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生態與綠洲農業研究院

河西生態與綠洲農業研究院是在原農學系的基礎上於2010年12月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西生態與綠洲農業研究院
  • 隸屬:河西學院
  • 工作人員:7名
  • 成立於:2011年12月
研究院簡介,歷史沿革,

研究院簡介

研究院隸屬河西學院,是承擔農業重大科研項目爭取與實施、農業技術推廣與服務、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沙產業研究與實踐等職能的教學科研服務機構。
現有工作人員7名,專兼職研究人員42名。其中教授、研究員14名,副教授23名。研究涉及作物學、園藝學、植物保護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生物學、生態學等學科領域和生物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
研究院依託學校農學、生物及相關學科的科研、教學資源,以提高套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重點開展以水資源為核心的農業資源最佳化配置、綠洲農業發展戰略與可持續發展、河西生態恢復與重建研究。積極探索學校與地方政府協同創新,推動產學研合作、農科教結合的機制,努力使研究院建成為河西地區具有優勢的新技術、新成果研究轉化、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基地。

歷史沿革

河西生態與綠洲農業研究院是在原農學系的基礎上於2011年12月成立。河西學院農學系前身為原張掖地區農業學校。該校創立於1941年8月,原名“甘肅省立張掖農業職業學校”。建校伊始,先借用民主人士高金城先生修建的福音堂作為臨時校址〈現甘州區醫院對面〉。1942年夏,轉借文廟(原十八醫院處)為臨時校址,學生住宿民勤會館。1943年2月甘肅省財政廳正式批准白塔寺(現河西學院北區)作為永久性校址,校園占地50畝,校外有耕地 30 余畝作為農林試驗場地。1943年,原有校內農田不能滿足試驗和實習之用,學校上書省政府、農林部,請求將原駐張掖馬步芳部一百師開墾的熟荒地3000畝撥給學校充作農場,經師生辛苦經營,建成張掖農校農場 ( 即今九公里園藝場〉,學校在農場引進了一些小麥良種及果類品種,對當地農業的發展起了一定的示範作用,1952年該農場撥給三軍復員的工兵團,改名為張掖馬拉機農場,從此該農場脫離了農校。1944年學校改校名為“甘肅省立張掖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1949年9月19日 , 張掖解放。1950年5月,張掖中學、張掖師範和張掖農校合併,組成省立聯合中學,內設中學、師範、農校三部。1950年8月奉省教育廳指示,恢復單獨設校,學校名為“甘肅省張掖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1958年,經張掖地委決定將甘肅張掖農校和張拔地委農業合作化幹校合併成為張掖農學院,於7月19日正式開學。1959年1月,學校更名為“張掖農業專科學校”,在甘肅、河南等省招生,培養專科畢業生5屆。到1962年 ,甘肅省政府指示:“收縮大專, 恢復原來中專”。
1962年5月張掖地委根據省政府指示,宣布農校停辦。1964年上半年省政府指示農校復辦招生,歸張掖地區直接管理,學校名為“張掖地區農業學校”。 1969 年因戰備需要,解放軍進駐,學校搬出。1970年10月與張掖地區農科所合併,學校先後承辦了一年制社來社去農業技術培訓班9個。1974年11月,學校與張掖地區農科所分家另立,張掖農校遷至甘新公路五三三公里處(現學校試驗實習農場)。1976年11月,解放軍移交原校舍,至此又搬回原址辦學,校園占地200餘畝。1977 年中央恢復考試招生,1978 年3月第一批新生入校。1986 年改原來的招高中畢業生學制3年為招收國中畢業生學制 4 年。
張掖地區農業學校於1997年評為“省部級重點中專學校”,2000年評為“國家級重點中專學校”。原國務院副總理姜春雲、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宋健及省、地(市)多位領導來校視察指導工作。60年來,在各級黨政的領導和關懷下 , 堅持教育為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堅持面向“三農”,為國家培養了近7000多名農、 林、水、牧專業技術人才 , 遍布在甘肅、寧夏、青海、陝西、新疆和西藏等省、區。現在,有的畢業生已成為農、 林、牧高級專家,有的走上各級黨、政領導崗位 , 至今絕大多數奮戰在以農、林、牧為主的各條戰線上 , 成為工作中的骨幹,崗位上的中堅,正在為甘肅河西的建設竭智盡力,俯首奉獻。
2000年12月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張掖地區農業學校併入張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後分設農業資源與環境科學系與農學中專部。組建後的張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於2001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改制為本科院校――河西學院,2002年4月農學中專部撤銷組建了園藝系。2006年7月農業資源與環境科學系與園藝系合併成立了農學系。
至此,農學教育與科研、技術服務等工作已走過了70年的歷程,為河西地區乃至全省等培養了大量農業科技人才,為河西農業的發展趕到了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