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氏豬籠草

泉氏豬籠草

泉氏豬籠草是蘇門答臘島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其生長於海拔1700~1900 m的地區。其似乎與小舌豬籠草欣佳浪山豬籠草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泉氏豬籠草的籠蓋的下表面具有一個三角形或鉤狀的附屬物。其捕蟲籠的顏色通常較深,一般通體為黑色或紫色。其種加詞是為了紀念泉·戴維斯(Izumi Davis),她是泉氏豬籠草正式描述的作者之一的特洛伊·戴維斯(Troy Davis)的妻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植物學史,相關物種,自然雜交種,

形態特徵

泉氏豬籠草為藤本植物,其可攀爬至8 m的高處。莖的顏色為綠色至紅色。
泉氏豬籠草的鉤狀附屬物泉氏豬籠草的鉤狀附屬物
泉氏豬籠草的葉片形態變化較大,可能是線形、披針形或匙形。其可長達28 cm,寬至8 cm。葉緣可能呈波浪狀。葉片的末端為急尖,逐漸縮小,葉柄處再次變寬。縱脈不明顯。籠蔓可長達30 cm。葉片為綠色,中脈和籠蔓為綠色至紅色。
泉氏豬籠草的下位籠的下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通常為卵形,上部則為圓柱形或略呈漏斗形。有一個明顯的籠肩將這兩個分別劃分開來。下位籠可高達30 cm,寬至6 cm。籠翼可寬達6 mm,翼須可長達12 mm。唇的前部為圓柱形,兩側和基部扁平,可寬達3 cm。唇肋高約2 mm,間距約2.5 mm。唇齒可長達8 mm,唇與籠蓋銜接處的唇齒最長。籠蓋為卵形至圓形,邊緣通常呈波浪狀,基部呈心形。可長達6 cm,寬至4.5 cm。在籠蓋的下表面具有一個三角形或鉤狀的附屬物,其可寬達1 cm。在籠蓋基部的後方具有一根不分叉的籠蔓尾,其可長達10 mm。下位籠的顏色通常較深,一般通體為黑色或紫色。但下位籠上覆蓋的毛被會讓其具有橙色或褐色的光澤。唇一般為紫色、黑色或深褐色。但唇齒的顏色較淺,為綠色,黃色或白色。下位籠內表面可為淺黃色、白色或淺紫色,通常具有紫色的斑點。籠蓋的下位籠下表面一般為綠色或黃色,下表面則具有深紫色的斑點。少數個體的下位籠也可能通體為黃綠色,而唇為黑色。
泉氏豬籠草的捕蟲籠泉氏豬籠草的捕蟲籠
泉氏豬籠草的上位籠的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通常為窄漏斗形,上部則為圓柱形。有一個明顯的籠肩將這兩個分別劃分開來。上位籠比下位籠小,可高達40 cm,寬至4 cm。籠翼退化為一對隆起。唇可寬達8 mm,呈圓柱形,兩側和基部扁平。唇肋高約0.5 mm,間距約0.5 mm,唇齒可長達1.5 mm。籠蓋為圓形至卵形,基部略呈心形。可長達4.5 cm,寬至4 cm。籠蓋的下表面具有附屬物,或消失。籠蔓尾分叉或不分叉,可長達5 mm。上位籠的顏色與下位籠類似,但通常較淺。
泉氏豬籠草的花序總狀花序,其可長達18 cm,花梗可長達10 cm,花軸可長達8 cm。每個次級花梗帶一朵花,其可長達5 mm,無苞片花被片為卵形,長約6 mm。蒴果長約15 mm。雄性的花序結構還未被記錄到。
泉氏豬籠草葉片的邊緣具有紅色、褐色或白色的毛被,其可長達1 mm。捕蟲籠(特別是下位籠)、籠蔓和花序也具有毛被。

生長環境

該物種生長於海拔1700~1900m的地區。

分布範圍

泉氏豬籠草僅發現於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省(West Sumatra)巴里桑山脈(Barisan Mountains),其位於武吉丁宜(Bukittinggi)北部的兩座山峰上。為了保護其不受破壞,在正式描述中並沒有公布其準確的原生地。
通常泉氏豬籠草的原生地為高山苔蘚森林,這樣的環境可給予其散射光和較高的濕度。其中的一個原生地的植被主要由芒萁屬Dicranopteris)和雙扇蕨屬Dipteris蕨類組成。泉氏豬籠草通常作為附生植物附生於覆蓋了苔蘚的樹枝上,但也可發現其生長在具有苔蘚層的地表。泉氏豬籠草與疑惑豬籠草N. dubia)和裸瓶豬籠草N. gymnamphora)的分布區重疊,已發現了它們的自然雜交種。
泉氏豬籠草僅有的原生地位於國家公園的範圍之外。斯圖爾特·麥克弗森(Stewart McPherson)認為其“處於盜採和過度採集的巨大威脅中”。同時他也用馬兜鈴豬籠草N. aristolochioides)作例子說明。其是蘇門答臘島的一個非常搶手的物種,由於巨大的需求以至於其因過度採集而迅速的消失了。這樣的事也可能會在泉氏豬籠草身上重演。與此同時,泉氏豬籠草還遭受著森林火災和土地開發的威脅。
生於高地森林覆著苔蘚的樹枝上的泉氏豬籠草生於高地森林覆著苔蘚的樹枝上的泉氏豬籠草

植物學史

2001年,該物種已在查爾斯·克拉克(Charles Clarke)的專著《蘇門答臘島與西馬來西亞的豬籠草(Nepenthes of Sumatra and Peninsular Malaysia)》中被提到,其被稱為“Nepenthes species B”。克拉克認為其與欣佳浪山豬籠草N. singalana)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他寫道:“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定其是不是欣佳浪山豬籠草的一個變種,或者其可能為一個完全獨立的物種。”在公布其正式描述前,泉氏豬籠草就已被人工栽培,但全部被標記為來自特來馬山(Mount Talakmau)的欣佳浪山豬籠草。
帶下位籠的野生泉氏豬籠草植株帶下位籠的野生泉氏豬籠草植株
2003年,特洛伊·戴維斯(Troy Davis)、查爾斯·克拉克和羅斯朱迪·塔明(Rusjdi Tamin)在《艾納香植物分類學與植物地理學雜誌(Blumea - Journal of Plant Taxonomy and Plant Geography)》上發表了泉氏豬籠草的正式描述。編號為“Clarke, Davis & Tamin 1309”的標本被指定為模式標本。這份標本在2000年7月13日採集於武吉丁宜(Bukittinggi)北部的巴里桑山脈(Barisan Mountains)。其存放於西蘇門答臘省(West Sumatra)的巴東(Padang)安達拉斯大學標本館(Herbarium of Andalas University,ANDA)中。
2009年,在斯圖爾特·麥克弗森(Stewart McPherson)的專著《舊大陸的豬籠草(Pitcher Plants of the Old World)》中,也詳細的提及了泉氏豬籠草。

相關物種

泉氏豬籠草被認為與蘇門答臘島的另外兩種豬籠草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近緣關係,其分別是小舌豬籠草N. lingulata)和欣佳浪山豬籠草N. singalana)。它們的捕蟲籠具有類似的形態和顏色。
泉氏豬籠草發達的唇,其基部的唇齒最長泉氏豬籠草發達的唇,其基部的唇齒最長
泉氏豬籠草與小舌豬籠草的區別在於其不具備小舌豬籠草特殊的絲狀附屬物。它們的籠蓋的形狀也不同,泉氏豬籠草的籠蓋為圓形,而小舌豬籠草的為三角形。同時,泉氏豬籠草的唇齒更發達,且籠蔓尾不分叉。此外,小舌豬籠草籠蓋的下表面完全不具蜜腺,而具有茂密的毛被。
泉氏豬籠草與欣佳浪山豬籠草的區別在於,欣佳浪山豬籠草籠蓋的下表面沒有突起的附屬物。泉氏豬籠草的葉片更寬大,葉片的邊緣具有毛被;下位籠更長更窄;唇更扁平,唇肋和唇齒更尖細。此外,泉氏豬籠草通常為附生植物,而欣佳浪山豬籠草通常陸生。
泉氏豬籠草也表現出與邦蘇豬籠草N. bongso)和卵形豬籠草N. ovata)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它們的上位籠完全為漏斗形,並且匙形葉片中脈無毛被。匙葉豬籠草N. spathulata)有時也可能與泉氏豬籠草相互混淆,但匙葉豬籠草的葉片和捕蟲籠更寬,且其顏色較淺。

自然雜交種

在野外,泉氏豬籠草與疑惑豬籠草和賈桂琳豬籠草N. jacquelineae)形成了自然雜交種。
泉氏豬籠草與賈桂琳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泉氏豬籠草與賈桂琳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
一棵疑惑豬籠草與泉氏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被發現於特來馬山(Mount Talakmau)的頂峰山脊上。其上位籠為漏斗形,黃綠色。其捕蟲籠都較小,最高僅為10 cm。和疑惑豬籠草一樣,其莖和籠蔓為紫紅色。葉片為綠色,中脈為紅色。其與疑惑豬籠草的最大區別為,其籠蓋為卵形,且展開的角度也不會達到180°。這個自然雜交種在查爾斯·克拉克2001年的專著《蘇門答臘島與西馬來西亞的豬籠草》中被歸為疑惑豬籠草與欣佳浪山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因為在該專著出版時還不能確定泉氏豬籠草是否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