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斯一世肖像

法蘭西斯一世肖像

《法蘭西斯一世肖像》是1535年法國畫家讓·克魯埃創作的一幅油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蘭西斯一世肖像
  • 現收藏地:法國巴黎羅浮宮
  • 作者:讓·克魯埃
  • 規格:縱96cm, 橫74cm
  • 創作年代:1535年
  • 材質:木板
  • 畫作類型:油畫
創作背景,簡介,影響,

創作背景

在16世紀,標誌著法國文藝復興繪畫誕生的的重要事件就是楓丹白露畫派的形成,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義大利繪畫風格對其影響頗深。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以肖像畫著稱的法國畫壇三父子,即讓·克魯埃、他的父親讓·富蓋和他的兒子弗朗梭瓦·克魯埃(約1516-1572),其中以讓·克魯埃的成就最為舉世矚目,《法蘭西斯一世肖像》就是其代表作品。
法蘭西斯一世肖像法蘭西斯一世肖像

簡介

整幅畫面的色調略顯暗淡,主要以銀灰色、深紫、深黃、深藍等顏色構成。
畫面中的皇帝法蘭西斯一世衣著豪華氣派,儀態嚴肅而不失瀟灑。他的兩隻手作成騎士的姿勢,顯得極為莊重。作者對綢緞大袍的精描細繪給這位騎士國王的形象大大增加了華貴氣度,尤其是在色彩
和質感上畫表現得極為出神。但是,整幅畫面的色調略顯暗淡,主要以銀灰色、深紫、深黃、深藍等顏色構成,給人一種雖然具有光澤但是很寒冷的感覺。法王的眼睛顯得長而細小,下巴頦呈尖狀,表情冷淡而顯呆板。衣著與容貌的表現形成了一種不協調的感覺:帶著滿臉鬍鬚的消瘦面容與身上的寬袍不能給人帶來審美上的統一。據傳,此幅畫像所記載的法蘭西斯一世與歷史真人極為符合。這位國王在位時,沒有什麼功績,反倒因為其野心被百姓扣上“陰謀家”、“沽名釣譽之徒”等綽號。由此可見,畫家不僅熱衷於現實主義描繪,而且其功力絲毫不負盛名。
法蘭西斯一世法蘭西斯一世
不過,對讓·克魯埃的作者身份歷史上一直有所爭議,少數美術學者認為該作品的作者應是另外一位楓丹白露畫派畫家,不過終因肯定的聲音占據了主流,所以這件世界藝術寶庫里的珍品一直掛在讓·克魯埃的名下。
讓·克魯埃的生平記載甚少,有專家翻閱了無數的資料檔案,但也只得知一些皮毛:生於1485或1486年,父親是法國著名的宮廷畫家讓·富蓋,並且與同服務於宮廷的義大利畫家們私交甚密。讓·克魯埃是大約1516年左右來到圖爾的,師從何人並不知曉。到了1529年,他就已經來到了法國的藝術聖地巴黎,並繼承父親一職出任皇帝法蘭西斯一世的御用畫師。同意讓·克魯埃為這幅作品作者的專家們最有力的一個論據就是,《法蘭西斯一世肖像》的誕生時間恰是讓·克魯埃在宮廷任職並受重用期間。正如他出生之謎一樣,這位畫壇巨匠的離去也成為縈繞在美術史學家們心裡的一團疑雲,有人堅決肯定他的逝世時間是1540年,但有人就立刻拿出另一些證據證明這個讓法國畫壇一時變為灰色的時間為1541年,時至今日,仍無定論。為了不與父親的大名混淆,歷史上一般稱讓·克魯埃為“小克魯埃”。
如果說讓·克魯埃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偶然盛開的一朵奇葩,那父子孫三代於當時畫壇的躍然而出,則一定歷史的有意栽培或是必然。
14世紀,義大利興起一股思想文化運動,不久,這場深刻的歷史巨變波及整個歐洲。但是因為內外諸多原因,法國的文藝復興要比其他國家晚將近一個世紀,即使這種“遲來的巨變”也是在義大利等國文化思潮的催產下。15世紀中葉,法國的文藝界有了最初的覺醒和改革的決心,在1494年法國對義大利多次進行軍事遠征的影響下,一些文藝學者和藝術家們開始領略到現實主義藝術的價值和魅力,他們對法國早期哥德式的神秘主義已經厭倦並且打算拋棄。
但是,法王查理八世以及後來的法朗西斯一世為法國帶來的巨大利益,一方面是加強了中央集權,而對於對於國家其他的階層民眾來說,則是帶來了先進的思想和渴望社會產生巨變的心理。新興資產階級從中世紀市民階層中形成,還他們無法與仍然強大的封建王朝相抗衡,況且他們的內部也聚集著多種勢力的希望和較量,有的代表的是農民和城市貧民,有的僅代表著某一發達地區的資產階級,有的僅僅代表的是某一行業的顯貴們,甚至在這其中還夾雜著仇視社會進化的反對派。這樣的社會勢力不僅不能動搖封建主的領導地位,而且大大削弱了法國文藝復興的力度和廣度。

影響

法國的文藝英雄們不能像他們義大利的前輩那樣,形成一種最大可能創新的新思潮,因為沒有一種廣泛且統一的社會呼聲作為承載文學和文藝的基礎。此後,在15世紀至16世紀初里,法國藝術還沒有真正確立人的理性價值,文藝思想仍然以歌頌王權和統一為中心,獨立而普遍的文藝精神仍在醞釀之中。宮廷藝術已經完全把眼光放在了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成就上,風格主義一時成為宮廷藝術的主流,而這幅《法蘭西斯一世肖像》的作者讓·克魯埃就是這種風格主義的集大成者。
正是在這種極不統一的文化思潮中,讓·克魯埃在義大利文藝復興的陰影之下,崛地而起,成為那個時代法國最著名的肖像畫大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