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術(原始社會早期的一種宗教現象)

法術(原始社會早期的一種宗教現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原始社會早期的一種宗教現象,即人們在外界事物上實現其意願的實踐活動。其特點是能以主體本身的某種特定形式或儀式來影響或制約外在客觀之對象,達到其預想的目的。它同巫術的外在表現形式較為接近,而它以相信實踐者本身意志及力量這一特性又有別於巫術。巫術活動的主要表現方式為模仿外在事物或其對象的行為特徵,加以操縱便能實現對它們的控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術
  • 外文名:Spell
  • 方式:方術之士採用的符籙、咒訣等
  • 宗教:道教
來源,分類,神仙十大神通,道教玄宗十勝,道教玄宗十德,能量來源,法術學成分類,不交自會,陰交陰會,陽交陽會,詞語詳解,旁門法術,道家正法,

來源

參透五行是修行道教法術的基本。

分類

法術的分類,基本上是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大類。中國歷史上方術總體上基本可分四大類:道家正法,江湖旁門,民間巫術以及外來教之術。這三大類基本囊括了林林總總各家各派的萬法千術。念力是法術的一種體現,現代法術即特異功能。

神仙十大神通

《大洞經》曰:“洞源與洞明,萬道由通生。”又曰:“洞明喧擾光,帝心大神通。”又曰:“十通由斯生,妙行由此興。”又曰:“初曰通炁,次曰通神,終曰通靈。萬通成真,道備登宸。”《莊子》曰:“夫線人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未來舍,而況人乎?”此神通之力,由禪定而發。小乘諸仙,但得五通,即神境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是也。大乘諸仙,於此五通外,兼得漏盡通,共為六通。若大乘大覺金仙,則得十通。
所謂十通者:
1、善知他心智神通。以得他心智通故,知其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心無差異,如一世界。乃至百千億那由他世界,所有眾生心,悉能分辨了知。
2、無礙清淨天眼智神通。以得無礙清淨天眼智神通故,所謂十方一切世界無窮眾生,逝世此生彼,善趣惡趣,福相罪相,悉皆明見。
3、宿住隨念智神通。以得宿住隨念智神通故,從前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劫住宿之事,所謂某處生,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種族,飲食苦樂,從無始來,於諸有中,展轉循環受生,皆悉了知。
4、知盡未來際劫智神通。以得悉盡未來際智神通故,了知將來際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劫之中事。
5、無礙清淨天耳智神通。以得無礙天耳智神通故,於諸一切領土,所有聲音,欲聞不聞,隨便自由。
6、無體性智神通。以得無體性智神通故,能不動本際而往詣十方一切剎土,好處群生。
7、善分離一切眾生言音智神通。以得言音智通故,了知不可說、不可說剎海微塵數世界中,所有眾生種種言辭,悉能分別懂得。
8、誕生無量色身智神通。以得色身智神通故,能示現無量無邊妙色身,雲令所化者親熱開悟,能起種種神通,作度惹事業。
9、一切法智神通。以得法智通故,善能演說無礙法門,興布法雲,降注法雨,以眾妙音,開示悟入,使獲清淨擺脫。
10、入所有法滅盡智神通。以得滅盡智通故,能住三昧正定,而普現色身,譬如光影,普現一切,而於三昧,寂然不動。
以上十種神通,乃大覺金仙之所證,謂之道通,入圓覺果海,非下位所能企也。

道教玄宗十勝

道教玄宗勝相甚多,若舉其要,則有十焉。
一曰:康勝。宋儒周子曰:“飽暖大富貴,康寧無價金。”予謂:飽暖尚易得,康寧之福則非人人所能享也。縱得之,亦暫而非久,忽焉老至,精力衰杇,疾病相侵矣。玄宗修士,則異乎是,含精養神,身心康健,老而不衰,以能利用先天一炁,煅煉色身,陶融凡質,凡質盡化,陰盡陽純。故陳翠虛曰:“透體金光骨髓香,金筋玉骨體純陽。煉教赤血流為白,陰氣消磨身自康。”此現實受用之優異,一也。
二曰:清勝。道家以清淨設化,學者由心息相依,返於希夷之鄉,大定之境。天地靈陽之炁,不召而自來,所謂:“以我真空,感彼妙有。”易重濁為清陽,化凡質成靈體,自覺塵勞日歇,物慾不乾,眾邪不擾,六根虛靜,身心清泰。《莊子》謂之“天游”。《度人經》曰:“天無浮翳,四氣朗清。”心地亦然,此清寧之優勝,二也。
三曰:逸勝。逸謂優逸,非放逸也。榮辱不乾,勢位不慕,遁世無悶,抱一湛然,心閒無事,萬累都捐,怡焉而夷,泊然而泰,導而弗先,感而後應。《莊子》曰:“夫虛靜恬澹,寂寞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道之至,故帝王聖人休焉。”《黃庭經》曰:“觀志游神三奇靈,閒暇無事心太平。”又曰:“垂拱無為身自安,體虛無物心自閒。修和獨立真人宮,恬淡無欲游德園。”又曰:“作道優遊身獨居,扶養性命守虛無,恬淡無為何思慮,羽翼已成正扶疏,長生久視乃飛去。”此乃玄宗身心閒逸之妙,正同禪宗古德所謂:“絕學無為閒道人。”世出世間,最為受用,此謂之逸勝,三也。
四曰:吉勝。老氏無為,為而弗持,功成弗居、和光同塵、不迎不拒,湛若虛空,故動無不吉。此不爭之德,無著之妙,既無心於彼此,亦忘情於去來,如流水行雲,無適無莫,翛然自適,超然無累,隨緣放曠,任性逍遙。《莊子》曰:“無不忘也,無不有也,澹然無極,而眾美從之。”其為吉祥何如哉!此之謂吉勝,四也。
五曰:壽勝。《尚書·洪範》所云“五福”,壽居其一。《詩》有眉壽之詠,壽比南山之頌。玄宗修士,丹基立後,已得命自在,優遊於洞天福地之間,笑傲於十洲三島之境。若李脫之八百,安期之三千。南極廣壽仙翁,生於上古,至明初已屆萬壽之期,見諸仙史,昭然可考。故張紫陽曰:“一粒靈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黃庭經》曰:“人皆食谷與五味,獨食太和陰陽氣,故能不死天相既。”又曰:“閉塞命門如玉都,壽傳萬歲皆有餘。”陳觀吾曰:“此岸彼濤已脫離,到彼方知壽可躋。一得歸來宜永得,渡河筏子上天梯。”道家長生久視之學,獨以壽勝。閬苑天宮,隨意寄託。桑田變滄海,逍遙自如,此真優異之點,五也。
六曰:他力勝。玄宗三元丹法,地元、天元,均屬外丹服食,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不歷時期,瞬息超凡入聖。其神化之妙,匪夷所思,能度亡親,點化枯骨,使之復生。此種不思議方便法門,惟玄宗所獨有,此其優異之點,六也。
七曰:拔宅沖舉勝。以神丹服食殊勝故,能使舉族超升,闔宅沖舉。如晉·許旌陽真君,與其父族、仙眷四十二口,弟子六人,同時升舉,雞犬亦隨逐飛升。此種“拔宅沖舉”盛況,亦唯玄宗所獨有,他教所罕覯,此優異之點,七也。
八曰:相承殊勝。玄宗道脈悠遠,祖祖相承,迄今數千載,從未斷絕,法燈相續。盡未來際,轉益光輝,因緣遭遇,悉皆現證,此其優異之點,八也。
九曰:傳授殊勝。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之分。玄宗古仙,以法身顯化世間,身面言說,接引有緣,數千年如一日,道祖無涅槃之日。正法住世,亦無時期之限量,此優異之點,九也。
十曰:著述殊勝。佛教經典,均由弟子追憶編纂而成。道教玄宗道經,乃由道祖親著,親言出親口,誦之者,如聞其聲,若見其人。此其優異之點,十也。

道教玄宗十德

道教《大洞經》云:“十德初成基,同飛七覺元。”又云:“太清八景觀,十德真文宣。”此謂眼、耳、鼻、舌、身、口、意,返乎元初,性真圓融,八識不生,氣和道立,文采煊著,十德圓成。所謂十德者,土數五,二土相合成圭,謂之十德,此是一說。又玄教自有十德,所謂定、和、淨、明、妙,常、樂、素、虛、柔是也。
莊子》曰:“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又曰:“大定持之。”又曰:“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大洞經》曰:“大全真。”玄宗泰定神寧,心既湛寂,一切動相,自然不生。至於不動地境界,是則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妙入希夷之鄉,契無為之化,獲不思議神用矣。是謂定德
玄教心息妙合,神氣和融,以人和而招致天和。先天已得,雪淨冰融,一團太和之氣,回還充塞,浸淫融洽,銷鑠群陰,大丹自成。老聖曰:“知和曰常。”《莊子》曰:“一上一下,以和為量。”《五廚經》曰:“一氣和太和,得一道皆泰。”《大通經》曰:“致靜不動,致和不遷。”《心印經》曰:“太和充溢,骨散寒瓊。”是謂成和之修,是名和德也。
所謂淨者,玄教固以清淨寧一設化。《大洞經》曰:“洞虛清和淨,華通引玄明。”由心息相依而澄心不動,六根清淨,進而至於六識、六塵清淨,乃至十方虛空,無邊剎海,一時清淨。入此大淨法門,獲無障礙,自在解脫。故《大洞經》曰:“九回鏡中清,乘景入四明。”《玄契》曰:“洞微清淨,聖耳梵通。無障無礙,內外虛明。洞空清淨,玄息氣通。無障無礙,內外虛清。洞虛清淨,靈舌華通,無障無礙,內外玄明。洞真清淨,變應自然,道通長存,十方皆現。如是背塵合覺,反染為淨,心淨土淨,依正旋轉。寂光真境,任運現前,謂之清淨光明藏。”以此自利、利他,同脫苦海,同登道岸,最為超絕。故此淨德,最尊最勝。
所謂明者,由本身清淨故,發生慧光,洞照十方,周遍無礙。《大洞經》曰:“靈光八輝,萬神俱生。”又曰:“流輝六曜,泯邈沈遷。”又曰:“洞明光景中,帝一真玄經。”又云:“十華妙行仙,制魔生六明。”又云:“洞觀無礙空,元始通其明。驪珠現真形,內外洞照清。”又云:“洞源與洞明,萬道由通生。”又雲;“洞源清淨光,操持有其功。”又云:“洞微無窒礙,化極眾幽靈。”又云:“定和妙明覺,玄息自長生。”又云:“洞虛表和淨,華通引玄明。”《玉樞經》云:“泰定安則聖智全,聖智全則慧光生,慧光生則與道為一。”老聖曰:“知常曰明。”《莊子》曰:“莫若以明。”是則洞明寂照,無礙圓融。《楞嚴經》所謂:“明極即如來”是也。是謂明德
所謂妙者,虛實相通,依正交參,心境一如,入際平等之源。性真圓融,無礙周遍。老聖稱為“眾妙之門。”《養命經》曰:“識無空法,洞觀無礙,入眾妙門,自然解悟。”學者初功,神息妙合,身心和融,即入眾妙門之前行也。故玄教妙德,舉一切對待,圓融不二,色空無礙,身心交參,入普賢法界,帝綱重重之境。實非言思有作所能及也。是謂妙德
所謂常者,老聖稱謂“常德”。《涅槃經》稱為“常住”。老聖曰:“常德不離,復歸嬰兒;常德不忒,復歸無極。”又曰:“為天下谷,常德乃足。”《清淨經》曰:“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又曰:“真常之道,悟者自得。”此真常之性體,即是道源。契之者,得法性身,常住不滅。故《楞嚴經》稱謂:“常住真心,性淨明體。”古之大覺金仙,皆圓證此心,入妙覺果海。性起無作,普現法身。涅槃四德,以常德居首,以此故也。
所謂樂者,乃自覺聖智善樂,亦稱性寂天樂,亦稱天樂。《莊子》:“與人和者,謂之人樂;與天和者,謂之天樂。知天樂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此天和、天樂,玄教所宗,洵屬優生學之要素也,是謂樂德
所謂素者,指本元自性,天真而妙,不屬迷悟。《莊子》曰:“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合於天倫。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謂之真人。”見素抱樸,少思寡慾。夫一切紛華,皆有生以後事,本源自性,清淨恬淡,虛無寂寞,情識未起,更有於何欲習?故玄宗歸真復朴,乃與道合真。《莊子》曰:“一而不變,靜之至矣;無所於忤,虛之至也;不與物交,淡之至也;無所於逆,粹之至也。”是謂素德。《大易》有“素履”之詞,“白賁”之象,均契玄宗“見素養素”之道也。
所謂“虛”者,遺形忘體,恬然若無,是謂“身虛”。絕念、忘知,三際皆空,情忘識泯,謂之“心虛”。《莊子》曰:“唯道集虛。”又曰:“虛無恬澹,乃合天德。”又曰:“休則虛,虛則實,實則倫矣。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體以虛而運,心以虛而靈。”故老聖曰:“致虛極,守靜篤”。玄宗以“虛”為歸,亦猶佛氏以“空”為歸也。是謂虛德
所謂者,沖和一炁,細微澤潤,薰蒸營衛,革故鼎新。大周之後,真空鍊形,以有返無,身亦炁化。故老聖曰:“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又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又曰:“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能勝之。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又曰:“守柔曰強。”玄宗炁化,變剛為柔,乃出死入生之要素。專氣致柔,則其長生久視也必矣。是為柔德
以上十德,總而為一,則為玄德。分而為十,各有優點。十德圓成,道立矣。

能量來源

法術是人類運用空間物質轉化變換再現於物質世界的一種方法技術,北卜凡解其變化過程大都是在太極弦的另一側,也就是四維空間以上的時空中完成的,所憑藉的能量不外乎三種:其一,即是自身元神或金身之力;其二,自身靈力與空間意識體之力;其三,單純依憑空間意識體之力。

法術學成分類

不交自會

即是指民間巫術而言。這種不交自會,純系空間信息意識體借體修行或控制被控人,達到積善修德之目的,在民間這種倩況是比較常見的。

陰交陰會

可以概括旁門左道之類法術。所謂江湖旁門之術,泛指那些不明道之正理,未得修真、修法之真訣,而僅憑真言、符號完成特異功能表現的術士而言,而且其方術中往往夾雜著大量藥功,魔術等方法技術,眩人耳目。

陽交陽會

這是指道家或外來教正功、正法,之所以稱之為陽,包括兩個方面:
(1)真正修真人的度師,一般均為明師,也就是修煉的過來人,明白、熟知和掌握著修真的全過程,基本達到或完全煉成了純陽之體,其自神亦完成由陰變陽的超越。
(2)即是其空間的師父都是仙界神界層次,純陽為仙,純陰為鬼,故概括起來稱之為陽交陽會,前一陽概括二界之師,後一陽指立志修真達到純陽的修行人。
(3)揉法,取陰補陽之術,可以通過男女的交合來吸收原陰滋補原陽,這是歪門邪道中至高的邪術之一。

詞語詳解

1. “法”與“術”的合稱
先秦 韓非認為 商鞅言“法”, 申不害言“術”,兩人所言皆有所偏,因而主張兩者兼用。後因以“法術”指法家之學。
《後漢書·班彪傳》:“ 漢 興, 太宗 使 鼂錯 導太子以法術, 賈誼教 梁王 以《詩》《書》。”
《晉書·傅玄傳》:“近者 魏武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五篇:“【秦始皇】又漸併兼列國,雖亦召文學,置博士,而終則焚燒《詩》《書》,殺諸生甚眾,重任丞相 李斯,以法術為治。”
參閱《韓非子·定法》、《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工巧則致精器用,伎藝則沉思法術。”
3. 舊時方術之士畫符驅鬼等所謂神奇變化之術。
《晉書·藝術傳序》:“詭托近於妖妄,迂誕難可根源,法術紛以多端,變態諄非一緒,真雖存矣,偽亦憑焉。”
俞正燮《癸巳存稿·農祭》:“如私自設壇,借求雨之名,妄作法術,即以妖言惑眾治罪。”
老舍《四世同堂》三:“近來,他更學著念佛,研究些符咒與法術。”
法術的最高境界! 

旁門法術

其一,這類江湖旁門法術,均都有師承進行正規傳功授法,經習煉而成,傳授之師大都並未修煉成純陽之體,與其接觸反覺陰氣森森;為師者未得修真之法竅,為徒者自然難以超越,故可稱之為陰交陰會。
其二,所習煉的法術,在空間意識體界,層次並不很高,大多數並未超出陰界範圍,其在空間之師,大都是神祇這一層次,其驅策的意識體大都是鬼神之類,其法術長期與陰類信息為伍,例如,五鬼搬運術、陰魂報之類;有一小部人是在夢中得到傳授,而掌握一般的法術,層次均不算很高,故稱之為陰交陰會。江湖旁門法術中,許多是來自於正法之中,有些是正法中的初級法術。單從法術上分析,一般較難區別其是正法還是旁門左道,關鍵是看其門派的源流,以及師承是否內修金丹大道,修習法術的目的等各方面綜合分析鑑別。
例如江湖上常見的請神附體法,師父給你一碗敕過符的水喝,馬上產生功夫,自言某神,語調皆變,動作亦不自主,而掌握某些功能,象神拳類,一旦附體,就依附體之神的個體特異性而掌握某種拳術或器械套路,並且力氣大異平常,收功後一切恢復正常。吾曾遇一關公神授者,進入功態,耍弄一百六十餘鐵大刀,如同耍木刀一般,舉重若輕,而且刀法嚴謹,有規有矩,但收功後再拿其刀,則與常人無異。
旁門左道,泛指未掌握正道正法,或不依正道正法修習,僅憑符咒方術為用,驅策中間媒介信息體為用,不修自神而神,純依神授之法力,或者將符咒與藥功、魔術溶為一體,而不以內修金丹,明心見性,參悟大道等情況。
江湖旁門的法術,同正法一樣,一般修習一法就得持續修習七天、廿四天、四十九天不等;也有坐禁,但主要以持頌咒語萬遍,煉書符萬次為主,而不重視內修,不重視內外合一。
旁門法術重視修法的儀規,也燒香、磕頭、焚表、奏疏文,這些大都秘密進行,功成後則不必事事焚香燒紙,運用大多數都得心應手,所以不象巫術那樣具有濃厚的“迷信”氣氛,較容易被人接受。旁門法術也遵守齋戒,終生不食某些魚或動物之肉,初一、十五必齋食,有的吃花齋,法術同樣忌血腥和污穢之物破法。
旁門中大多數因為主動或被動立誓,所以雖能娶妻生育子女,男兒一般均夭亡,女兒則因其重德、修德、守德的情形而定。有德者則可能有女兒育成,不修德者,妄施濫用者,不僅女兒不保,父母、妻子亦將先其謝世,留下施術耆孑然一身,此乃孤也,夭也,貧也。旁門中的這一現象,常常令人望而生畏,甚至有人認為凡煉功修真者必有此結局下場,此見解乃不明此中玄理之誤也,豈不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乎!
旁門法術中,特別是江湖術士,由於所得真傳不多,所學範圍有限,常常在符咒中摻夾大量魔術和藥物化學技術,障人耳目,藉此提高效應,往往因此而誤人性命,造下孽果與家人分享,令人悲嘆。例如江湖術運用中藥薑黃、鹼水等藥物或化學物品,書符畫鬼,使紙變紅如出血狀,然後搖動如簧之舌,以取信於人,達到兜售藥物,斂取錢財之目的等。
當然,旁門左道中也不乏高人和有德之士,他們修為較高,深知慧而慎用的真諦,避免干擾自然,大都深居簡出,不露鋒芒,其法術亦只是悄悄作積德行善之用,常人難窺其密。
對旁門左道,研究者不應全盤否定,其中有大量道家正法中的內容,有待研究者探索篩取,採擷精華。

道家正法

道家正功,明確地講就是內功法術,是內功的外在表現。“內用成丹,外用成法”,這就是道家正功秘密所在。精、氣、神三物在神的統馭下,經過修煉,掌握自然的內在規律,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邁進。
內功法術統攝陰陽,道德雙修,性命雙修,神形兼修。上乘者,元嬰育成,金身合身,與道合真,陰陽在手,變化由心,不神而神,陰陽變化不假於符咒,深得自然、自由之妙趣。中乘者,元神自運、遨遊八極,行功作法,憑符咒召神遣將,洞曉陰陽,積德行善,培植道基,以完乾體,積德行善,培植道基,以育真人。初乘者,自運元氣,符咒求師,三力合一,內修性命,外積陰功,以進仙業。
內功法術,內功是基礎,也是根本,法術是枝,更是末不可本末倒置。道家正法重己,旁門重外,這亦是區別所在。
道家認為宇宙即身心,天人合一,人身即宇宙全信息的縮影,人身體的器官、肢體、形體等全部肉眼可見的物質,均與宇宙物質界緊密相關。現代的雲龍子道長是我國著名的法術得道高士和修煉大家,雲龍子道長隱居草堂修煉法術道法深厚,每年雲龍子道長都雲遊四方用法術為芸芸眾生驅邪除病。如僅以太陽係為例,其認為太陽與人之心就休戚相關,修煉有基礎者和心臟病患者,在太陽黑子活動期均會有感應或症狀表現。
內功中強調“攢簇五行,和合四象”,即是指在意的調動下,凝集神、魄、魂、志、意等信息,五行一聚,元性的物質就凝集,經過凝鍊、培育,陰性信息成份逐慚減少,而成元神。
一般的煉功者只知“攢簇五行,和合四象”,這是將五臟六腑之氣,凝入丹田氣穴,而不知第二系統信息的調煉,這是未得真訣。在理論上不知二重物質的修煉,就不可能真正“明心見性”。很多人單純苦煉精氣,神入氣穴而苦修,結果神被氣包,結成“死丹”,最多只能達到人仙之地位,真我難育,元性無成,非常可惜。
明心見性,見於各種丹籍,但將真訣筆之於冊者,尚未見到。一般人以為煉功時祖竅處看見亮光,俗稱“性光”,這就是明心見性,此解大謬,誤人者眾矣。“性光”,實質上是性命雙修中,元精、元氣開始凝集(物質),是元性的各項信息開始被調動和凝集的必然反應。精不漏,氣漸足,性光必現,離明心見性則遠矣,真可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
明心見性,如果用白話言之,即是要修煉者能看到一個相同的自我,他能活生生地站在修煉者面前,你能體會到,觀察到他的進出軀體和做功。
明心見性實質上是修真者是否入門的試金石和分界線,沒有見到自我、真我,即意味著你只是一名鍊氣士,還沒有進入氣功中“功”的境界,還是停留在氣功的初級水平階段,沒有進入中級層次。
內功法術修煉,首重明心見性,靜坐通靈也就是修煉元神之法。正法不依賴外界力量,主張調動自身之力,元神之力。內功層次越高,有形的束縛就愈小,並不需要一些帶有“迷信”的形式,因為人的身心即宇宙。
內功法術理論認為:道者,出乎天地之先,混混沌沌,無形無名;法者,出乎天地之後,亘古今而神通變化;人者,生乎天地之間,稟天一之氣而為萬物之靈,故以吾言之清明、澄澈者運行而行之,則足以通天地、感鬼神、調陰陽、贊化育,丹成道備,朝崑崙赴蓬萊亦不難矣。蓋天地一身,一身天地也。
《天壇玉格》云:不行修煉將不附身,不漱華池形還滅壞。內功法術就是要內則修煉自己還丹,外則驅邪治病。
道者法之體,法者道之用,體用兼全,二者同一致行持方合其要。先聖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立為大道。其實道之與法,貫通一理。其始也,出乎陰陽五行;其終也,歸乎無極。
正陽真人曰:“玉清、上清、太清,大元大質者,蓋大道有無之相生,而立天地之基也。以人身言之,則三清者乃父母之精氣神聚而為胎也,精血之為表,氣神之為里,如天地之清濁者焉。人能以龍虎交媾而結丹,三百日而精氣生,煉就陽神,始在黃庭之境,次居內院之中,終出天門之外”,此言為之三清也,故老子曰:“不顧自家三清,何勞上望於渺邈也”。
今人飛章謁帝者,只不過對本宣科而已,安能有內煉功夫,而取報應於傾刻。蓋飛章謁帝之道,亦不離於豁落罡也,始則步開乾罡以奉告於宗師,次則步破巽罡以召將吏,將吏既集,然後步豁落罡以飛元神,搬五氣而入泥丸,閉自定氣,以內應外,則可見外間有無雲氣,如何方可取用,晴雨之有無報應。行法之士,不知此道,就不能運雷霆於掌上,聚風雲於眼前。由此可知元神即金闕之身也。
道家內功法術,有苦心學,行持而不見功者,非道負人,皆奉道之士不從明師,而所受非法也;或依法行持而不見功者,皆奉道之士不遵戒律而學法則不驗。有志於此者,苟能清心寡欲,以明道要,以悟玄機而明心見性,猶當廣求師資,勤行修煉,依法行持,何患法之不驗哉。相傳之訣云:“三元循於內而神自朝元”。入門之訣云: “以信之一字為入道之階,勤之一字為入道之本,以無之一字應物,以有之一字凝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