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學院農業與生物技術實驗中心

農業與生物技術實驗中心成立於2010年12月,是由原生命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與原農學實驗中心合併而成的,主要承擔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和體育學院等相關專業的實驗教學和科研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西學院農業與生物技術實驗中心
  • 成立時間:2010年12月
  • 實驗室總面積:4430平方米
  • 儀器設備:2300餘台
中心簡介,發展歷程,

中心簡介

農業與生物技術實驗中心成立於2010年12月,是由原生命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與原農學實驗中心合併而成的,主要承擔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和體育學院等相關專業的實驗教學和科研任務。目前,面向教學的專業有生物科學、生物工程、種子科學與工程、園藝學、農學、葡萄與葡萄酒工程、科學教育、體育教育、套用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園林工程和種子生產與經營等。 中心每年開出實驗項目450多個,參與實驗的人次數達32000多,完成教學人時數達100000多。
中心現有15個專業基礎實驗室、14個專業實驗室、6個標本室、7個教師創新實驗室、8個學生創新實驗室以及近30個儀器室,各類實驗室總面積約4430平方米;現有儀器設備2300餘台(件),其總值達1109萬餘元。其中,價值5萬元以上儀器設備35台件,儀器設備完好率達99.1%。此外,還建有校內教學科研示範園1個、校外實訓、實習基地、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30個。
中心工作人員的職稱、學歷、年齡及學緣結構合理,工作積極性高,創新意識強。現有專任教師68人,占教職工總數的93.15%。專任教師中,有高級職稱者3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8.53%;有碩士以上學位50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3.53%;有甘肅省“555”人才2人、甘肅省“優秀教師”、“園丁獎”獲得者1人、“甘肅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2人。另外,有專職管理人員8人。
中心以實驗課程為核心,改革教學內容與方法,科學設定實驗項目,構建了以“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設計性實驗”為主線的漸進式的實驗教學體系,其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達到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要求。
中心以種子科學與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和農業資源與環境校級重點學科為龍頭,初步形成學科分布合理,富有特色的科研服務體系。近3年來,中心先後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6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甘肅省科技廳項目30多項,校企合作項目10多項,科研經費500餘萬元,取得科研成果10多項,師生髮表核心期刊以上論文60多篇,出版專著4部,獲省市級以上獎勵8項。中心通過博士、教授下企業進農戶,產學研結合,形成較強的社會服務能力,服務領域涉及農產品加工、作物制種、植物營養分析、工業發酵、菌種選育和沙產業等。
中心為“河西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實施提供良好的服務和全方位的指導,為大學生科技創新和課外科技作品創作搭建和諧的平台,所有實驗室為全校學生開放。
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標是:通過最佳化實驗教學內容、整合實驗室資源、配套補齊實驗儀器設備、改革創新實驗教學手段、加強隊伍建設、提升管理水平、教學與科研並舉、產學研結合,努力建成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中心將進一步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學習先進經驗,開拓進取,為套用型人才培養做出應有的貢獻。

發展歷程

根據國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對高等學校實驗室教學管理的檔案精神,農業與生物技術實驗教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於2010年12月份成立,承擔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育學院、化學化工學院和體育學院等學生的生物與農業類相關課程的實驗教學任務。“中心”實行校、院兩級管理,“中心”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1. 建校初期-2001.06
“中心”發展的前身是原張掖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生物實驗室,實驗室按照單一課程設定,儀器設備僅滿足基本實驗教學需要。期間實驗室承擔全校各專業生物類實驗教學。各門實驗課內容之間有重複、銜接有缺漏,並且基本上都是的驗證性實驗項目,實驗水平不高。
2. 2001.06-2005.05
2001年,從培養21世紀套用型人才的需要出發,學校由專科升為本科,同年成立生物學實驗室和農學實驗室,實驗室任按照單一課程設定。為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以“甘肅省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為契機,加大了實驗室建設力度和實驗教學改革力度,補充和更新了一大批儀器設備;實驗教學和管理人員陸續進修或培訓,提高了實驗教學和管理水平;實驗教學體系和模式趨於科學合理,同時增加了實踐教學學時;對實驗室進行了選擇性的開放,實驗教學和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3.2005.05-2010.10
隨著生物工程專業的設立和種子科學與工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的立項,相繼成立了生命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和農學實驗中心,隨著兩個中心的成立,對實驗進行重組,改革單一課程設定實驗室的傳統模式,建立了以學科發展為主線、以學科技術關聯性為依據的實驗教學組織管理體系,初步實現了生物學實驗教學資源和農學實驗教學資源的共享。同時進一步加大了實驗室建設力度和實驗室開放力度。
4.2010.12-現在
根據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整合原生命科學與工程系和農學係為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同時整合生命科學與工程實驗中心和農學實驗中心為農業與生物技術實驗中心。為了進一步促進實驗教學資源的統籌管理和使用,保證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內容的開設,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達到國家高等學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建設目標和要求,藉助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的機遇,本著“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按照“高起點、高水平、高效益”的標準,對實驗中心進行了投入和進一步建設,近3年,購置價值700餘萬元的儀器設備,並投入220萬元建設 “河西走廊生物多樣性展覽館”和實驗室環境的改造;根據學科課程特點在“資源共享”的理念的指導下,對原有實驗課程進行了科學整合,使實驗教學管理進一步趨於科學化、規範化;中心確定了長期發展規劃,完善了各項實驗室管理制度;現有37個標準實驗室和與之配套的實驗準備室、儀器室等,總使用面積約4430平方米;現有儀器設備2300餘台(件),設備總值1109萬餘元。其中,價值5萬元以上儀器設備35台件,儀器設備完好率達95.1%。此外,還建有校內教學科研創新示範園1個,其中含有2座現代化溫室和7畝試驗地,在校外建成植物學、動物學野外實習基地、產學研合作教育基地及實習、實訓基地近30個。“中心”成員積極參與實驗教學改革,先後承擔各級各類教學改革項目22項,編寫各類教材、專著16本,國內公開出版發行9本。“植物學”於2009年被評為甘肅省精品課程。另外,中心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或積極申報“河西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進行早期科研訓練,全方位調動教學與科研資源為本科人才培養服務,所有實驗室為學生開放。
目前,“中心”設施齊全,教學人力資源豐富,管理高效規範,已成為本科生開展實驗技能訓練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平台,在學校實驗教學中起到了很強的示範作用。
農業與生物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將不斷努力、積極探索,建立起教學理念領先、實驗裝備精良、實驗設施完備、實驗隊伍整齊、實驗內容先進、運行規範、管理一流的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擔負起培養“基礎實、能力強、素質高”的套用型、創新型人才的重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