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

泰山石刻涵括了整箇中國的書法史,展示了中國書法藝術形變神異、一脈相承的發展脈絡,書法藝術在泰山主要以石刻形式保存下來,其中大部為自然石刻,少量為碑碣。泰山石刻源遠流長,分布廣泛,數量眾多,現存碑刻500餘座、摩崖題刻800餘處,碑刻題名之多冠中國名山之首,成為一處天然的書法展覽,具有很高的藝術和史料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泰山石刻
  • 地理位置:泰安市
  • 著名景點秦泰山刻石
  • 始建於:公元前219年
基本介紹,發展歷史,藝術價值,石刻種類,石碣,石闕,碑刻,摩崖碑刻,石刻形制,墓誌,經幢,石造像,畫像石,題名題記題詩石刻,

基本介紹

泰山石刻山東省泰安市境內。
秦泰山刻石立於始皇二十八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此刻石原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所刻,共144字;後半部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
泰山石刻泰山石刻
刻石四面廣狹不等,
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兩刻辭均為李斯所書。現僅存秦二世詔書10個殘 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又稱“泰山十字”。據清道光八年(1828年)《 泰安縣誌》載,宋政和四年(1114年)刻石在岱頂玉女池上,可認讀的有146字
,漫滅剝蝕了76字。明嘉 靖年間,北京許某將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宮東廡,當時僅存二世詔書4行29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毀於火,刻石遂失。

發展歷史

嘉慶二十年(1815年),泰安舊尹蔣因培帶領同邑柴蘭皋在山頂玉女池中搜得殘石2塊,尚存10個字,遂將殘碑嵌於岱頂東嶽廟壁上。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東嶽廟牆坍塌,泰安知縣徐宗乾“亟索殘石於瓦礫中”,囑道人劉傳業將殘石移到山下,嵌置在岱廟碑牆內,並寫跋記其經過。光緒十六年(1890年),石被盜,
泰山石刻
縣令毛大索十日,得石於城北門橋下,後重置於岱廟院內。宣統二年(1910年)知縣俞慶瀾為防刻石遭風雨剝蝕,在岱廟環詠亭造石屋一所,將秦泰山刻石及徐宗乾的跋和
自己寫的序共3石嵌於石屋內,周圍加鐵柵欄保護。1928年遷於岱廟東御座內,修築一座門式碑龕,將以上3石壘砌其中。建國後,於碑龕正面鑲裝玻璃保護。
秦泰山刻石歷代多有摹刻拓本,現存清聶劍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乾摹刻的舊拓本29字兩塊刻石,均陳列於岱廟碑廊。1987年泰安市博物館複製秦刻石全文立於岱廟後寢宮。

藝術價值

秦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書法嚴謹渾厚,平穩端寧;字形公正勻稱,修長宛轉;線條圓健似鐵,愈圓愈方;結構左右對稱,橫平豎直,外拙內巧,疏密適宜。元赫經贊道:“拳如釵股直如筋,曲鐵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勁益飛動,回視諸家肥更痴。”《岱史》稱:“秦雖無道,其所立有絕人者,其文字、 書法世莫能及。”魯迅認為秦泰山刻石“質而能壯,
實漢晉碑銘所從出也”。此刻為一級文物藏品。
《泰山刻石》以29字拓本,10字拓本較為常見,傳世拓本當以明人無錫安國所藏宋拓本為最早,計存165字,此藏本於昭和十五年(1940)七月一日,由中村不折氏(1866-1943)購自晚翠軒。另一本存53字,亦流至日本,上海藝苑真賞社,日本《書苑》,二玄社《書跡名品叢刊》等均有影印,秦刻石中,僅此與《琅琊台刻石》為真,余皆後人摹刻。
中國古代石刻是中國數千年文明史中的一枝奇葩,如果用“琳琅滿目”、“美不勝收”來形容,也毫不過分,而泰山的石刻又是其突出的代表。古代帝王祭祀泰山屢見於文獻記載。當年秦始皇及秦二世的刻石至今所存僅有真假難辨的十個字了。漢朝以後,由於歷史的原因,不僅歷代帝王將相屢屢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文人騷客紛至沓來,而且泰山更成了普通百姓心目中的聖山、神山,成了人們膜拜的對象,於是在泰山及其周圍留下了數以萬計的碑刻、題名。
為系統整理這份歷史文化遺產,中華書局於2007年出版了由山東泰安袁明英主編的、由季羨林、任繼愈、歐陽中石先生為編委主任的《泰山石刻》(十卷本)一書。該書共輯錄泰山及其周圍自遠古至現代的各類石刻、石碑六千餘種,其中二百餘種不見於歷代相關著作的著錄,具有搜羅宏富、標識準確,照片、拓片及錄文俱全等特點,對研究泰山乃至中國古代歷史、文學、書法、旅遊、宗教、美學、哲學以及民俗學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石刻種類

泰山石刻的種類繁多,從細目上分不下30餘種。但從形制上分,大致可分為石碣、石闕、碑刻、摩崖碑刻、墓誌、經幢、造像記及石造像、畫像石和題名題詩題記等9種。

石碣

是指上小下大,上圓底平,周身為圓或方圓,文字環刻於四周的一種石刻。石碣的形狀,是古人依據山的形狀而刻意模飾形成的。石碣的形制最早見於先秦,唐初發現的所謂《石鼓》,系當時許多學者訛以為“鼓”,實為石碣。
泰山石刻泰山石刻
石碣的形制主要存在於秦代,漢以後則極少見,至東漢石碣已被碑刻所代替,故後人往往把碑與碣混而為一,簡稱“碑碣”。

石闕

是指古代宮殿、祠堂或墳墓前所建的高柱形建築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樓觀,兩台之間留有空缺以為通道,故名“闕”。徐鍇《說文解字系傳》:“蓋為台於門外,人君作樓觀於上,上圓下方。以其闕然為道,謂之闕;以其上可遠觀,謂之觀;以其懸法,謂之象魏。”可見闕、觀、象魏,三者異名而同物,皆為大門的標識物,後因以闕為宮門的代稱。秦漢以後的闕,皆以石雕成,中為闕柱,其下有座,闕柱之上有頂蓋石,頂蓋石之上有頂柱石。頂蓋石多為覆斗形,類似四阿頂式屋頂,華麗者多刻有紋飾。
石闕的形制出現比較早,春秋初即有闕。就全國來說,漢代及魏晉南北朝期間的石闕,今尚存不少,但至今未見到隋唐以後的石闕。

碑刻

指刻有文字的方形或長方形的豎石。許慎《說文》云:“碑,豎石也。” 此解不甚明確。《後漢書·竇憲傳》李賢注云:“方者謂之碑,圓者謂之碣。”此說甚明。
碑的起源,最晚始於周代。初始的碑,主要用作拴牲畜、測日影計時或墓葬下棺時置轆轤用,與後世的刻辭碑有明顯差別。
專為刻辭而設碑始於東漢。刻辭碑的中間部分稱碑身,這是刻辭碑的主體,主要用於鐫刻銘文。碑身的正面稱“碑陽”,背面稱“碑陰”,兩個側面稱“碑側”。碑文一般刻於碑陽,立碑人與贊助者銜名及施資錢數刻於碑陰。有的碑文太長,碑陽刻不完的亦可刻於碑陰或碑側,也有的只刻碑陽,碑側、碑陰不刻任何文字。碑的頂部稱“碑額”、或“碑首”,主要用以題刻標題。標題一般都是篆書,稱“篆額”;亦有隸書或楷書者,稱“題額”。碑首的形狀不一,常見的有圭首、圓首或方首,華麗者為螭首。碑的最底部稱碑座,或稱碑趺,主要用以穩固碑身。質樸的多為方座或梯台形座,華麗的多刻有紋飾或為龜趺。
泰山石刻泰山石刻
古代刻辭碑的形制受官階和社會地位的制約。柳宗元敘唐代葬令時云:“凡五品以上為碑,龜趺螭首;降五品為碣,方趺圓首。”泰山現存的碑刻,凡皇帝或省布政使以上官員所立,大都龜趺螭首,且形制高大華麗。

摩崖碑刻

所謂摩崖,是指利用天然壁刻文記事的石刻。
摩崖石刻是我國出現最早的一種石刻形式,遠在商周以前已有之。秦始皇所刻的7處刻石中,碣石一刻很可能是摩崖石刻。泰山現存的石刻中,摩崖石刻占57%以上,重要的如唐《紀泰山銘》摩崖石刻、經石峪《金剛經》摩崖石刻、《宋摩崖》和元《天門銘》摩崖石刻等,其他刻於自然石上的題名、題記、題詩,幾乎遍布泰山上下。
泰山石刻
摩崖石刻有它自身的顯著特點。從製作方面看,既能就地取材,費省功倍,簡便易行,免卻伐山採石之勞,又富有天然之美,增名山大川之壯麗。從內容方面看,內涵豐富,無所不包,或頌德,或記事,或題名題記,或題詩,皆可刻於摩崖之上。故泰山的摩崖石刻至今不衰,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居五嶽之首。
為整理方便計,凡刻有長篇銘文的摩崖石刻,一律稱“摩崖碑”;凡刻辭較短的題名、題記、題詩,一律稱“題名”、“題記”、“題詩”刻石。

石刻形制

墓誌

即埋於墓穴內,用以表彰死者功德、標明死者生卒年月及身份的石刻。墓誌之制始於魏晉,極盛於唐,宋以後逐漸衰落,而正式以“墓誌”為名始於北朝。
墓誌的形制初無定製,有圭首似碑的,有圓首似碣的,有方板者,有長板者,也有陰及側並刻銘文的。後逐步定型為方板,縱橫一般為二三尺。泰山現存北魏羊祉墓誌,長寬皆82厘米,刻文44行,滿行45字。初始的墓誌本無蓋,有蓋的墓誌始於北魏,盛於隋唐。
墓誌之制所以起源於魏晉時期,溯其原因,主要由於當時的官府屢申禁碑之律所致。

經幢

是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種,多建於寺觀。其形制一般上有蓋,下有座,中間以八棱石柱為幢身。其幢蓋八角出獅頭,口銜纓絡,或配以垂縵、飄帶等圖飾,蓋頂置寶瓶。幢身多為八稜柱體,八面刻經文,多為《尊勝陀羅尼經》,亦有建幢不刻經者。座多為圓形,刻蓮花紋,有仰蓮、覆蓮之分。泰山岱廟先後收存經幢七座,其中一座無文字,不知建於何代,今存岱廟天貺殿前西側。另一座為唐廣明二年建,刻贊語、尊勝陀羅尼經序和咒語等,原立肥城市幽棲寺,1977年收存岱廟,今存岱廟碑廊。其他5座皆五代時物,經文多剝蝕,原在資福寺,今收存岱廟漢柏院。經幢之制,始於隋,盛於唐,至宋元逐步衰落。它是研究佛教文化的寶貴資料。
泰山石刻泰山石刻

石造像

是指佛教用岩石雕鑿的各種佛像。在形式上,可分三種類型:
摩崖造像:即把佛像鑿於崖壁上,就山壁鑿石為龕,佛像雕於龕內。有的配以題名、題記,或刻於其下及兩側。上雕鑿佛像,稱“石窟造像”。龍門石窟和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皆為此類。
碑式造像:亦稱“造像碑”,即將佛像刻於碑石上,有的刻於碑的一面,有的刻於碑的二面或四面,其佛像或立或坐,或有龕,或無龕,碑之下層一般刻造像題記、題名。
還有一種石造像,既不刻於崖壁上,也不是刻在碑石上,而是把一塊岩石雕成佛像後,直接置於殿堂內。石像之下一般置以方形石座,石座周圍刻造像題記、題名。這種造像現存完整的不多,泰山現僅存3處造像底座及造像記,其石像早不知所在。
造像之風始於北魏初,盛行於北魏至唐代中葉,五代至宋初此風稍息,宋以後的造像不多見。從現存眾多的造像資料看,造像人有多有少,少者一人,多者幾十人甚至幾百人,有的是佛教徒,有的是皇親國戚或朝中重臣,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
泰山現存的石造像數量不多,但種類不少。有的尚完整無缺,有的石像早毀,僅存造像題記。為了整理方便計,凡保存完整的稱為“石造像”,凡僅存題名題記的,則單稱“造像記”。

畫像石

是指將圖像用平面線刻或浮雕的方法刻於岩石之上的一種石刻。其題材主要有歷史人物、歷史故事、神話故事和古代生產、生活等情節,內容十分廣泛。畫像石的形式始於西漢,極盛於東漢後期,東漢以後則極少見,故又稱“漢畫像石”。其分布區域主要在山東南部、江蘇北部、河南南陽、湖北襄樊地區、四川中部地區、陝西北部和山西西北等地區。泰安的畫像石資料也十分豐富,現存岱廟畫像石廊的62塊畫像石,皆東漢時物,分別出土於泰安市內的肥城、大汶口、舊縣和夏張。

題名題記題詩石刻

此類石刻大都刻於自然石上,僅個別刻於碑石上,其內容多為題名、題記或題詩,涉及面十分廣泛。在自然石上刻題名題記始於漢代,唐始盛,宋以後大為發展,至今不衰,泰山現存的石刻中,57%以上屬此類石刻。其中唐代以前的多剝失或被後人覆蓋,今尚存1處唐刻。宋刻多被明人覆蓋,今尚存40餘處。其餘皆明清及近現代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