了精細的刻畫和渲染。如以月色、杯影反襯無人共賞,以拈斷霜須表明悲吟的深度與力度.以“萬斛清愁”形容愁恨之多,以“邈如天樣”形容朝廷之遠。以“隴水秦雲”暗指秦檜一類政敵等等。正因為有這些精細的描繪.才避免了一般作品容易犯的平鋪直敘、板重厚拙的毛病。 (《宋詞鑑賞辭典》)

作者簡介

趙鼎(1085—1147), 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解(xiè)州聞喜(今屬山西)人。崇寧五年(1106年)進士,歷任洛陽令、開封士曹等職。南渡後曾任相,薦岳飛、韓世忠等。後遭秦檜等人迫害,被貶潮州,又移吉陽軍(今海南崖縣),絕食而死。著有《忠正德文集》、《得全居士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