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恆河探險:印度地理筆記

沿著恆河探險:印度地理筆記

《沿著恆河探險——印度地理筆記》一書的作者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先後多次遊歷印度,對印度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都有很深入的研究。閱讀《沿著恆河探險——印度地理筆記》,跟著作者行走的腳步一起去了解印度,你會發現,“不可思議”也許是對印度最貼切的描述,因為這就是一個反差如此巨大的國家:在新德里繁華的車水馬龍街道的對面,舊德里卻是那樣破敗不堪(第14站 德里: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孟買高聳的現代化寫字樓隔壁就是讓人為之側目的巨大貧民窟(第23站 孟買:金窩?窮窩?);一面是發達的軟體業居世界前列,另一面卻是交通設施的極度落後——高速公路少得可憐、火車破舊緩慢(第14站 德里: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各代皇帝既有著對愛情的無比執著(第13站 泰姬瑪哈陵:曠世愛情誓言的傑作),也有對親人的殘酷殺戮(第12站 阿格拉:莫臥兒王朝的輝煌);曾是影響世界的佛教發祥地,但印度教(第3站 奧里薩:純粹的印度教之鄉)卻在那裡占了主流;儘管實行的是現代民主政治體制,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種姓制度仍然在民間廣泛存在(第7站 瓦拉納西:天堂的入口、第20站 焦特普爾:沙漠裡的“藍色妖姬”)……透過《沿著恆河探險——印度地理筆記》一書,你會發現:在印度,不論是城市還是沙漠,不論是富貴還是貧窮,不論是建築還是人們,到處五彩繽紛,到處熱情洋溢,彰顯出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放空自己,置身其中,就會一直被感動……

基本介紹

  • 書名:沿著恆河探險:印度地理筆記
  • 作者:丁煒
  • 出版社:廣州出版社
  • 頁數:230頁
  • 開本:16
  • 定價:32.80
  • 外文名:India
  • 類型:戶外探險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6209647
  • 品牌:廣州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India它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既是自由之邦,也是叛亂叢生之地;既踐行民主,也盛行森嚴的等級制度;既有令人動容的愛情故事,也有終其一生的苦行;既可以用美好句來形容,也可以用刻薄辭彙去詛咒;古老與現代、奢華與貧窮、縱慾與禁慾、溫和與粗暴在這裡不可思議地膠著在一起……然爾,它一直以獨有的姿態,邁著意味深長的腳步,不急不緩地向世人展示著自己繽紛的色彩。

作者簡介

丁煒生於齊齊哈爾,長於廣州。喜探險:曾環球航海20餘年,足跡遍布100多個國家。經歷過“兩伊”戰爭、遭受過加勒比海海盜襲擊、與大西洋颶風進行過殊死搏鬥,歷經諸險大難不死。愛創作:出版文學著作10餘本。兒童散文《曼谷的小象》曾入選國小三年級語文課本、《捕鯊的小孩》榮獲廣東省第一屆兒童文學獎。現為國家二級作家。好繪畫:曾出版大型個人畫集《丁煒—— 藝術與生活》(2000 年,海南出版社),撰寫過大量美術評論文章,長期在《廣州文藝》開設專欄《畫人坊》。

圖書目錄

第1站孫德爾巿斯國家公園:世界最大的紅樹棘區
第2站加爾各答:充滿智慧與愛的城市
第3站奧里薩:純綷的印度教之鄉
第4站菩提伽耶:釋迦穆尼悟道之池
笫5站那爛陀:玄奘取經的目的他
第6站拉查基爾:靈山聖境王舍城
第7站瓦拉納西:天堂的入口
第8站鹿野苑:佛祖初轉法輪聖地
第9站柯貝特國家公園:喜馬拉雅山下的恆河低地
第10站克久拉霍:藏匿在寺廟中的性愛誘惑
第11站甘哈國家公園:印度疣豬出沒的地方
第12站阿格拉:莫臥兒王朝的輝煌
第13站泰吉一瑪哈陵:曠世愛情誓言的傑作
第14站德里:古老又年輕的城市
第15站楠達德維山和花谷國家公園:旱季的魔咒
第16站阿姆利則:錫克教聖城
第17站齋浦爾:一場粉紅色的夢
第18站倫滕波爾國家公園:近距離接觸印度老虎
第19站齋沙默爾:沙漠中的黃金之城
第20站焦特普爾:沙漠裡的“藍色妖姬”
第21站烏岱布爾:沙漠中的威尼斯
第22站吉爾森市市國家公園:最後的亞洲獅天堂
第23站孟買:金窩?窮窩?
第24站果阿:葡萄牙在印度的“私生子”
第25站奧蘭加巴德:石窟勝地
第26站海得拉巴:奢貴王朝遠去的背影
第27站坦賈武爾:南印度風情
第28站馬杜賴:“東方雅典”
第29站科欽:“阿拉伯海之皇后”
第30站貝里亞爾野生動物保護區:印度最佳狩獵區

文摘

著作權頁:



正覺塔
來到正覺塔前,我競覺出這塔於滄桑中有了些許荒蕪的意味:塔壁有苔蘚,黑中顯碧,灰中透青,塔檐角處有網織如席,中央臥著蛋球大一飽滿金蛛,有飛蟲觸網,金蛛就沿絲迅走。
佛教講究不殺生,我立即手卷喇叭筒,“噢”地一聲尖叫。不料,沒有阻止金蛛擒那飛蟲,塔頂卻“嘎喇喇”一陣聲響,三五隻藍灰色撲鴿繞飛出來,鴿糞落地已寸余卻不污穢,踢之如響沙。
大唐高僧玄奘曾撰文記載:“菩提樹東有精舍,高百六七十尺,下基面廣二十步,壘以青磚,塗以石灰。層龕皆有金像,四壁鏤作奇制。”眼前的正覺塔和唐代高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對菩提迦耶正覺塔之描述基本相符。塔呈正方形,塔身雕鏤佛像及寶相花,塔之上部逐漸變窄,最高處為圓形尖頂。
正覺塔周圍皆為綠樹和浮屠的竹林,約300米見方,俗稱菩提場。
正覺塔面東而立,而佛祖釋迦牟尼悟道的菩提樹則在正覺塔的背面場院中。場院環繞著粉紅色的石雕圍欄,十分精緻。石欄和場院之間有鵝卵石,曲徑通幽,直達那棵著名的大菩提樹。
我赤腳沿小道走去,粉紅基座上築有黑灰色的浮屠,極其精美;還有小佛塔和石柱對稱而立。一座石碑立在小道中央,引人駐足細細端詳,石碑上書:“佛祖得道之後第五周在此冥想。佛祖回答一位婆羅門:是否為婆羅門取決於一個人的行為,而非出身。”
我雙手合十,向此碑膜拜,然後去瞻仰大菩提樹。
大菩提樹
今天所看到的菩提樹,已非當年佛祖釋迦牟尼打坐悟道的原樹。這株大菩提樹跟摩訶菩提佛寺一樣命運多舛:佛教與外道和伊斯蘭教的對抗,使其慘遭毀滅之命運。最後,人們是從錫蘭(今斯里蘭卡)的安努拉德普勒(Anaradhapura)帶回菩提子種植,重新長成今天的滿庭樹蔭。
據說這顆菩提子是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的女兒前往錫蘭宣揚佛教時,從菩提迦耶原本的菩提樹帶來的分枝開枝散葉所繁衍的後代。
傳說佛祖釋迦牟尼食過乳糜,即攀登尼連禪河東岸的缽羅笈菩提山(Pragboddhi),欲在山頂靜修得道。然而,佛祖攀抵山頂,霎時地動山搖。缽羅笈菩提的山神大為慌恐,即告知佛祖:“此山非成正覺之福地,如果在此人定,大地將會震落,高山也會傾覆。”
佛祖釋迦牟尼無奈,只得循山自西南下,踽踽行至山之半腰,見一大石室,便人內休息。佛祖才作跏趺坐,大地再次震動,高山又在搖晃。瞬間,淨居天人在空中朗聲說道:“此地非成正覺之處。距此山西南十四五里,離苦行林不遠,有一棵畢缽羅樹(Pippala),樹下有金剛座,過去未來佛皆在此座成正覺,你可以去那裡。”
佛祖釋迦牟尼欲離去,卻聽到有人出聲挽留——原來石室內住一老龍。龍日:“此室清勝,可以證聖,唯願慈悲,勿有遺棄。”佛祖釋迦牟尼心中明白此石室非正道之地,又不想拂老龍美意,遂留了一團佛影在石室中。

序言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在宗教、建築、文學、農業等領域都取得了輝煌成就,並因其獨特的思想價值體系和強大的輻射力,對亞洲乃至世界產生了深刻影響。因此,提到“印度”這個名字,總免不了讓人浮想聯翩,充滿了敬畏、神秘和無以言表的想像。
本書的作者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先後多次遊歷印度,對印度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都有很深入的研究。閱讀本書,跟著作者行走的腳步一起去了解印度,你會發現,“不可思議”也許是對印度最貼切的描述,因為這就是一個反差如此巨大的國家:在新德里繁華的車水馬龍街道的對面,舊德里卻是那樣破敗不堪(第14站德里: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孟買高聳的現代化寫字樓隔壁就是讓人為之目瞪口呆的巨大貧民窟(第23站孟買:金窩?窮窩?);一面是發達的軟體業居世界前列,另一面卻是交通設施的極度落後——高速公路少得可憐、火車破舊緩慢(第14站德里:古老又年輕的城市);各代皇帝既有著對愛情的無比執著(第13站泰吉·瑪哈陵:曠世愛情誓言的傑作),也有對親人的殘酷殺戮(第12站阿格拉:莫臥兒王朝的輝煌);曾是影響世界的佛教發祥地,但印度教(第3站奧里薩:純粹的印度教之鄉)卻在那裡占了主流;儘管實行的是現代民主政治體制,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種姓制度仍然在民間廣泛存在(第7站瓦拉納西:天堂的入口、第20站焦特普爾:沙漠裡的“藍色妖姬”)……
印度歷史上曾先後產生並流行過多種宗教,多種宗教的長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對宗教的虔誠信仰,形成了其宗教色彩濃郁的文化氛圍。公元前6世紀,雅利安人進入印度河流域並創立了野蠻的種姓制度,導致社會矛盾激增,痛苦、無望等成為當時主要的社會情緒。悉達多王子受此感染,希望從婆羅門教中想出解除苦難的方法,但終不得,便捨棄了婆羅門教,閉居山林。經過幾年的冥思苦想,他終於悟出了解脫苦難之道,宣布自己成佛。隨後,他便到各地進行傳教活動,佛教逐漸形成。(第4站菩提迦耶:釋迦牟尼悟道之處)此後,隨著外族的不斷入侵和社會的發展,其他的一些宗教,如印度教(第3站奧里薩:純粹的印度教之鄉)、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錫克教(第16站阿姆利則:錫克教聖城)等也擁有了廣泛的信徒。宗教深入印度社會每一部分,在人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教派以及信仰。
作為宗教聖地,各種文化的交織在印度留下了無數的精美建築,如窸堵波、石窟、佛祖塔等佛教建築(第5站那爛陀:玄奘取經的目的地)和泰吉·瑪哈陵(第13站泰吉·瑪哈陵:曠世愛情誓言的傑作)等伊斯蘭教建築。盂買的維多利亞火車站、象島石窟(第23站孟買:金窩?窮窩?)和克久拉霍的性愛神廟(第10站克久拉霍:藏匿在寺廟中的性愛誘惑)等更是以其獨特的風格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建築愛好者不遠萬里前來。在印度人看來,宗教至關重要,認為沒有宗教就沒有生活。因此,人們一生信仰宗教,按宗教教義行事,從早到晚、從生到死的所有活動,無不與宗教聯繫起來。除非宗教和種族衝突,人們對一切都表現得非常友好——在這裡,天空飛翔著老鷹、烏鴉和鴿子,樹叢和草地上蹦跳著長尾葉猴,牛、羊、大象在街頭自由地遊蕩,所有生靈都自由而愜意。
除宗教外,印度帶給人們那極具視覺衝擊力的斑斕色彩也讓人過目難忘——從印度女子身上的紗麗到觸動味覺的各種香料,還有各具主題的城市色彩都是極具印度特色的:
地處熱帶的印度盛產長絨棉。這種棉花做成的紗布薄如蟬翼,透氣舒適。無論在街頭巷尾還是田間小道上,隨時都會有身穿五彩紗麗的婦女出現在你眼前。婦女們喜歡隨著季節的變化而更換不同顏色的紗麗,夏季的紗麗顏色偏淡,如淺黃色、淡藍色等;冬季多為深色;雨季時多穿綠色。體態豐腴的印度婦女穿著紗麗,半遮半露,顯得綽約美麗,一如神秘的印度。正如泰戈爾的詩所形容:“長發飛柔的婦人,把紗麗從屋頂欄桿上掛下來……”
印度的食材也同樣色彩斑斕。茴香、豆蔻、番紅花、丁香、咖喱粉、胡椒等,不但五顏六色,調配出的味道更是香氣濃郁、層次複雜。其中,番紅花是取其三個柱頭用炭火烤乾而成,色澤黃金、香氣濃郁,是大廚們的最愛。胡椒更是出現在馬可·波羅和玄奘的筆記里,採下未成熟的青色果實,用鹽水泡製,即成青胡椒;採下後直接放在太陽下暴曬,便成了黑胡椒;果實成熟後去殼乾燥就製成了白鬍椒。(第14站德里:古老又年輕的城市)
印度的色彩同樣表現在城市上。長期生活在同一環境中的居民逐漸培養出共同的愛好,一直使用單一顏色來裝點著自己的城市,如烏岱布爾的白色(第21站烏岱布爾:沙漠中的威尼斯)、齋沙默爾的金色(第19站齋沙默爾:沙漠中的黃金之城)、齋浦爾的粉紅色(第17站齋浦爾:一場粉紅色的夢)和焦特普爾的藍色(第20站焦特普爾:沙漠中的“藍色妖姬”),鮮明又極具個性,猶如印度女人身著五彩繽紛的紗麗,總能讓人眼前一亮。他們使用的各色顏料都是產自印度的彩色礦石,價格便宜而且顏色持久。慢慢地放下戒備,用心去體會印度的每一個細節,或許你會愛上印度,愛上滿大街的艷麗色彩。
在印度,有近一億人住在貧民窟(第23站孟買:金窩?窮窩?),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事實。印度實行土地私有制,同時規定,在無主的土地上居住10年,這塊土地即可歸居住者所有。所以從20世紀60年代起,印度農民開始在城市裡的公用土地上劃地而居,用廢棄的材料搭建起簡陋的住所,風餐露宿地生活。貧民窟的孩子們可以在城市裡接受義務教育,低廉的教育成本為他們立足城市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而且孩子們只要滿18歲,並在城市居住滿5年,就可以申領選民證,融入當地的政治生活。因此,去大城市的貧民窟居住,被很多農民視為一種有價值的投資。
貧民窟里的人從事不同的世襲職業,如洗衣、賣便當、乞討等。雖然公共設施嚴重不足,條件簡陋,每天要排長隊去廁所,排長隊接自來水,垃圾隨處亂扔……但你若與這裡的居民聊天,他們的幸福感一定會出乎你的意料——他們對自己能擁有一間貧民窟的房子而感到滿足,並且信奉人各有命,將希望更多地寄託於來世。因此人們安然地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即使是大街上的乞丐也會是一臉祥和,偷、盜、搶現象很少發生,富人不會因窮人的大量存在而感到惶恐,窮人也沒有仇富情結。
……
初到印度的人,總會莫名地產生一種摸不著頭腦的焦慮,覺得印度髒亂、落後。但只有你真正融入了這個國家的生活,才能理解這裡為什麼是這樣的,那么它美好的一面也就跟著浮現了出來。雖然由於歷史、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印度人的有些生活方式讓我們無法理解,但我們並不能因為這些理由拒絕去了解印度、品味印度,因為這個國家太豐富也太複雜,就像印度出生的英國作家奈保爾所說:“印度是不能被評判的,印度只能以印度的方式被體驗。”
這裡,不論是城市還是沙漠,不論是富貴還是貧窮,不論是建築還是人們,到處五彩繽紛,到處熱情洋溢,彰顯出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放空自己,置身其中,你就會一直被感動……李安有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那么,走進印度,每個人的心中就會有一處完全不同的風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