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肝吸蟲

泰國肝吸蟲

泰國肝吸蟲是一種是一種可寄生在泰國肝吸蟲肉食性動物膽管的吸蟲,其生活史與中華肝吸蟲極為相似,以膽汁為食,可造成肝、膽病變,主要分布在泰北、寮國一帶,當地約有八、九成鄉村人口以及一半的城市人口受到感染,估計約有九百萬人受到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泰國肝吸蟲
  • 拉丁學名:Opisthorchis viverrini
  • 別稱:香貓肝吸蟲
  • :動物界
  • 分布區域:泰北、寮國一帶
簡介,形態,傳播情況,生活史,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

簡介

泰國肝吸蟲學名Opisthorchis viverrini),又稱“香貓肝吸蟲”,是一種可寄生肉食性動物膽管吸蟲,其生活史與中華肝吸蟲極為相似,以膽汁為食,可造成病變,主要分布在泰北、寮國一帶,當地約有八、九成鄉村人口以及一半的城市人口受到感染,估計約有九百萬人受到影響。
泰國肝吸蟲泰國肝吸蟲

形態

成蟲尺寸介於長5至10毫米、寬1至2毫米的範圍,體型狹長而扁平,蟲體一端具有口吸盤,其腸管自此延蟲體兩側分叉延伸至尾端,在前端約五分之一界線處,另有一個與口吸盤約略等大的腹吸盤。此外泰國肝吸蟲雌雄同體,一對睪丸呈現圓形花瓣狀是此寄生蟲的特色,分布在口吸盤的另一端,並占蟲體後端三分之一的區域,卵巢則位於中後段三分之一線上,子宮則在中段盤繞,占全長約三分之一,兩旁可見網點狀的卵黃腺。
成蟲形態成蟲形態

傳播情況

儘管已經採取了大規模群體服藥,健康教育措施,泰國肝吸蟲、湄公血吸蟲和土源性線蟲在寮國的流行率依然很高。因此,仍然需要新的策略來加速對蠕蟲疾病的控制。在寮國南部的兩個湄公河島嶼上開展了一項生態健康研究。研究通過問卷調查收集了人口及行為數據,對人類和動物的糞便進行了檢測。用脫落法對Bithynia spp. and Neotricula aperta螺進行檢測,用消化技術檢測了淡水魚類。採用多變數隨機效應分析發現與蠕蟲感染相關的危險因素。
泰國肝吸蟲,鉤蟲,湄公血吸蟲,鞭蟲,蛔蟲和帶絛蟲感染率為分別為60.7%,44.1%,22.2%,4.1%,0.6%和0.1%。泰國肝吸蟲,湄公血吸蟲,鉤蟲重度感染率分別為4.2%,3.6%和1.8%。狗和貓的泰國肝吸蟲及湄公血吸蟲感染率分別為25.0%和14.7%。在所檢測的貓中,53.1%感染了泰國肝吸蟲。螺中泰國肝吸蟲和湄公血吸蟲的流行率分別為0.3%和0.01%。淡水魚泰國肝吸蟲總感染率為26.9%,其中Hampala最高為87.1%,Cyclocheilichthys apogon為85.7%以及Puntius brevis為40.0%。文盲和社會經濟較低的人群感染泰國肝吸蟲的風險較高,而年齡在10-16歲且在家中擁有廁所的人群受感染的機會較小。家庭成員感染泰國肝吸蟲與家庭中有進食生魚的貓和狗顯著性正相關。對於湄公血吸蟲,與老年人相比,9歲以下的兒童顯著暴露予感染。

生活史

泰國肝吸蟲的生活史中華肝吸蟲相似,蟲卵必須在淡水螺中孵化,經過四個發育階段後離開螺體,並尋找鯉科淡水魚作為第二中間宿主,在魚鱗、皮膚、肌肉組織發育後,透過其他動物生吃、未完全熟食這些魚,幼蟲可在食用者體內脫去外囊,經過四周發育成蟲,可在宿主體內活上40年之久,每日約產下1000至2500顆卵,可隨膽汁一同進入消化道,最後隨糞便排出,是診斷的重要依據。
蟲卵蟲卵

臨床表現

多數感染者不產生症狀,或是僅有如消化不良(dyspepsia)、腹痛、腹瀉、或便秘的症狀輕微;但長期下來,會發展成較為劇烈的感染症,像是肝腫大(hepatomegaly)或出現膽管炎(cholangitis)、肉芽腫性膽囊炎(cholecystitis)、甚至引發膽囊上皮細胞癌(chlolangiocarcinoma),嚴重時甚可致命。

診斷和治療

診斷時主要依據光學顯微鏡對排泄物中的蟲卵鑑定,但是泰國肝吸蟲蟲卵亦與中華肝吸蟲相似,因此顯微鏡下不易區分,因此可透過問診比對盛行區域,或進一步使用PCRELISA等技術做進一步分析,由於病理機制相似,使用的藥物也是Praziquantel,因此無法確認物種時,仍可以相同的方式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