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政黨

波蘭於19世紀下半葉開始出現政黨。1948~1989年以波蘭統一工人黨為主要執政黨,統一農民黨和民主黨與統一工人黨合作,聯合執政。1989年6月,團結工會取代統一工人黨的主要執政地位,統一農民黨和民主黨轉而與團結工會合作,聯合執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蘭政黨
  • 外文名:Political parties in Poland
  • 出現時間:19世紀下半葉
  • 所屬國家:波蘭
正文,主要政黨,

正文

沿革1861年,在反對沙俄民族壓迫和反對封建制度的鬥爭中,一批革命民主主義者組織了紅黨。1863年,紅黨領導波蘭民族起義,頒布解放農奴的法令,號召推翻沙俄反動統治。當紅黨率領起義軍在前線作戰時,由大地主、大資產階級代表人物組成的白黨篡奪了起義領導權,建立了白黨獨裁政權,拒不執行解放農奴的法令,實行分裂和叛賣政策。紅黨和白黨這兩個政治團體已具有某些政黨的特點,但組織鬆弛,沒有統一、明確的政治綱領。隨著波蘭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1882年出現了工人階級的政黨──第一無產者黨,亦稱“大無產者黨”或“國際社會革命黨”,創始人是L.T.瓦倫斯基。黨成立後在全國各地相繼建立組織,宣傳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思想。該黨多次遭到沙皇政府的鎮壓,於1886年7月瓦解。1888年2月,在華沙建立了第二無產者黨,它以實現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制度為最高綱領,以在俄國實行立憲制度和在波蘭王國實行自治為最低綱領。1890年該黨領導了波蘭歷史上第一次五一遊行。1892年11月該黨同工人聯合會、波蘭工人聯盟、民族社會主義協會在巴黎舉行代表大會,組成波蘭社會主義者國外聯盟,它與國內的社會主義者組織統稱為波蘭社會黨。1893年7月波蘭社會黨發生分裂,部分活動家建立波蘭王國社會民主黨,並領導工人進行罷工鬥爭。1900年立陶宛社會民主黨左翼加入波蘭王國社會民主黨,改稱為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1918年12月16日波蘭王國和立陶宛社會民主黨與波蘭社會黨左翼合併,建立了波蘭共產主義工人黨,1925年2月改稱波蘭共產黨。19世紀末和20世紀30~40年代還出現了其他政黨:1895年7月28日,波蘭東部奧地利占領區的農民在熱舒夫成立的農民黨,是波蘭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黨。1897年建立的國家民主黨,是波蘭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右翼政黨。1939年建立的民主黨,是由波蘭腦力勞動者和手工業者組成的政黨。
1938年第三國際作出解散波蘭共產黨的決定。1942年,原波蘭共產黨人建立波蘭工人黨,並建立人民近衛軍進行抵抗德國法西斯的游擊鬥爭。1944年元旦,波蘭工人黨同波蘭社會黨左翼、農民黨、民主黨等成立全國人民代表會議,形成反法西斯的廣泛民族陣線。1944年7月21日,根據全國人民代表會議的法令,成立了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同年12月31日被確認為波蘭臨時政府。1945年6月28日組成臨時民族統一政府。波蘭工人黨和波蘭社會黨在政府中占重要地位。1948年12月波蘭工人黨同波蘭社會黨合併為波蘭統一工人黨後,形成了以波蘭統一工人黨為主要執政黨,農民黨和民主黨與之合作聯合執政的政黨體制。70年代後半期,波蘭經濟惡化,1980年秋,全國發生罷工浪潮。同年9月,波蘭獨立自治團結工會(簡稱團結工會)成立,並於11月正式註冊登記。1981年12月13日新建立的軍事救國委員會宣布停止團結工會的活動。1989年4月17日團結工會被批准重新登記註冊,並在同年6月波蘭議會大選中獲勝,8月17日組織政府。統一農民黨和民主黨轉而與團結工會合作。1990年團結工會分化出中間派協定會,1991年1月又分化出民主聯盟,這兩個政黨在議會和參議院中都擁有大量的席位,對波蘭政局具有一定影響。

主要政黨

主要政黨波蘭的主要政黨有:
波蘭統一工人黨1948年12月15日由波蘭工人黨同波蘭社會黨左翼合併組成。成立大會通過了思想宣言和黨章,提出在波蘭建設社會主義的綱領性目標,選舉B.貝魯特為中央委員會主席(1954年改稱第一書記)。1954年黨的“二大”提出進一步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和消除工農業發展不平衡等經濟任務。1956年春貝魯特逝世,E.奧哈布繼任中央第一書記。同年6月波茲南上萬工人因不滿現狀舉行示威,導致流血的波茲南事件,社會各界強烈要求修改政策和改組黨政領導。10月,黨召開二屆八中全會,W.哥穆爾卡當選為中央第一書記,他提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擴大議會作用、建立工人自治機構、解散經營不善的農業合作社等政策。1959年黨的“三大”肯定了上述政策。1964年黨的“四大”提出了以高效率和合理的投資、大規模擴大出口、提高農業生產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為主要內容的1966~1970年國家發展方針。1970年12月12日工人為反對物價上漲舉行示威遊行,政府使用武力造成流血事件。12月20日,在黨的五屆七中全會上哥穆爾卡辭去黨中央第一書記職務,由E.蓋萊克接任。70年代後期,國民經濟繼續惡化。1980年秋,全國發生罷工浪潮,反對提高肉價、凍結工資。同年9月,黨的八屆六中全會解除蓋萊克第一書記職務,由S.卡尼亞繼任。1981年黨的“九大”通過了社會主義革新綱領,決定以“對話”與“協商”方式解決社會衝突,同時進行改革。但這並未能遏止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惡化。同年10月黨的九屆四中全會批准卡尼亞辭職,選舉W.W.雅魯澤爾斯基為中央第一書記。1981年12月13日,雅魯澤爾斯基宣布全國處於戰時狀態,實行軍事管制。1983年7月21日,宣布戰時狀態結束。1986年黨的“十大”通過了波黨歷史上第一部黨綱,規定“加強社會主義是波蘭發展的持久方針”,“黨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力量”。1989年1月,黨的十屆十中全會第二階段會議通過決議,宣布“波蘭統一工人黨實行深刻的改革”,並“實行政治多元化和工會多元化”。1989年6月,該黨在議會大選中失敗,失去執政地位。1990年初黨的“十一大”通過《關於波蘭統一工人黨停止活動的決議》。該黨主流派成立波蘭共和國社會民主黨。
波蘭共和國社會民主黨1990年1月27日,波蘭統一工人黨宣布停止活動後,原統一工人黨的部分黨員召開了籌建新黨的代表會議。會議決定新黨名稱為波蘭共和國社會民主黨,通過黨的綱領性宣言和黨章。宣言指出:“黨聚集一切同它的綱領保持一致的人,不論其持何種世界觀”,“黨的隊伍中觀點分歧和不同要求可以通過保持特殊立場和綱領流派的形式表現出來”;黨把自己視作“歐洲和世界左派的一個組成部分”,“特別珍視同社會黨國際的關係”。黨章闡述:黨“將社會公正、公民權利平等和自由、勞動者團結看作是最高價值”,黨要求波蘭“成為一個法律、社會民主和公民自治社會的國家”,黨致力於“實現社會主義的理想”。在這次會議上,A.克瓦希涅夫斯基當選為黨的總理事會主席,前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L.米萊爾當選為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總書記。
統一農民黨1949年11月由農民黨和波蘭農民黨左翼合併組成。農民黨建於1895年,後時而分裂,時而聯合,曾幾度執政。波蘭農民黨建於1944年。兩黨合併組成統一農民黨後,同波蘭統一工人黨合作,成為波蘭的聯合執政黨之一。1989年6月波蘭議會大選後,結束了同波蘭統一工人黨的聯合,轉而同團結工會合作,參加以團結工會為主的政府。1988年底擁有黨員約50萬人,其中70%以上是農民。黨的主席R.巴爾托什柴(1990年起)。黨報《綠色旗幟報》(周報)。
民主黨1939年4月成立。成員主要是腦力勞動者和手工業者。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加過反法西斯的鬥爭。1943年黨發生分裂,左翼同波蘭工人黨合作,右翼支持在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1944年該黨參加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和臨時政府。1948年起同波蘭統一工人黨合作,成為波蘭的聯合執政黨之一。1989年6月波蘭議會大選後,結束同波蘭統一工人黨的合作,轉而同團結工會合作,參加以團結工會為主的政府。1988年底擁有黨員約12萬人。黨的主席A.馬茨凱維奇(1990年起)。黨報《波蘭信使報》(每周兩期),黨刊《民主周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