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學技術志

《河南省科學技術志》是河南省科學技術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河南省科學技術志
  • 作者:河南省科學技術志編纂委員會
  • 出版社:中國宇航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10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河南省科學技術事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包括農業科學技術、工業科學技術、公用事業科學技術、醫藥衛生科學技術等。

作品目錄

封面
河南省科學技術志
著作權頁
河南省科學技術志編纂委員會
河南省科學技術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河南省科學技術志編輯部
凡例
編纂說明
目錄
圖片
1993年5月,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溫家寶、羅乾等視察“五筆字型漢字編碼方案”發明人王永民創辦的王碼公司
1999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胡錦濤視察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時與工程技術人員交談
1996年6月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視察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1997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鵬視察黃河小浪底工程並出席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截流儀式
199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和國務委員羅乾接見“五筆字型漢字編碼方案”發明人王永民
1999年6月,中工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視察時向工人和技術人員問好
1995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侯補委員、書記處書記溫家寶視察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1993年7月4日,國務委員兼國客科委主任宋健視察河南科技市場
1996年,中共河南省委書記李長春察看河南省小麥長勢
2000年11月18日,中共河南省委書記陳奎元出席河南省科技成果交易會開幕式
1998年7月15日,中共河南省委書記馬忠臣、河南省省長李克強參觀河南省火炬計畫十年成就展覽
河南省省長李成玉與大豆蛋白質改性纖維造技術發明人李官奇交談
2000年9月1日,河南省省長李克強與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共同簽署《關於加強省、院科技合作與交流的協定書》
1996年4月10-14日,同國家專利局和河南省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專利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在鄭州舉行
2000年,河南省省長李克強等接見第二屆河南省科技功臣
1996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書記李長春、河南省省長馬忠臣等接見河南省第四屆青年科技獲獎人員
2000年6月22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領導人李克強、范欽臣、張濤等與在豫工作的部分兩院院士合影
1992年5月28日-30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在鄭州召開
2000年10月28日,河南省科學技術普及會議在鄭州召開
1992年11月,河南省與日本合作科研項目“河南省黃河沿岸稻麥研究計畫”在鄭州舉行簽字儀式
1999年1月21日,河南省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工作會議在鄭州召開
1996年,在鄭州召開了“中國中西部地區對外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上圖為簽字儀式,下圖為洽談會展廳一角
河南省農來科學院育成的大面積高產小麥新品種“豫麥13號”,199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下圖為河南省省長馬忠臣、副省長張以祥等在田間察看“豫麥13號”長勢
河南省廣泛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圖為科技人員在農村進行科技諮詢
河南省農來科學院選育的國審玉米品種“豫玉18號”(“鄭單14號”),1999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國家著名玉米專家、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吳紹騤在田間工作
河南省周口地區農業科學技術研究所育成的高產、多抗、矮桿、半冬性小麥新品種“豫麥21號”(國審“周麥9號”),1995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河南省西瓜品種繁多,中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汴梁西瓜”享譽全國
河南省是中國蘋果主要產地之一,圖為靈寶市寺河山蘋果豐收
河南農業大學培育的轉雙基因高抗蟲菸草新品種“931”,1995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培育成功的中國第一個雙低優質油菜品種“豫油1號”,填補了中國油菜品質育種的空白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完成的“沙區葡萄優質豐產技術研究”1996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洛陽農業高等科學校研究開發的脫毒快繁甘薯新技術,有效地減輕了甘薯病毒的危害,大幅度地提高了甘薯產量
西峽縣獼猴桃研究所朱鴻雲研究員培育的中華獼猴桃“華美1號”,1994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選育的“豫花4號”花生新品種,1996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芝麻研究中心培育成功的豐產、穩產、多抗、優質白芝麻新品種“豫芝8號”(左圖)和雜交種“豫芝9號”(右圖),1997的和1995年分別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國家發明三等獎
河南省信陽地區農業科所建立的專業化雜交水稻種子繁育基地
河南省肉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完成的“河南省肉牛規模化養殖及產業化研究與開發”。2000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
黃河流域圖
國內最大的帘子布廠——平頂山帘子布廠
20世紀80年代中期建成的洛陽石化總廠具有500萬噸/年煉油和6萬噸/年聚丙烯生產能力
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洛陽玻璃廠的浮法玻璃生產線
1996年建成的14萬噸的中原乙烯工程
安陽鋼鐵公司完成的“巡鋼鐵前系統整體最佳化技術攻關”1999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長城鋁業公司是國內氧化鋁的主要生產基地
安陽鋼鐵公司1996年完成的2800mm中板軋機主機系統技術改造工程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是亞洲生產規模最大、工藝技術最先進的客車生產企業
舞陽鋼鐵公司擁有國內最大的特型鋼軋機,是中國特厚寬鋼板生產基地
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研究設計的國內規模最大的鎮海煉化公司300萬噸/年催化裂裝置,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安陽彩色顯像管玻殼有限公司開發的“29”大螢幕彩色玻殼,2000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河南油田建成的油氣企全密閉集輸系統,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河南油田為國內最大的稠油生產基地
中信重型機械公司研製的落地多繩提升機,1989年獲勝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華美生物工程公司主要開發研製分子生物學產品及診斷試劑,其中“C型肝炎診斷試劑盒”、“HIV1/2抗體酶診斷試劑盒”,1999年、2000年分別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洛陽礦山機械工程設計研究院等研製的“一千萬噸級大型露天礦成套設備”,198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圖為機械強度無線電遙測車在對設備進行測試
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東方紅—1002/1202型”履帶拖拉機,1998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東方紅-LF80-90 4WD”輪式拖拉機,2000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鄭州中原顯示技術開發公司研製的巨型電子彩色顯示屏安裝在北京亞運會主會場,該項目1989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洛陽有色金屬加工設計院研製的1400mm全液壓不可逆鋁帶冷軋機,2000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與南陽吳城天然鹼礦合作開發的“吳城天然鹼礦鑽井水溶法採礦工藝技術”,1989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鄭州煤礦機械廠研製、生產的綜采液壓支架
洛陽建築機械廠研製的超重型“YZ18型振動壓路機”,198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中信重型機械公司研製的“日產6000噸活性石灰成套設備”,199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洛陽軸承研究所和洛陽軸承廠開發研製的多種精密軸承和高性能軸承
洛陽銅加工廠是國內最大的有色金屬加工企業和銅材出口基地,圖為該廠生產的各種板帶材、圓棒及異型棒材、管材及異型管材和高精度異型銅帶
解放軍信息工程式大學與洛陽郵電電話設備廠合作研製的HJD-04型大容量程交換機在運行,該項目1995年獲國家技術進步一等獎
鄭州行動電話交換中心
開封鄭州洛陽高速公路與京深107國道交匯鳥瞰
亞洲最大的鐵路機車編組站——鄭州北站
1992年11月,國務院批准洛陽高機關報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1991年3月,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一批國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河南省科學技術綜述
第一章 科技資源與管理
第一節 科技機構
科技機構簡述
河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
河南省科學技術廳
河南省科技領導小組
河南省知識產權局
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
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
河南省科學院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
中央駐豫科研設計機構
河南省省屬科研設計開發機構
第二節 科技隊伍
科技隊伍簡述
河南省自然科學技術人員普查
落實知識分子政策
科技隊伍的結構與分布
科技幹部管理
科技幹部培訓
豫籍和在豫工作的院士
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河南省科技功臣
河南省優秀專家
第三節 科技體制改革
科技體制改革簡述
科技撥款制度改革
科技人員管理制度改革
科研院所體制改革
科技中介機構
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民營科技企業
全省科學大會
科學技術年
科教興豫戰略
河南省技術創新大會
創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
第四節 科技政策與法規
科技政策與法規簡述
科技法規的研究與實施
科技經費管理政策與法規
科技人員管理政策與法規
科技成果獎勵政策與法規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河南省人民政府頒布的重要科技政策和法規
第五節 科技計畫
科技計畫簡述
科技計畫的編制與實施
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
年度計畫
專項計畫
第六節 科技條件
科技條件簡述
科技經費
大型科學儀器設備
河南省重點實驗室
科技情報
科技出版
科技場館
技術市場
第七節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簡述
成果鑑定與登記
成果交流與推廣
成果獎勵與表彰
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項目
獲省級科技成果獎勵項目
專利管理
軟科學研究
第八節 科技交流與普及
科技交流與普及簡述
國內學術交流
科技工作者建議
河南省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評選
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
智力引進
科普理論研究
河南省科普工作會議
科技活動周
城區科普
農村科普
農村科普示範體系建設
科普及實用技術傳播工程
科技扶貧
青少年科技教育
科技諮詢服務
第二章 基礎科學
第一節 數學
數學簡述
代數、幾何
圖論與組合最最佳化
微分方程
計算數學
孤立子與可積系統
函式論
機率論與數理統計、運籌學
第二節 物理學
物理學簡述
凝聚態物理
理論物理
核物理
原子與分子物理
光學
第三節 化學
化學簡述
無機化學
有機化學
分析化學
高分子化學
物理化學
煤炭腐殖酸的結構性質及其農業套用研究
河南省精細化工重點實驗室
河南省特種功能材料實驗室
第四節 天文學
天文學簡述
天文學基礎理論研究
日地水文學
天文觀測與研究
日環食全國聯合觀測
天文學套用研究
長江黃河大洪水預測
天文教育與普及
第五節 地學
地學簡述
土壤地理
綜合自然地理
大別—桐柏山區自然資源綜合科學考察
區域地貌
土地資源調查
農業氣候與災害防治
水文地理
現代人文地理
經濟地理
歷史地理
人口地理
旅遊地理
城市地理
第六節 生物學
生物學簡述
伏牛山自然保護區生物資源科學考察
太行山濟源獼猴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
動物
動物發現與新種記錄
大鯢的人工繁殖技術
昆蟲
白蟻
蝴蝶
植物
植物分類及新種記錄
河南珍稀瀕危保護植物
植物生態
洛陽牡丹
微生物
農業微生物
工業微生物
醫學微生物
第三章 農業科學技術
第一節 糧食作物
糧食作物科技簡述
良種選育與繁育
小麥優良品種
玉米優良品種
玉米姊妹系與改良單交種選育研究和玉米雄性不育遺傳與利用研究
大豆優良品種
穀子優良品種
甘薯優良品種
水稻優良品種
吳紹驥與“異地培育理論”的創立
糧食作物栽培技術
小麥高產穩產優質低成本協作研究
中日合作“河南省黃河沿岸稻麥研究計畫”
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第二節 經濟作物
經濟作物科技簡述
良種選育與繁育
棉花優良品種
芝麻優良品種
花生優良品種
油菜優良品種
菸草優良品種
轉雙基因高抗蟲菸草的選育
經濟作物栽培技術
第三節 植物保護
植物保護科技簡述
小麥病蟲害防治
玉米病蟲害防治
水稻病蟲害防治
棉花病蟲害防治
菸草病蟲害防治
植物脫毒技術
第四節 土壤肥料
土壤肥料科技簡述
土壤普查
土壤改良
土壤肥料監測
配方施肥技術
複合肥專利技術
沃土計畫
第五節 畜牧獸醫
畜牧獸醫科技簡述
畜禽品種的引進與繁育
豫州褐殼蛋雞選育
南陽黃牛雜交改良技術
魯山“牛腿”羊新品種的選育
豫農白豬Ⅰ系的選育
瘦肉豬生產配套技術
畜禽飼料與營養
肉牛飼料飼養綜合技術研究與開發
畜禽疫病防治
豬病蟲害防治
雞病防治
家兔波氏桿菌病防治
畜禽疫病快速診斷試紙條
第六節 林業
林業科技簡述
農田防護林營造
《河南樹木志》
優良樹種選育
樹木基因庫的營建
泡桐研究
林木病蟲害防治
泡桐叢枝病誘導抗性研究與套用
第七節 蔬菜、瓜果與食用菌
蔬菜、瓜果與食用茵科技簡述
蔬菜品種資源
蔬菜新品種選育
白菜優良品種
大白菜游離小孢子培養及套用
韭菜新品種“791”
蔬菜栽培技術
食用菌栽培技術
西瓜
獼猴桃
蘋果
葡萄
果樹資源性狀鑑定及優異種質篩選
第八節 水利
水利科技簡述
節水農業
節水灌溉綜合技術研究
水土保持
水利勘測、設計、研究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前期研究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設計
第九節 水產
水產科技簡述
水產品新品種引進與繁育
養魚技術研究
黃河鯉魚
特種水產養殖
第十節 農業區劃與農業科技示範園區
農業區劃與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科技簡述
綜合農業區劃
農業自然條件區劃
種植業區劃
菸草區劃
農業技術改造區劃
河南省高新農業技術試驗示範園區
第四章 工業科學技術
第一節 地質礦產
地質礦產科技簡述
區域地質
水文地質與地下水
礦產地質與礦產勘查
金銀等貴金屬礦產
固體礦產
勘查技術與方法
小秦嶺金礦地質勘查科學的重大突破與發展
第二節 煤炭
煤炭科技簡述
礦井建設
陳四樓礦深井凍結鑿井技術
採煤技術
米村礦“三軟”不穩定厚煤層綜采放頂煤技術研究
煤炭加工利用
河南省煤氣化工程
礦山安全
煤礦機械製造
第三節 石油
石油科技簡述
油、氣勘探
油、氣開採與集輸
濮城油田油氣集輸工程
聚合物驅油技術
石油煉製與催化裂化
催化裂化乾氣與苯烴化制乙苯成套技術
常減壓蒸餾裝置節能改造技術的套用與推廣
第四節 電力
電力科技簡述
發電
輸變電
電網調度
電力安全技術監督
第五節 冶金建材
冶金建材科技簡述
黑色金屬
安鋼鐵前系統整體最佳化技術
有色金屬
鋁土礦選礦——拜爾法生產氧化鋁新工藝
雙流法溶出新工藝及設備研究
全液壓不可逆鋁帶箔冷軋機組
黃金
耐火材料
建築材料
浮法玻璃生產技術新工藝
第六節 化工
化工科技簡述
化肥與農藥
氨合成球形催化劑技術
國家鈣、鎂、磷複合肥技術研究推廣中心
基本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
精細化工
HT-21化學改性田菁膠合成工藝研究
橡膠與塑膠
複雜型腔注塑模設計、製造集成系統
工程機械輪胎
第七節 機械製造
機械製造科技簡述
農業機械
拖拉機
LR-100系列柴油機
MB隔膜式水泵
重型礦山機械
一千萬噸級大型露天礦成套設備研製
壓路機
石化通用機械
電氣工業
工具機工具
機械工業基礎技術與生產工藝
新型非零變位錐齒輪與準雙曲面齒輪技術及其推廣
軸承
汽車
第八節 電子
電子科技簡述
電子元器件
通信與廣播電視設備
電子計算機
光電、數控測控儀器
電子材料
彩色顯像管玻殼模具毛坯國產化研究
第九節 輕工
輕工科技簡述
食品
卷姻
釀酒
日用化學工業
家用電器和其他耐用消費品
工藝美術品
日用矽酸鹽工業
造紙
皮革
提高漢口路山羊皮革質量的研究
第十節 紡織
紡織科技簡述
棉紡織
清梳聯合機研製
化纖
十二碳二元酸合成尼龍1212工業生產試驗研究
大豆蛋白改性纖維
第五章 公用事業科學技術
第一節 氣象
氣象科技簡述
大氣探測
天氣預報
農業氣象
氣象通信
氣候業務
人工影響天氣
第二節 地震
地震科技簡述
地震活動記載
地震台站建設與測報
防震減災
河南省電力系統抗震可靠性分析與地震應急預案研究
地震研究與科技開發
第三節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科技簡述
環境保護規劃
河南省轄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環境影響評價
工業污染源評價
環境工程治理
開封澱粉廠生態經濟示範工程研究
環境監測
第四節 測繪
測繪科技簡述
大地測量
工程測量
大瑤山隧道控制技術
航空攝影測量
高新技術在測繪中的套用
地理製圖與編繪
第五節 城市建設
城市建設科技簡述
河南省城鎮體系規劃與布局
鄭州市城市總體規劃與布局
中原城市群規劃與布局
建築設計與施工技術
第六節 交通
交通科技簡述
公路
公路橋樑建設
高等級公路無損檢測與CAE技術
YZJ10B鉸接式振動壓路機
陽離子乳化瀝青路用性能和乳化機械研究
鐵路牽引動力改革和電氣化工程
鐵路重載運輸和列車提速工程
電子計算機在鐵路上的套用
TBZK鄭州北站編組站綜合自動化系統
民航
第七節 出入境檢驗檢疫
出入境檢驗檢疫科技簡述
進出口商品檢驗
新產品開發和研製
商檢微機管理系統
國境衛生和動植物檢疫
第八節 公安
公安科技簡述
刑事技術
消防技術
交通管理
人口信息管理
第九節 其他公用事業
其他公用事業科技簡述
廣播電視
文物
計量
標準化
郵政
電信
第六章 醫藥衛生科學技術
第一節 基礎醫學
基礎醫學簡述
人體生理學
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
病理學
人體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醫學寄生蟲學
第二節 臨床醫學
臨床醫學簡述
心腦血管內科學
消化內科學
呼吸內科學
外科學
骨外科學
耳鼻咽喉科學
口腔醫學
眼科學
婦產科學
兒科學
惡性腫瘤
食管癌
第三節 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
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科技簡述
傳染病
愛滋病
結核病
寄生蟲病
職業病
公共衛生
第四節 地方病防治
地方病防治科技簡述
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中毒
大骨節病
克山病
第五節 中醫中藥
中醫中藥科技簡述
中醫臨床與實驗研究
洛陽正骨醫院
中西醫結合醫學
針灸推拿
中藥材
中成藥
第六節 藥物學
藥物學簡述
化學藥物
藥物套用臨床研究
生物診斷試劑
醫療器械
第七節 節育優生
節育優生科技簡述
避孕節育藥物
優生優育
節育
不孕(不育症)
第七章 高新技術及其產業
第一節 高新技術
高新技術簡述
電子信息技術
河南省CAD套用工程
HJD-04型大中容量數字程控交換機
多模式計算機輔助工藝設計開發工具系統
29"大螢幕彩色顯像管玻殼
彩色巨型顯示屏
漢字編碼套用技術研究——五筆字型漢字編碼方案
家用電器的模糊控制
光纖連線的星形複製式T交換網路(OCTN
機電一體化技術
SJK-3000型水電站微機監控系統
LT-1A探地雷達
生物技術
華美生物工程公司
新材料技術
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技術
第二節 高新技術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簡述
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的認定
“火炬計畫”的實施
河南省高新技術產業化重點項目
高新技術產業風險投資及其機構
第三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述
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附錄
附錄一 1978年—2000年河南省科學技術大事記
附錄二 1978年—2000年河南省科學技術政策和法規
附錄三 1981年—2000年河南省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
附錄四 2000年河南省自然科學學會(協會、研究會一覽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