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泰安市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是年度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安市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2014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 性質:年度報告
  • 地點:泰安市
  • 時間:2014年
一、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開展基本情況概述
2014年,市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以“便民、廉潔、優質、高效”為宗旨,按照公開、公正、規範、高效、便民、廉政、勤政的基本要求,堅持依法公開、真實公正、講求實效、利於監督的原則,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當前全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魯政辦發〔2014〕22號)、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泰政辦函〔2014〕20號)和《關於印發當前全市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泰政辦函〔2014〕32號)檔案要求,堅持把政務信息公開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結合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工作實際,制定落實計畫和實施方案,強化組織領導,成立領導工作小組,加強制度建設,出台了進一步完善了《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制度》、《公文類信息公開發布制度》、《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等制度;分解細化任務,認真抓好行政審批許可項目調整公開,公開辦事指南和事項辦理程式,強化建設項目、企業設立 “並聯審批”流程公開和推進審批過程和結果公開等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加強政府信息公開的組織領導和制度建設情況
(1)強化組織領導。市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作為政府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直接服務的載體平台和政府對外最大的服務視窗,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是做好政務服務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中心管理辦公室領導班子非常重視,成立了以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分工負責人為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聯組組長及有關人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形成了領導親自過問,工作人員具體落實、科室與聯組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同時,中心管理辦公室制訂了政務公開工作計畫,明確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目標,在經費方面向信息公開工作傾斜,並採取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做好了工作安排,使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做到環環相扣、有條不紊,保證了信息公開工作順利開展。
(2)加強制度建設。中心管理辦公室及時更新了信息公開的相關內容,保證了政府信息公開內容的完整性和準確度。規範和完善了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依法推進了政務公開工作,進一步推動了陽光政務建設。為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規範化管理,提高辦事效率,規範審批服務,進一步完善了《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制度》、《公文類信息公開發布制度》、《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等制度,使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管理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完善建立信息公開的受理、審查、處理、答覆、歸檔、保存備查等工作流程。為了保證制度的貫徹和落實,中心管理辦公室組織相關人員不定期對各項制度的落實和完善情況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三、發布解讀、回應社會關切以及互動交流情況
(1)建立信息主動發布機制。為確保企業和公眾得到更好地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強化措施,加大服務力度,採取網路、電子大螢幕、宣傳欄,版面上牆等多種形式,對政府出台的涉及行政審批制度的重要政策法規、籌辦重要活動或會議進行及時發布,做到業務工作與信息發布同步進行,主動、及時、全面、準確地發布信息,強化對外宣傳,提高服務水平。
(2)建立民眾利益訴求渠道。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綜合利用12345便民服務熱線、政風行風熱線、中心外網入口網站、投訴電話、意見箱等渠道反映上來的意見,民眾來信來訪、紀委接到的舉報等送上門的意見,及時規範地受理民眾訴求,公開辦理過程和辦理結果,推動建立暢通、有序、務實、高效的信訪工作秩序。
(3)宣傳服務大廳運行管理。按照標準化建設要求,完善視窗服務規範、督查回訪制度、服務質量評價制度、評先樹優等各項標準並嚴格落實;加大執勤巡查力度,對視窗服務人員出現的違規現象及時處理;利用網路平台和視頻監督系統對視窗事項辦理情況和服務情況進行實時監督,確保視窗服務規範、廉潔、高效。通過加大宣傳力度,營造了濃厚的優質服務氛圍,通過政府信息公開,加強了民眾對行政服務工作的了解,增強了服務工作的透明度。
(4)強化財政資金公開。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要求,研究制定中心管理辦公室公務接待、“三公”經費預算管理和公開的具體規定和責任追究辦法,細化公務接待標準,嚴格接待經費報銷審核,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落實相關責任,確保規定辦法嚴格執行。按照要求在網站公開了預決算和“三公”經費信息,促進黨員幹部切實轉變作風、廉潔從政。
(5)加強突發事件輿論引導能力。為加強突發事件輿論引導能力,暢通黨和政府密切聯繫人民民眾的渠道,根據中央省市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部署,結合市新聞發布工作協調小組重新登記新聞發言人、聯絡員的要求,中心管理辦公室分別明確了一名黨組成員和一名科級幹部作為單位的新聞發言人和聯絡員。派員參加全市網路評論員培訓班,熟悉了網路評論員的工作內容和職責要求,基本掌握了網上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技能技巧。同時,將根據上級部署安排,加快建立新聞發言人工作制度,完善工作聯運協調機制,以圍繞市政府中心工作、經濟社會發展運行等情況,妥善回應公眾質疑、及時澄清不實傳言、權威發布重大突發事件信息,推動新聞發布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對重大政策制訂及人民民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在《泰安日報》等媒體刊載文章,對由中心管理辦公室起草的《關於最佳化改革建設項目審批流程的意見》(泰政發〔2014〕15 號)和《關於實行企業設立登記“證照聯辦”制度的通知》(泰政辦發〔2014〕36號)進行了相關政策的解讀。
(6)積極參加政風行風熱線活動。5月5日,市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市政務服務中心管理辦公室黨組書記、主任胡兆柱同志、中心管理辦公室黨組副書記、交易中心主任於鋒同志、中心管理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孫龍傑同志、中心管理辦公室副調研員肖培慶同志等4人參加了行風熱線節目,現場介紹了中心管理辦公室的工作情況,並解答了網友諮詢的10個問題。熱線結束後,我們安排專人對網友留言的問題,逐一落實,確保網友滿意。對於現場沒有回答的網友提出的60個問題,我們作了分類,其中:政務服務綜合方面的問題13個,公共資源交易方面的問題3個,各類事項辦理方面的問題37個,大廳監管方面的問題7個,對於這60個問題,安排相關人員作了詳細的回答,並進行了網路發布,為企業、法人和社會組織提供了周到的服務,為創優發展環境,推進富民強市、建設幸福泰安做出積極的貢獻。
四、推進和完成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情況
(1)加強行政審批許可項目調整公開。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務院多次取消、調整、下放行政審批許可項目。按照國務院決定,省市政府多次在進一步梳理項目的基礎上,明確了保留、取消、調整和下放的行政審批許可項目。中心管理辦公室作為行政審批許可項目實施的組織者,根據省、市政府要求多次適時與相關部門對接,及時調整進廳行政審批許可項目,2014年,集中一個月時間,對原進廳38個部門辦理的252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和51項收費項目逐部門、逐項進行了對接,重新確定進廳項目219項,進一步最佳化審批流程,精簡申報材料和環節,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服務效率。並通過報紙、行政審批線上服務平台網站市級審批項目專題欄目等全面向社會公開,讓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及時了解行政審批許可項目調整情況,以便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
(2)公開辦事指南和事項辦理程式。一是確定進廳項目後,市政務中心組織有關人員對照項目設定的法律法規,逐項編寫了《辦事指南》,對許可事項名稱、許可實施主體、法律法規依據、申請許可所具備的條件、數量規定要求、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收費依據及標準、申請書文本、辦理程式、辦結時限等十項內容進行了規範明確,並印製了辦事指南明白紙,放置到每個視窗前的資料盒內,方便申請人諮詢,查閱。二是進一步梳理聯辦件項目,明確聯辦件運轉流程中的時限和責任。積極推廣外地“一表通”經驗,凡是屬於聯辦件的,辦件者只填寫一次基本信息,其它聯辦者可以共享,改串聯審批為並聯審批,縮短事項辦理時間,提高辦件效率。三是在事項辦理程式中設定了事項受理、一次性補正材料、不予受理、不予行政許可等四個通知單和一個服務評議卡,使服務對象既能清楚辦事程式,又能參與對視窗人員服務質量的評議,便於中心廣泛聽取意見,加強管理。四是按照“六類事項辦理制”的要求,對事項辦理,明確規定了受理辦法、操作方式以及責任追究等內容,有效規範了辦件審批程式,進一步提高了審批服務效率。
(3)強化建設項目、企業設立“並聯審批”流程公開。企業註冊登記和建設項目審批是中心“並聯審批”服務的重點。2014年,重點最佳化了建設項目和企業註冊登記並聯審批流程。建設項目審批實施“扎口管理、集中受理”新的運行模式,通過反覆對接,起草了最佳化建設項目審批實施意見,並以市政府檔案形式對外公布,根據檔案要求,設立總視窗,與各部門對接,重新確定進廳項目和視窗人員,簽訂授權責任書,對中介服務機構實施了備案登記,行業監管部門直接管理的中介組織(4家)在大廳設定視窗,重新梳理最佳化流程,編制審批服務指南,修訂了審批手冊,制訂了建設項目審批管理暫行規定以及調度督查辦法,同時配合考核科完善專項考核辦法,新的運行機制已於10月11日正式運行。企業註冊登記方面,實施了“證照聯辦”,在政務中心設立 “證照聯辦”視窗,統一受理企業註冊登記申請,各環節審批實施內部依次流轉,各視窗按照各自職責在限定時限內完成各自審批,最後由“證照聯辦”視窗統一送達證照及企業公章。實施“證照聯辦”聯合審批後,企業設立登記2個工作日內完成所有審批。市政務辦設計了內、外資企業註冊登記流程,並製作了宣傳版面,上牆公示。形成了多視窗協作、一條龍辦理、一站式服務、行為規範、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企業註冊登記流程。
(4)推進審批過程和結果公開。一是辦理情況即時公開。藉助中心電子大螢幕、政務中心審批線上服務平台首頁“辦理情況”欄目,即時公開各視窗受理的所有審批服務事項,讓申報人了解受理部門、受理事項名稱、申報日期、目前正在辦理的狀態和完成時間,如果接近或超過審批時限,系統還會自動分別以黃燈、紅燈進行警示。二是辦理情況即時查詢。視窗正式受理審批服務事項後,視窗工作人員會根據電腦系統提示列印受理通知單,通知單中由電腦系統自動生成受理編號和密碼,申請人可以憑受理編號和密碼隨時通過行政審批線上服務平台查詢事項辦理的過程及結果。
(5)明確並公開視窗授權情況,方便民眾。積極協調進廳部門進一步擴大視窗授權,提高即辦件比例。原則上凡是不屬於關係國計民生的、凡是不需要現場勘驗或局長辦公會研究的項目,都要由視窗全權辦理。確實需要領導簽批的,實行視窗先行辦理,領導事後審簽的辦法。對於必須回部門辦理的項目,進一步完善“視窗牽頭受理,科室主辦負責,承諾時限審批”的做法,理順視窗單位內部的工作流程和責任,儘可能壓縮辦件時限,提高辦件效率。在此基礎上,組織相關部門重新簽訂內容更加詳實的《授權責任書》,並將授權情況向社會公開。
五、主動公開政府信息以及公開平台、載體建設情況
(1)公開數量。2014年,共發布各類信息1860條,全部是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其中,機構領導、設定及人事信息發布2條;涉及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事項發布1816條;涉及公共資金使用和監督的信息數量2條;業務工作類發布40條。
(2)公開類別和內容。一是機構職能信息公開情況。主要是領導分工、內設機構、工作職責、中心簡介、服務電話、辦公地點等。二是政策法規類信息公開情況。主要是國務院、省、市各級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涉及依法行政、行政審批等方面的各類法律法規,與行政收費相關的各類規定。三是業務類信息公開情況。公共資源業務辦理情況,視窗單位業務督查和月度考核,月度紅旗視窗、先進個人及季度規範化視窗、黨員先鋒崗的評選情況,分別在中心管理辦公室信息、通知、評選樹優等網路欄目公開。四是工作信息。主要是上級領導調研視察等活動,中心工作動態等情況。
(3)載體平台建設和創新情況。中心政府信息主要以工作簡報、中心辦公網路、公開欄、電子大螢幕、印發檔案等形式進行公開。
六、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辦理、收費及減免情況
(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無。
(二)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情況:無。
(三)申請公開政府信息的收費及減免情況:無。
七、因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提起行政複議、行政訴訟和舉報投訴的情況
(一)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提起行政複議及應對情況:無。
(二)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提起行政訴訟及應對情況:無。
(三)因政府信息公開舉報投訴及應對情況:無。
八、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及監督檢查情況;
(1)建立健全信息發布保密審查機制。明確了分管領導和責任科室,具體責任人員及審查職責,按照“誰發布誰審查、誰審查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審核把關。針對重大突發事件和公眾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在及時上報中心管理辦黨組的同時,及時公布事件核實的初步情況、應對措施等信息,並對事態發展、處置情況持續進行公開。
(2)規範發布程式,確保信息準確。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準確把握信息公開的內容、範圍、形式和時間,將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和日常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認真界定是否公開及公開範圍,讓依法應公開的信息及時公開。進一步規範公開內容、公開程式、公開時限、公開方式等,使每一步信息公開工作都有章可循。及時受理要求公開信息的申請,主動加強與申請人的聯繫溝通,在規定的時限內予以答覆。加強對申請公開信息中熱點、敏感信息等的研究,不斷提高依申請公開信息工作的水平,促進政務信息公開工作制度化、規範化、科學化。
(3)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進一步強化信息公開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組織和領導,進一步細化、明確和落實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的崗位責任,認真篩選、校核需公開的信息,嚴格審定和保密核審公開內容,及時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提出的信息公開申請工作,積極編制、調整和更新公開範圍的信息目錄和範圍。
(4)強化學習教育,提高思想認識。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納入建設服務型政府和“陽光”政務的工作大局,積極打造“陽光政務、親情服務”品牌。通過參加上級組織的業務培訓或主動學習其他單位的經驗做法等多種途徑,準確把握上級對信息公開工作的新精神、新要求,進一步加強政務信息公開隊伍建設,提高信息工作人員的理論和工作水平。同時,發動視窗和機關工作人員積極撰寫信息稿件,及時反映有關重大活動、工作進展等情況,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實幹的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把信息公開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確保信息的時效性和便民性。
九、所屬事業單位信息公開工作推進措施和落實情況
2014年,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山東省政府信息公開辦法》規定和市政府辦公室有關要求,立足公共資源交易職能,把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作為保障公民的民主權利,促進依法行政,推動科學發展,聯繫服務民眾的重要舉措,以“為民服務、重於泰山”為原則,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進一步加強載體建設,紮實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保障了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依法、及時、準確、有序地開展。
(1)主動落實信息公開工作。進一步落實“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具體科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落實具體工作人員責任,細化各項工作措施,確保政府信息及時主動公開。二是進一步從公眾需要出發,結合本單位工作實際,按照“公開、公平、公正、有序”的總體要求,妥善處理公開與保密的關係,在確保不失密不泄密的前提下,及時將本單位本年度能夠公開的政府信息都予以公開,最大限度地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三是把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入口網站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第一平台,及時公開有關政府信息,提高政府信息公開時效。全年共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589條,其中規範性檔案、通知信息8條、公告公示1581條。
(2)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建設。順利完成了原市建設工程交易中心職能、人員、資產劃轉移交和政府採購、國土資源交易的業務移交。重新梳理確定了業務辦理程式,將相關部門前期審查備案業務納入政務服務大廳集中辦理。起草了《關於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統一規範管理的意見》(泰發〔2014〕4號)、《泰安市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礦業權網上交易暫行辦法》(泰政辦發〔2014〕23號)及《泰安市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項目招標投標工作規程(試行)》(泰建發〔2014〕88號)等檔案,規範了公共資源交易、土地使用及礦業權交易、項目招標投標管理。建立健全了32項內部管理制度,為交易業務開展和運行管理奠定了基礎。重新梳理確定了各項具體業務的辦理程式,將建設工程招投標、政府採購的審查備案業務納入政務大廳集中辦理,力求做到具體交易項目辦理在全省環節最少、速度最快、服務最優。自業務移交至2014年底,完成建設工程交易166個項目、304個標段,實際交易額施工81.4億元,其他1.2億元,預算控制價88.5億元,比預算控制價節約資金7.1億元,資金節約率8.02%;完成各類政府採購項目375個,實際交易額10.93億元,預算控制價12.13億元,節約資金1.2億元,資金節約率9.9%;通過公共資源土地招拍掛系統共發布10期土地網上交易公告,掛牌土地26宗,面積1692.54畝,已完成交易15宗,面積1082.08畝,其中2宗形成溢價,總成交額11.35億元,溢價額為2414萬元。
十、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2014年,中心管理辦公室在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和上級要求及民眾期望相比,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信息公開的內容有待進一步擴容和完善;二是信息公開的形式有待於創新和豐富;三是信息公開的時效性仍需進一步提高;四是信息公開的宣傳力度仍需進一步強化;五是信息公開力量相對薄弱,隊伍建設還需進一步加強;六是入口網站伺服器設備年久失修,軟體亟需升級改造,系統無法登入使用,目前正積極協調,申請資金,重新規劃建設信息公開平台。
2015年,中心管理辦公室將認真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嚴格發文審批程式、充實信息公開內容、拓寬政府信息公開渠道、創新信息公開方式方法等,全面、及時、準確地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努力為廣大民眾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堅持“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的原則,一是繼續創新信息公開手段,完善信息公開內容,深化信息公開內容,擴大信息公開範圍,拓展信息公開平台,暢通信息溝通渠道,確保信息公開工作紮實有序推進。二是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工作崗位職責,建立完善配套機制,規範信息公開工作,加強信息公開平台的建設管理,確保發布的信息準確、及時、安全,使工作效率和信息公開工作水平得到明顯提升。三是加強部門信息和行政權力運行的發布、解讀與回應,不斷增強政務服務工作和權力運行透明度,增強公開實效,維護政府公信,最佳化我市政務服務發展環境。四是加強欄目建設,提高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入口網站建設,以適應新形勢下政府信息公開要求。同時,探索利用好微博信息公開平台,及時發布並更新政務信息,確保政務信息的完整性和時效性。嚴格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所公開的內容,及時將有關檔案、會議決定等進行發布,不斷完善政策法規、行政審批項目清單、行政許可等重點工作欄目建設,為民眾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公共服務,促進政務環境依法、公開、便民、高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