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底

洋底

洋底(ocean floor)是大洋的主體,占海洋總面積80%左右。洋底的起伏形態與陸地一樣,十分複雜,但分布很有規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洋底
  • 外文名:ocean floor
  • 內容:洋底是大洋的主體
  • 面積:占海洋總面積80%左右
  • 性質:自然現象
  • 學科:構造地質學
簡介,特徵,研究意義,形成過程,

簡介

洋底是水深一般超過3000M的大洋底部,全球洋底平均深達3800M。洋底的地殼厚度很薄,一般僅為5至10千米。洋殼是玄武岩質的,洋殼表面覆蓋著薄層深海沉積物,一般只有幾百米。

特徵

在各大洋的中部,都有一條高峻脊嶺,它彼此相接,全長約八萬公里,貫通四大洋,統稱大洋中脊。最為壯觀的大西洋中脊寬達1,500~2,000公里,約占大西洋面積的三分之一,相對高度約1,000~3,000米,巍然聳立於洋底之上,呈“S”形,南北延伸。大洋中脊也是火山活動帶,有火山露出水面就成為島嶼,太平洋中部就有很多這樣的火山島。大洋中脊的兩側,便是廣闊的大洋盆地,海深一般有4,000~5,000米,這裡分布有海嶺、海峰、海台海底高原,它們將整個大洋盆地分割成若干個海盆。海盆底部特別平坦,稱為深水平原,在大洋盆地中分布面積最廣。

研究意義

洋底大規模熱水環流系和富金屬堆積的存在是近年來人類重大發現之一,,它們沿快速擴展的東太平洋中脊分布。作為金屬來源的新生玄武質洋殼、由地殼拉伸出現的裂隙系和驅動海水環流的熱源是礦床生成的三個必要條件。但此類生成物能否存留下來還取決於洋流是否發育,陸源沉積的補給程度等其他因素。綜合起來,像紅海、加利福尼亞灣等裂陷早期的伸展小洋盆和弧後盆地對此類礦床的尋找最為有利。現代洋底熱液成礦作用的發現對陸上石化礦床研究的啟示在於,只要條件具備,陸殼範圍內也可以出現類似的成礦作用,華南和秦嶺中、晚泥盆世層控礦床即其實例。

形成過程

相關研究如下:
(1)研究表明,全球三大洋洋底都是從距今160Ma左右的中侏羅紀開始增生的,此為第Ⅰ構造變動幕的開始。以後,在137Ma左右、97Ma左右、58Ma左右、36Ma,10Ma左右又依次經歷了第Ⅱ、第Ⅲ、第Ⅳ、第Ⅴ、第Ⅵ變動幕。每個變動幕之後至下一變動幕之前為一個增生期,共有6個增生期。第Ⅱ、Ⅲ、Ⅳ幕表現出全球性、同步性、突發性明顯的大規模的增生格局的重大變化,其他活動幕則多半是規模較小,劇烈程度較低,同步性稍差,陸續發生的全球性變動;
(2)按照增生歷史的差異和結構的不連續性,將全球三大洋洋底劃分為49個相對獨立的增生區,後期增生區對前期增生區常常有明顯的改造作用,表現為“X”型裂解,“T”型或“V”型楔入,洋脊的平行跳位等形式;
(3)事實表明履帶式洋底板塊運動模式,即威爾遜循環概念,應當改變,而代之以受地幔不同深度層的構造熱過程導致的熱物質上涌,側向對流的運動模式。而且運動的格局不斷變化,上涌的過程有始有終;
(4)某些洋底超級轉換斷層與大陸內岩石圈層的構造異常帶的可對接跡象,進一步揭示出地球整體構造變動的線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