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中脊系變格跳位

洋中脊系變格跳位(pattern change and location jump of ridges):洋底磁條帶的分布圖式表明,不同地質時代的磁條帶格局有明顯改變,反映了海底擴張作用方向和位置的演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洋中脊系變格跳位
  • 外文名:pattern change and location jump of ridges
  • 別名:變格跳位
  • 民族:漢
戈登·帕克哈姆(Gordon Packham,1996)據此把東印度洋中生代的海底擴張歷史分成三個幕。類似的現象也在其他大洋存在,如智利南端與南極大陸之間等地。馬宗晉等(2003)把洋脊伸展方向或構造型式在演化進程中的這種明顯改變稱為洋脊變格(Pattem change of ridges),把洋脊位置的突然改變稱之為洋脊跳位(location jump of ridges)。他根據坎迪(S.C.Cande,1989)編制的第三代全球洋底磁條帶圖對三大洋現存的磁條帶形跡作了系統研究,提出這三個大洋的洋底都是從距今160百萬年左右的中侏羅世開始增生的,共可劃分成160~137百萬年,137~97百萬年,97~58百萬年,58~36百萬年,36~10百萬年和10百萬年以來等六個幕。其中二、三、四幕為全球同步的大規模增生期。其餘各幕規模較小,同步性也稍差。根據增生歷史的差異和結構的不連續性,提出可以把全球三大洋底劃分為49個相對獨立的增生作用區。因此威爾遜履帶式的洋底板塊運動模式應當改變,由地幔不同深度層的構造—熱過程導致的上涌熱物質的側向對流運動模式取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