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如來

(一)法身,指佛之自性真身;如來,為佛之尊稱。法身雖無去來,然依隱沒之如來藏顯現為法身,故稱如來。釋摩訶衍論卷二:‘顯示隨緣門中 自性淨心,於染法中隱藏沉沒,法身如來未出現故。’

(二)即指密教之大日如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身如來
  • 屬性:清淨
  • 特點:思想闡明人之迷
  • 文獻:《佛性論
佛家經典“藏”之釋義,佛家經典“藏”之分類,“藏”之起源及沿變,如來藏資料,

佛家經典“藏”之釋義

如來藏雖覆藏於煩惱中,卻不為煩惱所污,具足本來絕對清淨而永遠不變之本性。又一切染污與清淨現象,皆緣如來藏而起之教法,稱作如來藏緣起。經論中常以該思想闡明人之迷、悟對立意義。《勝鬘經·法身章》(大一二·二二一下):‘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大方等如來藏經》亦列舉蓮花內有化佛、淳蜜在岩樹中、真金墮於不淨處、弊物裹金像、賤女懷貴子等九喻,詳加解說其義。
佛性論》卷二《如來藏品》謂‘藏’有三義:(一)所攝藏,一切眾生悉攝於如來之智內。(二) 隱覆藏,如來法身無論因位、果位,俱不改變;然眾生為煩惱所覆,故不得見。(三)能攝藏,如來果德悉攝於凡夫心中。
《佛性論》卷二《自體相品》與《勝鬘經·自性清淨章》謂‘藏’有自性、因、至得、真實、秘密等五義,即:(一)萬有悉為如來之自性,由自性之義而言,稱為如來藏。(二)此藏乃聖人修行正法而生之對境,由成為境界之‘因’義而言,稱為正法藏,或法界藏。(三)信此藏可得如來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義而言,稱為法身藏。(四)此藏超越世間一切虛偽,由真實之義而言,稱為出世藏,或出世間上上藏。(五)一切法若順此藏則得清淨,反之則成染濁,由秘密義而言,稱為自性清淨藏。以上五項稱為五種藏
大乘止觀法門》卷一,則列舉能藏、所藏、能生之三義;《圓覺經略疏》卷上,亦舉出隱覆、含攝、出生等三義,稱為三種如來藏。

佛家經典“藏”之分類

《勝鬘經·空義隱覆真實章》載,如來藏可分二種:(一)如來藏超越煩惱,或與煩惱不同,亦即於如來藏中煩惱為空,稱為空如來藏。(二)如來藏具足一切法,而與煩惱不離、不脫、不異,此即不空如來藏。又同經《法身章》載,如來藏尚可分為二義:(一)在纏,被煩惱所纏縛之狀態,包含空與不空二如來藏。(二)出纏,脫離煩惱纏縛之狀態。
大乘起信論》則謂,真如有如實空與如實不空二面;覺之體相若以四鏡為喻,即:(一)如實空鏡,即空如來藏。(二)因薰習鏡,即不空如來藏。(三)法出離鏡。(四)緣薰習鏡。前二者為在纏,後二者則為出纏。
《釋摩訶衍論》卷二歸納以上諸說,而立十種如來藏。即:(一)大總持如來藏、(二)遠轉遠縛如來藏、(三)與行與相如來藏、(四)真如真如如來藏、(五)生滅真如如來藏、(六)空如來藏、(七)不空如來藏、(八)能攝如來藏、(九)所攝如來藏、(十)隱覆如來藏。
有的經典以如來藏與阿賴耶識阿摩羅識(九識家所立之第九識)為一,如《入楞伽經》卷七(大一六·五五六中):‘阿梨耶識者名如來藏,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又(大一六·五五六下):‘如來藏識不在阿梨耶識中,是故七種識有生有滅,如來藏識不生不滅。’此時如來藏即阿摩羅識。

“藏”之起源及沿變

如來藏思想,在印度早於唯識說成立,與中觀、唯識等思想不同,然後世並未在唯識說之外別立如來藏,而是於唯識說中論述如來藏。我國地論宗則以如來藏為究竟,而立淨識緣起說。天台宗認為如來藏即實相,而視其為不可思議之妙法。於華嚴宗,在三祖法藏之《起信論義記》卷上立有四宗教判,第四宗即名如來藏緣起宗;內容含攝《楞伽》、《密嚴》、《起信》、《寶性》等經論之說,就該宗五教判而言,相當於第三之終教。又密教胎藏界曼荼羅之說,即根據如來藏思想而來。

如來藏資料

[北本大般涅盤經卷七、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卷四、入楞伽經卷一、大乘密嚴經卷下、大般若經卷五七八、無上依經卷上、金剛仙論卷五、大智度論疏卷十四、法華經玄義卷五下、大乘義章卷一、卷三末、四分律疏飾宗記卷三本](參閱‘譬喻’680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