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澤大尾鶯

沼澤大尾鶯

沼澤大尾鶯(學名:Megalurus palustris):體長230-290厘米,中型鳥類。上體淡栗色具粗著的黑色縱紋;眉紋乳白色。下體淡棕白色,胸、兩脅和尾下覆羽具窄的黑褐色縱紋。虹膜雄鳥暗紅棕色,雌鳥黃灰色;雄鳥上嘴暗褐色,下嘴肉色;雌鳥上嘴焦茶色,下嘴角黃色;雄鳥跗跖橄欖褐色,雌鳥肉黃色。

主要棲息于海拔350-1100米近水溪邊或水塘邊蘆葦沼澤、灌叢或草叢中,有時也出入於村寨附近和農耕地。繁殖期間,多停留於灌木、竹叢或蘆葦的頂梢上,亦見於草地附近的田埂上。常單獨或成對地頻繁地在蘆葦叢或草叢中跳來跳去。主要食物為昆蟲或昆蟲幼蟲、螽蟖。分布於中南半島、中國和南亞印尼等國。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沼澤大尾鶯亞種是中型鳥類,體長25-29厘米。上體淡栗色,枕較深,腰及尾上覆羽較淡,概具黑褐色軸紋;背、肩、翅上覆羽軸紋特寬著,腰和尾上覆羽軸紋不顯,幾乎為純色;眉紋寬長而顯著,呈乳白色;眼先近白色,羽尖黑褐色;耳羽與頭頂幾乎同色;飛羽暗褐,外翈較背更淡白;尾羽暗栗黃色,羽乾黑褐,具暗褐色明暗相同的橫斑。頦、喉乳白,下體餘部棕白色,胸和兩脅具黑褐色細軸紋,但兩脅軸紋較少,且染以更多棕色。雌雄兩性羽色相似。
幼鳥上體較成鳥紅,而下體則較黃。
虹膜雄鳥暗紅棕色或淡褐色,雌鳥黃灰色;雄鳥上嘴暗褐色,下嘴肉色;雌鳥上嘴焦茶色,下嘴角黃色;雄鳥跗跖橄欖褐色,雌鳥肉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57-77g,♀65g;體長♂248-290mm,♀230mm;嘴峰♂18-19mm,♀19mm;翅♂103-114mm,♀96mm;尾♂135-154mm,♀130mm;跗蹠♂39-42mm,♀36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沼澤大尾鶯主要棲息于海拔350-1100米近水溪邊或水塘邊蘆葦沼澤、灌叢或草叢中,有時也出入於村寨附近和農耕地。繁殖期間,多停留於灌木、竹叢或蘆葦的頂梢上,亦見於草地附近的田埂上。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地頻繁地在蘆葦叢或草叢中跳來跳去,棲於樹上時不時的扇動尾巴,有時不停地扇動雙翅,常在茂密的蘆葦或草叢中搜尋食物。偶然,亦見其降落到地面上,來回走動,覓尋食物。主要食物為昆蟲或昆蟲幼蟲、螽蟖
鳴唱時,滑翔入30米高空中,邊鳴邊飛,飛行很短距離後,張開翅膀降落到地面上。鳴唱時不停扇動著尾,發出清脆的鳴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高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菲律賓、泰國、越南。
中國貴州(貴陽、望謨、羅甸)、雲南(西部、中部和西、南部西雙版納)、廣西(留鳥)。
沼澤大尾鶯分布圖沼澤大尾鶯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營巢於近靠沼澤地面的草莖和蘆葦的低枝中。巢呈粗糙的球形,由粗草構成,內墊以細草莖。
每窩通常產4枚卵。卵呈淡粉紅色,具暗褐色或紫紅色斑點。卵的大小平均為22.7毫米×16.0毫米。雙親共同承擔孵卵和育雛工作。曾發現大杜鵑將卵寄孵於沼澤大尾鶯的巢中。

亞種分化

沼澤大尾鶯(3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
沼澤大尾鶯呂宋亞種
Megalurus palustris forbesi
Bangs, 1919
2
沼澤大尾鶯指名亞種
Megalurus palustris palustris
Horsfield, 1821
3
沼澤大尾鶯西南亞種
Megalurus palustris toklao
Blyth, 1843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