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府城隍廟

泉府城隍廟

泉府城隍廟位於福建泉州。城隍是中國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民間盛傳城隍神能通靈山川、調風致雲,監察官民,勸善除惡,以保民為職,是保護城池之神。故城隍信仰自唐宋以來在泉州就有廣泛的社會基礎。清道光《晉江縣誌·卷16·祠廟志》記載,泉州最早的府城隍廟“故址舊在(泉州府)治東萼輝鋪(鎮撫司巷),(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侍郎趙涯建,名明烈王廟。”

二十世紀50年代,府城隍廟逐步破損,但建築群基本保存完整。後來改作麻袋廠,1972年拆廟創辦小山國小(現新村國小),故現僅存後殿。1974年麒麟壁移至泉州開元寺西塔東北側加以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泉府城隍廟
  • 地理位置:福建泉州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修建朝代:明朝
明代,清道光,明嘉靖,清代,乾隆,城隍廟,

明代

有明一代,城隍信仰進一步得到普及。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土地廟,所以對土地神的上司——城隍,極為崇敬。他為城隍欽定官職,封京城城隍為帝,開封城隍為王,府城隍為威靈公,州城隍為靈佑侯,縣城隍為顯佑伯;並規定新官上任,須齋戒沐浴祭祀城隍,宣誓忠於神明、忠於職守,才能入衙理事,且逢每月初一、十五,地方官員都應祭拜城隍,以陰陽互為表里,實現人神共治。因此全國掀起一股建廟、封神的熱潮。

清道光

清道光《晉江縣誌·卷16·祠廟志》載:“明洪武二年(1369年),封鑑察司民顯佑伯。三年(1370年),改稱城隍之神。四年(1371年),知府常性重建。永樂間(1403—1424年)晉江知縣宋仲祥、正統間(1536—1449年)知府熊尚初、正德間(1506—1521年)知府葛恆繼修。”

明嘉靖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泉州大旱,南門橋十字街又發生特大火災,燔民居370餘間,促使泉州知府俞咨伯廣邀名家方士,相地堪輿,仔細審察泉州的山川形勢,鄭重選定新址重建城隍廟。清·道光《晉江縣誌·卷16·祠廟志》載:“在(泉州)府治北,即資壽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舊廟)改參將署,知府俞咨伯改建今所。”今址即北門模範巷與縣后街交界處資壽寺故址(今新村國小址)。廟前通道舊稱城隍口街。

清代

清代,泉州府城隍廟歲增春秋二祭。乾隆間(1736—1795年),修中、前二殿、東西兩廡及六賢祠(後添祀鄭公,改稱七賢祠)。三十四年己丑(1769年),再修山門,移水溝。道光十年(1832年),府城隍廟最後一次大修。整個城隍廟形成了山門、前殿、中殿及後殿的龐大建築群,占地十餘畝。其規制同府衙,甚為雄偉壯觀。

乾隆

城隍廟的山門寬約30米,重檐歇山頂結構。山門對面照牆築於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高5米、寬19米。牆分三
堵,正中是“麒麟壁”。“麒麟壁”用交趾陶鑲嵌麒麟一隻,龍首牛尾、麟身偶蹄、步雲回首顧盼狀,下配嵌磚雕的元寶、如意等吉祥物。左右兩堵各嵌磚雕的靈芝、牡丹、鹿、鶴等。暗喻福、祿、壽俱全,雕嵌工藝精湛,是件不可多得的文物珍品。

城隍廟

一說“麒麟壁”上的神獸不是麒麟,而是犭貪,即獨角獸。傳說,犭貪的胃口很大,什麼都吃。它吞食了山中的奇花異草、珍禽瑞獸,又到人間來吞食金銀財寶。後來,它看到太陽從東海面冉冉升起,又想衝過去一口吞下太陽,結果跌進海里淹死了。又一說,犭貪只是淹得半死,被路過東海的八仙救了,從此成為李鐵拐的坐騎。“麒麟壁”上的犭貪,腳下踩著葫蘆、古錢、犀角等各種奇珍異寶,還不滿足,仍貪婪地盯著雲彩中的太陽,一幅貪得無厭的嘴臉。
城隍廟前殿為硬山頂、五開間無堵牆結構。中殿為重檐歇山頂,內部斗拱出挑有精美的飛天樂伎,殿頂棚設平拱天花。後殿建築規則與前殿略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