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五月政變

波蘭五月政變

1926 年5月,波蘭將軍約瑟夫·畢蘇斯基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合法政府,成為軍事獨裁者(1926~1935),打著“整頓社會政治制度”的旗號,在政府和軍隊中清洗異己,修改憲法,破壞議會制度,宣傳法西斯主義。史稱“波蘭五月政變”。

基本介紹

  • 名稱:波蘭五月政變
  • 地點:波蘭
  • 時間:1926年5月
  • 主要指揮官約瑟夫·畢蘇斯基
  • 評價:"某種沒有任何革命後果的革命"
背景,政變過程,戰後影響,各界評價,發動者簡介,

背景

重建後的波蘭在1921年確立了議會民主制,但黨派紛爭,政治很不穩定。1922年12月首次選舉產生的納魯托維奇總統就任幾天就被國家民主黨人謀害,給議會民主制蒙上一層陰影。1923年5月由國家民主黨等右翼政黨組成的“基督教民族統一同盟”(簡稱“赫耶納”)與波蘭農民黨“彼雅斯特”建立以維托斯為首的聯合政府,它的成立立即遭到左翼政黨的激烈反對。由於政府的無能,控制不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工人罷工引起的社會衝突愈加激烈,迫使維托斯政府12月倒台。1923年11月-1925年11月、1925年11月-1926年5月格拉布斯基和斯克任斯基兩屆內閣雖然實施一些改革緩解了矛盾,但最終沒能擺脫經濟和政治危機。1926年5月10日第二屆"赫耶納一彼雅斯特"政府建立,畢蘇斯基決定發動軍事政變,奪取全國政權。

政變過程

畢蘇斯基1918年11月曾出任波蘭共和國國家元首。在1922年總統選舉時,因嫌總統權力過小而拒絕做總統候選人。1923年暫時退出政治舞台。但他在軍隊和左翼政黨的影響很大,仍不斷地干預國家政治,在發動政變前幾個月,畢蘇斯基把忠於自己的軍隊集結到華沙近郊。1925年5月12日凌晨,畢蘇斯基率政變軍隊從雷姆帆托夫向華沙進軍,傍晚,控制了兩座維斯瓦河上的大橋。駐華沙的親畢蘇斯基軍隊也同時行動,占領了東火車站等戰略據點。政變部隊遇到了政府軍的抵抗,畢蘇斯基拒絕用和平方式解決政府危機。經過3天激戰,雙方共犧牲379名士兵,920多人受傷。5月14日下午,維托斯政府被迫總辭職,軍事政變獲得成功。
5月15日,根據畢蘇斯基的提議,由卡齊米日·巴爾泰爾教授組織新政府,畢蘇茨基任軍政部長。從此開始了波蘭現代史上的獨裁政權時期。

戰後影響

畢蘇斯基沒有推行任何較大改革;他很快疏遠他左翼支持者中的激進派,宣布他的政變是“沒有改革的革命。”他的目標是令國家安定,排除他認為腐敗又無能的政黨的影響力,並加強軍隊。
約瑟夫·畢蘇斯基約瑟夫·畢蘇斯基
在內政方面,畢蘇斯基的政變需要為他的薩那茨亞政體掃除議會政府的限制,他有時運用專制制度,來讓“人民生活恢復健康”。自1928年起,薩那齊亞當局被政府合作無黨派集團稱為現實主義政治的代表。民眾的支持和有效的宣傳機構讓畢蘇斯基得以維持他的專政,讓它不會被總統推翻,而總統也是畢蘇斯基認定的,而不是瑟姆。瑟姆的權力被在政變後的1926年8月2日通過的憲法修正案縮小。自1926年到1930年,畢蘇斯基主要信賴削弱反對派領導人影響力的宣傳。
他專制而高於法律的權力在1930年,隨著在1930年波蘭立法選舉前,對某些異見者的監禁和審判(見布列斯特審判),和1934年貝雷扎-卡爾圖斯卡關押政治犯的監獄(位於今比亞羅扎)的竣工(那裡的囚犯遭遇殘酷的虐待)而達到顛峰。在政府合作無黨派集團於1930年獲勝後,畢蘇斯基將國內事務推給他的“上校”們,而自己則專心於軍事和外交上。他因他的處理廣泛地遭致政敵的批評,而他們在1930年的監禁和審判受到國際的譴責,讓波蘭的名譽受損。

各界評價

畢蘇斯基把這次政變稱為"某種沒有任何革命後果的革命",他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左翼政黨和首都居民的支持。鐵路工人的罷工使波茲南等地支援華沙的政府軍無法及時趕到。廣大民眾最初認為五月政變具有民主的進步的性質。後波蘭共產黨改變了立場,開始重新評價五月政變。波蘭歷史學家認為,這是資產階級內部一個集團反對另一個集團的鬥爭,是由軍人執掌政權的資產階級專政。

發動者簡介

約瑟夫·畢蘇斯基(1867~1935),波蘭備受爭議的政治家、軍事家。青年時期曾參與謀劃刺殺亞歷山大三世的行動而被捕,流放到西伯利亞。後加入波蘭社會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對俄羅斯作戰,但被德國囚禁。
1918年,他成為總統,並對蘇聯作戰。1922年他被解職。1926年他發動軍事政變,擔任國防部長,成為波蘭實際上的獨裁者,1934年與希特勒簽訂《德波互不侵犯條約》。1935年在華沙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