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

治世

治世,作偏正短語時是“和平昌盛之世”的意思,作動賓短語則是“管理國家,處理國務”的意思。亦指治理世界或者全球事務。最為著名的治世之道是老子的無為而治。老子提出治世之道,目標是造就一個理想社會。老子設計的理想社會就是“小國寡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治世
  • 外文名:times of peace
  • 拼音:zhìshì
  • 詞性:名詞
詞語注釋,儒家觀點,三大治世,道家觀點,為腹不為目,無為而治,低姿態,無常心,小國寡民,

詞語注釋

治世(zhìshì)
[times of peace]∶名詞,和平昌盛之世
[conduct state affairs]∶動詞,管理國家,處理國務,治理國家

儒家觀點

治世,儒家的政治概念,意為太平清明之世,與 “亂世” 對舉。
《荀子·天論》:“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儒家把政通人和、社會安定之世稱為治世,把政治昏暗、社會動亂之世稱為亂世。
治世標準
1、人民生活富足,不過度勞累;
2、上下風氣正,人民知書達理,治安好,人能保持心中的仁善;
3、政治清明,不腐化,貪官污吏、酷吏少,上層道德修養高;
4、國力強盛,軍隊素質高,不亂髮動戰爭。
治世成因
統治者道德好,治國有方,輕徭薄賦;好的政令能夠執行;氣候條件適宜農業發展;國力較強,內部和平。
中國歷史上的治世(秦以後)
1、文景漢武之治,西漢,約前180——約前130年,政治清明,人民安樂,國內較和平,輕徭薄賦;
2、光武明章之治,東漢,約40—約90年,政治清明,人民安居樂業,民風質樸;
3、元嘉盛世,劉宋,約424——450年,政治清明,人民安樂,民風善良;
4、開皇之治,隋,約581——604年,政治清明,人民安樂,國力強盛,國家富有,對外戰爭大勝;
5、貞觀之治高宗時代,唐,627至——約660年,政治清明,人民安樂,國力雄厚,對外戰爭屢勝;
6、開元盛世,唐,約712——約736年,國力強大,人民安樂,經濟繁榮;
7、仁宗之治,趙宋,約1010——1060年,經濟繁榮,人民安樂,國內和平;
8,永樂盛世仁宣之治,明,1402——1449年,經濟繁榮,人民安樂,國力強盛,對外戰爭大勝;
9,康乾盛世,清,約1690——約1750年,經濟繁榮,國力強大,開疆擴土,國內和平。
關於某些盛世的爭論
唐武周660年——712年,國力強盛,經濟繁榮,然政治黑暗,酷吏橫行,不能稱為治世;
清康乾盛世,有人說為1661——1796年,實際約1690年以前,清朝經濟虛弱,戰亂較多,1750年以後,清朝大為腐敗,不為治世。

三大治世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從周秦至明清,相繼有九個統一的王朝。其間,王朝治世和盛世的出現,作為歷史畫卷中的亮點,歷來備受人們的關注。人們談論的中國古代治世當中,最具典型意義的應是“成康之治”、“文景之治”和“貞觀之治”。而西周文明、“漢武盛世”和“開元盛世”,則是三大治世合乎邏輯的歷史發展。在中華民族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西周、西漢、大唐三個王朝文明的成就與影響是輝煌而久遠的。西周禮樂、漢族、漢人、漢語、漢字、漢學和唐人、唐服、海外唐人街,即是西周、西漢、大唐文明流傳至今並得到世人認同的文化符號。

道家觀點

老子的哲學思考,從天道問題講起,最後還是落實到人道問題上。他提出“道”的觀念,有現實的針對性,那就是要為當時的亂世找到一條解救之道。
老子老子

為腹不為目

老子關於聖人的說法:
“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並作焉而不為始。”(《道德經》第二章)
“聖人為腹不為目。”(《道德經》第十二章)
老子心目中的聖人,顯然有別於儒家心目中的聖人。儒家推崇的聖人,著眼於“跡”,著眼於“為目”,不實惠也不實用,存在著形式主義傾向;而老子推崇的聖人,著眼於“道”,著眼於“為腹”,反對做表面文章。
老子從“道不可說”的本體論出發,不承認形式美的有用性。同時,他也不承認道德規範的有效性。老子認為,世俗世界中的所謂美、所謂善,只具有相對的意義。他要求超越相對,進入絕對,領略真正的美和真正的善。真正的美是與道為一的淳樸之美、內秀之美,真正的善是與道為一的淳樸之善、內秀之善。以道為基礎,真善美統一起來,這就叫做“復歸於朴”、“返璞歸真”。老子所倡導的純樸之善、內秀之善,主張為人樸實無華、真情相待、無為灑脫,成為傳統倫理思想中抨擊偽善之風的利器。老子敬慕的聖人,與儒家有別,乃是一種“得道”的人格、達觀的人格、瀟灑的人格、超脫的人格。借用方東美的話說,儒家敬慕的聖人是“時際人”,道家敬慕的聖人是太空人。

無為而治

有些研究者常常批評道家,以為道家不重視實行,只喜歡玄談冥想、坐而論道,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道家在許多問題上同儒家有分歧,但在重行這一點上,同儒家並沒有分歧。眾所周知,道家非常重視“道”的觀念。他們所講究的“道”,就內含著“行道”的意思。他們歷來反對僅僅把道當做言說的對象而不去實行,故而老子才提出“絕學無憂”、“絕聖去智”、“道不可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等警世之論。在《道德經》五千言中,我們透過那些貌似玄虛的話語,很容易發現老子對實際問題的關注、對治世之道的關注。老子治世之道的基本原則就是“無為而治”。我覺得,“無為而治”的原則包含著三層意思:

低姿態

老子認為,掌權者不要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在下層面前,應當採取一種低姿態。舉個例子來說,“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第六十六章)掌權者千萬不能擺架子,千萬不可剛愎自用;那樣做,不會有好結果,因為“強梁者不得其死”。君王應該懂得“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的道理,把自己當成“寡人”。老子的本意是想讓君王以寡人自謙,保持一種低姿態,沒想到“稱孤道寡”後來卻成了君王的專稱,成了實際上的高姿態。這是老子所始料不及的。

無常心

老子主張“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第十九章)這句話今天就是“以人為本”的意思。老子強調,掌權者要為百姓著想,不能只為自己著想,不能有常心、有私心。在重視民心、民意這一點上,儒道兩家是一致的,但各自施政方針不同。儒家要求掌權者施仁政於民,老子覺得沒有必要,他的主張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第五章),君王不要以救世主自居。

小國寡民

老子提出治世之道,目標是造就一個理想社會。老子設計的理想社會就是“小國寡民”:“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章)有的論者指責道家搞復古倒退,要把人類拉到遠古的蒙昧狀態,恐怕是一種誤解。他們僅從字面上解釋老子,沒有了解老子這樣說的真意。在他所描述的社會裡,人民的生存得到很好的保障,人與自然和睦相處,與他人和睦相處;由於沒有交往,因而也就沒有衝突,沒有君子小人之分;大家和平相處,從來也沒有戰爭的發生。這樣的社會,無疑是一種道家式的小康社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