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桶

洋桶

紫砂洋桶壺是紫砂茗壺名種里較為常見的一種款式,亦是一種茶壺款式的專用名稱。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製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適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並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紫砂洋桶壺以其古樸大方,典雅素淡的面目與風格向世人展示其迷人的魅力。它以其簡練的造型,順暢的線,精巧的塊面,融合藝與日用為一體,獲得海內外客商的青睞,並吸引眾多的制壺名家、好手參加到製作紫砂洋桶壺的行列中,各顯其能,各展其藝。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何道洪等等藝人,無不為紫砂洋桶壺的流行發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洋桶
  • 外文名:yangtong
  • 功能:茶具
洋桶壺的由來,南洋外銷說,東洋外銷說,北洋外銷說,洋桶製作名家,洋桶賞析,泥料特性,礦產地,

洋桶壺的由來

紫砂洋桶壺隨著人們的飲茶習俗,飲茶習慣的改變而興盛、衰落。在特定年代中,它曾以高檔藝術壺的姿態為愛壺者、收藏家所高價求購。在流行紫砂洋桶壺的風氣轉變之後,它又以一般商品壺而不為「高檔藝術」所容納。因此,紫砂洋桶壺既是一個大眾普及的日用器皿,又是一個普及提高的工藝品。同時,它又為制壺名家所喜愛,所製作,所衡量藝人技藝高低的樣板之作,楷模之作。可以這樣說,在特定的年代中,曾出現以製作資紫砂洋桶壺來評論一個藝人的技藝高低和功底渾厚,並一度在好壺者中形成共識,在壺界形成共識。
紫砂洋桶壺在清末民初至1970年這段年限內,它在壺界、茶館、好壺者、藏家眼中,既是首選日用佳品,又是鑑賞藝術珍品。紫砂洋桶壺一直以日用藝術為主導,深受人們喜愛。名家、好手製作的紫砂洋桶壺一直成為人們追逐、使用、收藏的目標。有好壺者甚至以購到一把上好的紫砂洋桶壺而自豪驕傲。因此紫砂洋桶壺影響之廣、之深、之大,在特定年代裡是為壺界所承認的歷史事實》也是紫砂歷史上應該書寫,而不應遺忘的一頁篇章。
紫砂洋桶壺探源
紫砂洋桶壺是一個以「洋」為名,以「洋」為題,卻又是道道地地的宜興紫砂茶壺品種。它為何冠以「洋」名,筆者將就紫砂洋桶壺創製產生的時代背景、歷史原因,做一探源,權作拋磚引玉,以其引起壺界同仁的重視和交流。據筆者所知,紫砂洋桶壺起源有三種較為代表性的說法。

南洋外銷說

這是一種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據史籍記載,光緒七年至十六年(1881-1890)。國內外興起紫砂收藏熱。宜興紫砂以較大規模的增長態勢大幅增產。紫砂產品除滿足國內需要外,還遠銷國外,遠銷日本、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英國、法國、秘魯、智利、義大利、墨西哥等國家和地區。為適應外銷的需要,宜興紫砂業界經營者跟紫砂藝人想方設法迎合海外客商的需要,創製各式各樣的新款茶壺,供外商訂貨收購。《獨鈕洋桶》即是為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客商看中訂購,並正式定為《獨鈕洋桶》品名的。據宜興工商界前輩鮑增澤、華蔭堂先生介紹︰《獨鈕洋桶》茶壺首先為宜興蜀山清末最大的茶壺店號「錦堂發記」所雇用的紫砂藝人創製,創製成功後,由「錦堂發記」老闆至南洋同泰國、馬來西亞等客商最先訂貨。初期用紫泥或紅泥生產,後應泰國客商的要求,適合當地的民間風俗習慣,採用段泥材質,製成後運至泰國,經加工打磨,表面磨光。流部、鈕部、口沿部、肩部、腳圈部均用銅片或金皮片包裹嵌裝飾。《獨鈕洋桶》銷南洋最早,銷泰國最多,故取「洋」名,稱其為紫砂洋桶壺。

東洋外銷說

這亦是一種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清末期間,宜興窯場均陶產品以「宜興釉」聞名於世,遠銷海外,特別是受到日本客商的青睞。日本客商訂購宜均產品的同時,亦喜愛紫砂產品。《牛蓋洋桶》即是為日本客商看中訂購,並正式定為《牛蓋洋桶》品名的,據宜興工商界經營「洋裝生意」(亦稱「東洋生意」)的老前輩鮑澤勛、談金榮先生介紹︰《牛蓋洋桶》的創製是根據宜均產品《小洋壇》改制成功的。設計者為清末紫砂藝人何士為。宜均《小洋壇》亦稱《子洋壇》,出口日本、南洋各國,稍比茶壺大一些。紫砂藝人何士為當時看中《子洋壇》的牛鼻孔蓋,認為很實用,方便又好看,便將《子洋壇》的身筒改成直形《子洋壇》的短流改成長流,借鑑《子洋壇》的牛鼻孔蓋,做成最早的嵌蓋款式《牛蓋洋桶》。新品一出,引起轟動,並為日本客商包銷。故日本客商取了《東洋名堂》謂《牛蓋洋桶》。

北洋外銷說

這是另外一種紫砂洋桶壺起源中較有代表性的說法。清末期間,最為流行的紫砂茶壺品種為《蛋包》和《壽星》,這兩款茶壺均以大肚圓形、平蓋彎流,日用功能顯著,為世人所愛,且產量最多,銷路最廣,很早就銷往全國各地及日本、東南亞各國。因此,運用《蛋包》、《壽星》平蓋模式而創製的紫砂《平蓋洋桶》,經煙臺、青島、營口、威海衛等地為日本客商看中訂購,並正式定為《平蓋洋桶》品名的。據紫砂界前輩藝人徐祖純先生介紹︰在清末,「豫豐陶器店」開業前,「豫豐」的老闆吳啟南就在家中大量生產《平蓋洋桶》。並經北洋口岸銷往日本和東南亞各國。吳啟南創製《平蓋洋桶》,是以明代的《直筒壺》為基本造型,把《直筒壺》中的四系耳改成二系耳,並對稱協調。平蓋取《壽星》壺中的淺蓋為藍本,流一直順彎。《平蓋洋桶》一面世,在煙臺、青島、營口、威海衛等北洋口岸即為日本客商看中,並取了洋名,謂《平蓋洋桶》。
這三種款式的紫砂洋桶壺,儘管有三種說法,但面世應該都在清末期間,亦應該有先有後。根據史料的分析,最早出現的字眼是《獨鈕洋桶》。《宜興陶瓷簡史》、《江蘇省志.陶瓷工業志》、《宜興縣誌》記載中,均於清光緒年間外銷出口壺類記述中出現《獨鈕洋桶》,卻均不見於上述記載。而傳世品中最早外銷的《獨鈕洋桶》亦符合史書的載述,這是應該肯定的。緊追其後出現的紫砂洋桶壺壺式,筆者認為應該是嵌蓋《牛蓋洋桶》。牛蓋猶如宜均產品中的《子洋壇》蓋,蓋無明顯口沿,內口沿處用整塊泥片封住,牛鼻眼尖而酷似牛眼睛,不像現代《牛蓋洋桶》那么圓潤,流長且圓渾,肩深而有勢,是清末紫砂的造型風格。筆者也多次與壺界收藏鑑賞人士分析其壺,一致認定應該式清末早期出品的紫砂洋桶壺品種之一,也證實有關《牛蓋洋桶》的創製的口碑是有根據的。緊隨《牛蓋洋桶》面世的,才是《平蓋洋桶》。理由是《牛蓋洋桶》是根據《壽星》茶壺平蓋變化而來,而《壽星》與《獨鈕洋桶》的記載均同時出現在《宜興陶瓷簡史》、《江蘇省志.陶瓷工業志》、《宜興縣誌》中,出品也該在同一期間。既然《平蓋洋桶》參照了《壽星》平蓋而創製,因此筆者大膽猜測︰《獨鈕洋桶》為先,嵌蓋《牛蓋洋桶》緊隨面世,其後才出現《平蓋洋桶》。
民風風俗與紫砂洋桶壺的關係
清末時起,紫砂洋桶壺作為一種暢銷品種,行銷海內外。外銷以打磨拋光,鑲銅飾邊為主流,以《獨鈕洋桶》占主導地位。內銷以不打磨拋光,不鑲銅飾邊,以素麵裸胎為紫砂本質的《牛蓋洋桶》、《平蓋洋桶》占主導地位。無論外銷或內銷,紫砂洋桶壺都以適應民俗民風進行調整、改制,並一度頗為流行。
外銷《獨鈕洋桶》打磨拋光,鑲銅飾邊,過去有人認為主要是為了對茶壺起掩飾、保護作用。掩飾是有毛病遮蓋,保護是不使茶壺受損。這種觀點用現代人為解釋,似乎是行得通的。打磨拋光,無非是增加美感,鑲銅飾邊,無非是掩蓋缺點,起一種保護作用。《獨鈕洋桶》的鑲銅飾邊,部位不外乎流口,鈕與壺口。這些重點部位,有了缺損,除了影響美觀之外,實用上也受到損害,這是不可彌補的損失和缺憾。為不使《獨鈕洋桶》在碰撞中受損,唯一的保護措施就是鑲銅飾邊。筆者在探索外銷紫砂壺鑲銅飾邊問題上,採訪過許多壺界的前輩,也採訪過許多做南洋生意或過去曾在南洋開過店的老闆。他們解釋《獨鈕洋桶》打磨拋光,鑲銅飾邊這一現象除了保護掩飾的功用之外,還有一點新的內容,那就是民俗民風。現在把這一觀點如實寫下,以供壺界人士探討。
《獨鈕洋桶》主要外銷地是泰國。而泰國人是特別講究打扮的民族,尤其是衣食用具。他們除了美感,還特別講究光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珠光寶氣」,這會給他們帶來吉祥幸福。一件物品如果符合他們眼中的「珠光寶氣」的要求,他們就會爭相搶購,爭相競爭,爭相比個高低。這種「珠光寶氣」一旦為人們所接受,成為共識,那就會把「珠光寶氣」的吉祥對象當成心愛之物,贈獻於心愛的人和最親近的人。如宜興出產的均陶產品──龍缸、龍壇在泰國行銷的原因,就是因為這龍缸、龍壇產品滿身光彩,一副「珠光寶氣」,所以泰國姑娘在出嫁時備置嫁妝,非要配上一對宜興出產的均陶龍缸和龍壇不可,這逐漸形成了不成規矩的鄉風民俗。
那么,《獨鈕洋桶》的性質亦是如此。泰國姑娘為了將純潔和吉祥如意帶給心愛的人或長輩,將「珠光寶氣」帶給心愛的人或長輩,在出嫁時也要選購一對經打磨拋光,鑲銅飾邊的《獨鈕洋桶》作為嫁妝,一給愛人,獻上愛心,二給老人,盡子女的一片孝心。這是清末民初時期流行在泰國城鄉的鄉風民俗,也是宜興紫砂《獨鈕洋桶》行銷泰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內銷《牛蓋洋桶》、《平蓋洋桶》,以其紫砂的素胎不加任何裝飾,不打磨拋光,行銷海內。《牛蓋洋桶》和《平蓋洋桶》的主要區分在於適應不同層次人的需要。高檔的《牛蓋洋桶》為大先生用,《牛蓋洋桶》把一般用講究的金絲、銀條,經銀匠、銅匠精製加工而成。《牛蓋洋桶》的外裝,一般用較講究的漆箱、木箱、藤箱,包箱封包,外面用銀鎖上鎖,用時開鎖取出洋桶壺,專壺專用,配置茶杯,用完後放進套箱上鎖,日用《牛蓋洋桶》一般為高薪層次人員所用,如窯場上的燒、裝、開技術工人,店號的掌柜、帳房、職員等。日用《牛蓋洋桶》把較講究的用銅把、錫把,較一般的用鉛絲、繩線之類,《平蓋洋桶》大多為低薪工人、農民所用,《平蓋洋桶》的把亦不講究。
以宜興地區為例,無論《牛蓋洋桶》、《平蓋洋桶》,一直是人們最為喜愛、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也跟地方的鄉風民俗習慣分不開。宜興的陽羨茶和紫砂壺,是中華茶文化的兩顆璀璨的明珠。宜興的茶館亦源遠流長,古今不衰。由於民風民俗的影響,自宋代起,宜興人就開始講究茶文化。清末民初,宜興城鄉茶館林立。僅宜城、丁蜀、和橋、張渚四個鎮,茶館就多達七十多家。宜城的仿和樓、新陽羨、步瀛樓、先春樓、春泉樓、亦圓、青雲樓及抗戰時期的暢和、順和、步瀛樓、奇芳圓、鳳陽樓等。丁蜀的達泉、丁荊泉、三圓、集賢、中央樓、南園等,都是較為有名的清末民初茶館。
一般人上茶館,早晨三、四點鐘就起身,洗面漱口後即上茶館吃茶。大先生提著包箱,包箱內是高檔的紫砂《牛蓋洋桶》。工人、職員、帳房等人一般是拎著竹籃,竹籃內放疊著棉絮之類。內包日用《牛蓋洋桶》。低薪階層和農民一般不拎籃,而是一手提著《平蓋洋桶》,用食指套只茶杯,另一手提煙筒袋上茶館。各種人在茶館裡談山海經,早晨約二個時辰,二開三開茶後,即回家吃早飯。一到晚上,茶館裡又熱鬧起來,人們分層次包廂、包房、包座,再用紫砂洋桶壺茗泡享受一番。茶要吃到三開以上。一般人早晚兩次,一天跑兩趟茶館。個別亦有例外一天跑三趟、四趟茶館。有時白天逢上抽詩條、鬥蟋蟀、吃茶品,或談生意?就要多跑兩趟茶館。從宜興地區的飲茶風氣來說。人們上茶館一般以自帶紫砂洋桶壺泡茶品茗為主,只有外地來客才使用茶館裡用的《蓮心》、《仿古》、《魚化龍》、《竹鼓》等日用紫砂壺。
宜興窯場上三班倒的技術工人,如燒、裝、開的大師傅正好在龍窯上當值,或在爐房內燒窯,不能上茶館,那紫砂洋桶壺就成了隨身品,人到哪,壺到哪。一般人上窯時拎只籃,籃內第一需要安置的即是紫砂洋桶壺。爐房或空地上,休息場所擱放石塊搭成「平台」,「平台」上少不了洋桶壺茶壺與茶杯。稍有空閒即坐下茗泡享受一番。下工回家洋桶壺茶壺即安放於長台頭。來客人即用紫砂洋桶壺泡茶,成為宜興窯場飲茶習俗了,一道風景線。這種風氣自清末盛行,直到1970年左右才有所改變。
可以說,在特定年代裡,宜興紫砂洋桶壺是最為人歡迎和喜愛的紫砂茶壺品種之一,也是使用人最多,使用面最廣,使用中感到最適用的泡茶器皿之一。到現在,很多六十歲以上的老人泡茶還是習慣使用紫砂洋桶壺。因此,紫砂洋桶壺的盛行與人們的飲茶習俗風氣有很大的關係,這一點特別是在江南,在宜興,在窯場,在鄉村得到了確定。
選自《中國紫砂收藏門戶》

洋桶製作名家

儲銘洋桶壺的技藝特點
清末期間,紫砂洋桶壺創製以來,名家名手紛紛加入製作洋桶壺隊伍,使《獨鈕洋桶》、《牛蓋洋桶》、《平蓋洋桶》得到超常規發展,造型越來越簡練講究,工藝越來越精緻講究。在這批制壺名手中,儲銘無疑是製作紫砂洋桶壺的突出代表人物之一。
儲銘(1881-1937)又名臘根,號大匠巨人,龍溪山人,時稱「洋桶王」。原是宜興西鄉盛塘橋人,16歲來到宜興蜀山,拜當地制壺藝人為師。因天資聰慧,勤奮好學,20歲後即以製作紫砂洋桶壺嶄露頭角。清宣統年間,儲銘受聘於「陽羨紫砂陶業公司」,專門製造高檔案打磨拋光,鑲銅飾邊的外銷壺《獨鈕洋桶》。儲銘所制《獨鈕洋桶》,線面挺刮,氣度飽滿,肩線、口線、腳線均稱濕潤,口蓋嚴密無隙,流圓渾有勢,飽滿得體。他的嚴謹製作,精湛壺藝得到壺界人士一致推崇,並榮獲「南洋勸業會」優勝大獎。進入民國年間,外銷逐漸由內銷替代,儲銘亦以調整製作《牛蓋洋桶》、《平蓋洋桶》而聞名窯場,這一時期,儲銘所創製的《鼓痣平蓋洋桶》、《焐灰平蓋洋桶》、別具一格而精品獨出。
儲銘《鼓痣平蓋洋桶》為宜興民間收藏家陸候先生八○年代所收藏。《鼓痣平蓋洋桶》,材質粗砂紅泥,表面顆粒突兀,另加一層「粉紅」處理,紅膩艷亮,肩部、腳部分飾一圈大小一致,間隔均勻的鼓痣裝飾,鼓痣用黑泥裝飾,顯眼奪目。其壺一改打磨拋光的外銷習慣,表面肌理豐富,紅砂素胎,內蘊紫砂古樸典雅之風。口沿、蓋沿、肩線呈一線圓渾狀,撫摸玩壺手感舒適,茗泡捧擦鋅曠神怡。壺流爽而滴水不漏。倒茶時順暢之極,收口時傾刻茶止,均顯示了儲銘《鼓痣平蓋洋桶》的日用藝術魅力及他本人高超精湛的技藝。
《焐灰平蓋洋桶》為宜興紫砂工藝大師徐漢棠先生所藏。材質天青泥焐灰,黑中帶紫,紫中帶藍,藍中返青,細膩光潔,水色潤濕。壺表平滑透明,呈現一層青瑩藍光,與壺的圓潤玉色相協調呼應,手觸壺似有觸玉之感,茗泡之間才真正享受到玩壺即玩玉之真諦奧妙所在。徐漢棠先生介紹,其壺作者即為余之師公,顧景舟大師為師父。筆者知會,點頭含笑。在場者有《天地方圓》主編時順華先生、徐大師夫人、大師兒子紫砂工藝師徐維明,大師女兒紫砂工藝師徐雪卷及筆者本人。時間1997年10月10日。
進入三○年代,儲銘更負盛名。代表作《牛蓋洋桶》沉靜穩健,色雅豐潤,端正完美,整體呼應,口蓋緊密準合,代表了紫砂洋桶壺陶藝的最高水平,訂製品應接不暇,有「價高名重」之譽,時人稱之為「洋桶王」。儲銘所制《牛蓋洋桶》分大中小三號,以自配手工泥為主要材質,材質選用上較為講究,有段砂、紅砂、清水砂、灰砂等。宜興民間,官方博物館及港台人士均有收藏。現以「中號洋桶」為例,賞析一下儲銘洋桶壺的日用藝術之魅力及技藝特點。
儲銘《牛蓋洋桶》,寬17公分,高15公分,材質清水泥。顆粒顯隱,淡紅嵌砂,細膩光潔。壺整體凝重端正,身與肩結合部圓渾有致,便於撫摸把玩。肩與頸自然過渡,口沿工整對仗,薄厚一致。牛蓋純邊處理,牛耳圓潤順暢,流挺括精緻,細部處理周到,無不在「精、氣、神」上下工夫。儲銘《牛蓋洋桶》茗泡,得體適宜,出水爽而不滴,隨出隨止,出止自如,流內孔道弧形處理,無滯水之嫌。牛蓋孔亦操作自如,起到控制水流作用。每一次細部處理,都顯示出儲銘的高超技藝悍匠心獨運。在使用中才能體味出儲銘洋桶壺的奧妙。
這裡需要指出一點儲銘洋桶壺以量少藝精聞名壺界。無論是早期外銷《獨鈕洋桶》,還是《牛蓋洋桶》、《平蓋洋桶》,都是紫砂洋桶壺作品中的精製之作,是不可多得的紫砂工藝品和收藏珍品。洋桶壺系列作品無高檔案、低檔之分,這是儲銘洋桶壺的工藝特徵之一。究其原因,儲銘洋桶壺把人的精神融合到壺中,是儲銘人格化的體現,這顯然超出日用範疇。
儲銘性格豪放,能收能發。壺如其人,協調得體,收放自如。可惜儲銘生不逢時,一生不得志。所創精品除洋桶壺系列外,以《如意仿古》、《矮石銚》、《掇球》、《線圓》、《圓刻》、《梨形》、《碗形扁腹》等流傳在世。但諸多茶壺品種之中,以紫砂洋桶壺為最,並成為紫砂茗壺優秀傳統經典名作得到壺界公認。
紫砂洋桶壺典型之作
紫砂洋桶壺自問世以來,經久不衰,成為人們茗泡品茗較為普遍選擇的用具之一。且自清末到至今,名手參與不在少數。各人有各人的形制,各人有各人的氣韻,大小變異,參差不齊,智者見智,仁者見仁。這裡挑選各時期較有代表性的典型之作,略作淺析鑑賞。
《 錦堂發記》款茶膽式《獨鈕洋桶》。壺高13公分,寬12.5公分,材質細紅泥。製作年代︰清末。底款大方,印章陽文楷書「錦堂發記」,為台灣民間人士收藏。壺為早期《獨鈕洋桶》形制。身筒粗矮穩重,腳線、肩線、口線對稱,流順,彎二彎式,微縮,系耳厚笨,口頸深且厚,茶膽套於壺內,利於瀝茶分隔。肩、口線色銅飾邊,鈕用黑釉裝飾。整體造型有笨重感,拖沓感,垂頭感,凝滯感。製作工藝亦一般化。
何士芬嵌蓋《牛蓋洋桶》。壺高14公分,寬19公分,口頸8公分,材質細段泥。製作年代︰清末。壺身一面刻山水畫一幅,一邊刻草書「步趨簡翰,唯古是尚 士芬」字款,為宜興鮑建南收藏。壺為早期《牛蓋洋桶》形制,圓渾穩重,形體大方,簡練對稱,流一彎,順勢胥出,系耳粗糙,牛蓋眼長而尖,蓋口沿不明顯,用整塊泥片封住。雖粗糙形制卻協調,製作工藝一般流卻挺暢有力。
「少山」款《獨鈕洋桶》。壺高18.5公分,口徑8.2公分,材質段泥隱其麻。製作年代︰民初。底刻款「荷淨納涼時 少山」,為南京博物院收藏。此壺是外銷泰國經打磨拋光後返流中國內地。壺穩重大方,工整嚴謹,流長而順,二彎式拋物體狀,打磨後黃黑相嵌,光潔平滑,製作工藝比較講究,風格嚴整端正。
俞國良《牛蓋洋桶》。壺高18公分,寬16公分,材質紫泥,製作年代︰二○年代。底鈐「錫山俞制」,蓋款「國良」,為宜興蔣彥中收藏。壺整體協調,塊面流暢,壺蓋緊密,大度精神,做工較為講究,風格穩重大方。
吳雲根《牛蓋洋桶》,壺高15.5公分。口徑7.8公分,材質清水泥,製作年代︰三○年代。底鈐︰吳雲根制」,蓋款︰「芝萊」。為宜興趙山南收藏。壺簡潔順暢,渾而潤濕,流比較單薄,骨多肉少,製作工藝較為一般,風格清瘦。
唐鳳芝《牛蓋洋桶》。壺高15公分,口徑8公分,材質清水泥,製作年代︰四○年代,蓋款︰「鳳芝」,為宜興焦洪明收藏。壺簡潔明了,圓潤光潔,流挺括自然,線面制工精緻,製作工藝較為講究,風格自然秀氣。
王寅春《牛蓋洋桶》。壺高15公分,寬16公分,材質清水泥,製作年代︰五○年代,底款︰「王寅春」,蓋款長圓印︰「寅春」,為宜興潘仁亮收藏。壺穩重大方,牛蓋眼圓潤,口頸挺括,做工精細,風格雅致渾重。
顧景舟《牛蓋洋桶》。壺高15公分,口徑8公分,材質清水泥,製作年代︰六○年代,底鈐方章︰「景舟制陶」,蓋款橢圓印︰「景舟」,把小方印︰「景舟」,為宜興李氏收藏。壺整體協調,順暢自然,工整圓潤,線面流暢,流清瘦細膩,口蓋吻合貼切,牛蓋耳孔勻稱圓渾,細部處理嚴謹,風格靈秀素雅。
何道洪《牛蓋洋桶》。壺高12.5公分,寬15公分,材質紫紅泥,製作年代︰七○年代,底印方章︰「何道洪制」,蓋印小方章︰「道洪」,為宜興陸候收藏。壺端正圓渾,協調得體,肩頸飽滿,牛蓋挺括,精工細做,風格渾樸細膩。
徐漢棠《牛蓋洋桶》。壺高15公分,寬17公分,材質紫砂,製作年代︰八○年代,底印︰「徐漢棠制」,蓋印︰「漢棠」,為宜興周雲龍收藏。壺穩健渾厚,得體勻稱,口蓋嚴密,線面順潔,風格簡潔挺括。
以上各家再加上儲銘(前節專敘),為紫砂洋桶壺各個特定年代的典型代表人物,可以這樣說,紫砂洋桶壺的製作名手還遠遠不止以上這些人物,還有許多默默貢獻的紫砂藝人(包括像裴石民這等制壺名手),在紫砂洋桶壺的各個歷史發展時期,都做出了默默的貢獻。
紫砂洋桶壺作為特定歷史年代發展起來的最普通卻又廣為流傳的茶壺形制,以其日用功能與藝術功能俱佳的特點和風格,以其造型簡練,古樸大方,適宜把玩的特點和風格,成為紫砂傳統經典之作,為幾十年中長盛不衰,而又經受民俗民風習慣的影響和薰陶,現今仍為一部分(特別是老年人,茶藝壺界人士喜愛,紫砂洋桶壺的生命力是長存的,應該也必然,在壺史中占有自身應該占有的一頁位置,也必將為紫砂歷史增添光彩的一頁。
選自《中國紫砂收藏門戶》

洋桶賞析

顧景舟
銅把提梁洋桶壺,紫砂壺的一種,作者:沈書良。
沖茗特性:溫和典雅,茶湯韻味悠揚、沉著持久,養泡日久,泥色由棕變幻為古黯肝色,愈顯古樸素雅,明潤光和也!

泥料特性

底糟青名泥,產於江蘇宜興黃龍山系,紫泥原礦大致可分:頭糟青、二糟青、底糟青等三類,本名泥產於紫泥最底層,質量之佳,為歷代陶人推崇之首,亦為數百年來經典名器,及已故顧景舟大師最锺愛之名泥;此泥礦名稱,因宜興產地方言沿用已久,為恐溷淆,故用其音直譯文字,以“底糟青”名之。

礦產地

近年黃龍山四號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礦源日益短缺,殘留堆積風化之“底糟青”因而愈顯珍貴;宜興紫砂舉世聞名,本泥功不可沒。
窯溫:約1180度C。
收縮比:約1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