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佛教術語)

沙門(佛教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沙門又作娑門、桑門,起源於列國時代,意為勤息、息心、淨志,其哲學思想為印度哲學的重要內容。沙門中最有影響的派別是佛教、生活派、順世派、不可知論派等。沙門分為四種:勝道沙門、示道沙門命道沙門和污道沙門。

慧琳《一切經音義》卷十八曰:“‘沙門’訛也,正音雲‘室囉末拏’,唐言勤懇也。”同書卷二十六曰:“此雲勤勞,內道、外道之總名也,皆據出家為言耳。古經為‘喪門’,或為‘娑門’,羅什法師以言非便改為‘沙門’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門
  • 外文名:Shramana
  • 別名:娑門、桑門
  • 起源:列國時代
  • 意思:勤息、息心、淨志
  • 本質:對非婆羅門教的宗教教派的總稱
定義,佛教術語,沙門分類,勝道沙門,示道沙門,命道沙門,污道沙門,沙門修持,八法覆,四沙門果,其他釋義,出家修道者,釋義三,二解,沙門思潮,順世論,耆那教,生活派,不可知論派,

定義

沙門(英文:Shramana,另外,梵文श्रमण,śramaṇa巴利語शमण,samaṇa),意為勤息、息心、淨志,是對非婆羅門教的宗教教派和思想流派的總稱。沙門思潮興起於列國時代,是與婆羅門教相對立的思想流派,其哲學思想為印度哲學的重要內容。

佛教術語

術語
又作娑門、桑門、喪門、沙門那,譯曰息、息心、靜志、淨志、乏道、貧道等,新作室摩那拏、舍囉磨拏、室囉磨拏、沙迦懣囊,譯曰功勞、勤息,勞劬修佛道之義也,又勤修息煩惱之義也。原不論外道佛徒,總為出家者之都名。注維摩經曰:‘肇曰:沙門,出家之都名也。秦言義訓勤行,勤行趣涅盤也。什曰:佛法及外道,泛出家者皆名沙門。’大經慧遠疏曰:‘沙門此翻為息,息諸惡故。’法華玄贊二曰:‘沙門息義,以得法故暫爾寧息,亦息惡也。正言室羅磨拏,或室摩那拏,此雲功勞,謂修道有多功勞也。’玄應音義六曰:‘沙門舊雲桑門,或雲喪門,皆訛略也。正言室摩那拏,或言舍囉磨拏,此言功勞,言修道有多勞也。又雲勤勞,言至誠也。義亦言息,以得法故暫寧息也。舊譯言息心,或言靜志是也。’慧苑音義上曰:‘沙門正言沙迦懣囊,此雲止息,謂止息一切諸不善法。又曰劬勞,謂修一切劬勞苦行。又曰聽聞,謂多聞薰習是常業也。’慧琳音義十八曰:‘沙門訛也,正音雲室囉末拏,唐言勤懇也。’同二十六曰:‘此雲勤勞,內道外道之總名也,皆據出家為言耳。古經為喪門,或為娑門,羅什法師以言非便改為沙門也。’俱舍論二十四曰:‘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曰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同光記曰:‘沙門此雲勤息。’羯磨疏三上曰:‘沙門舊翻桑門,音之互也。涅盤雲沙門那者是本音也,或言乏道貧道以譯之,皆謙虛自收不伐德也,今譯為息惡者取其意也。元拔俗來入非家者,決誓斷惡息本習也。’釋門歸敬儀上曰:‘沙門或雲桑門沙門那者,並是天竺道士之佳號,俗中之常目也,亦是彼國修淨行者,此雲淨志,以義目之。’百論疏一曰:‘沙門者,雲乏道,亦云息心。乏道者,以道斷於貧乏也。息心者,經雲,息心達本源,故云沙門也。’四十二章經曰:‘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增一阿含經四十七曰:‘沙門名息心,諸惡永已盡,梵志名清淨,除去諸亂想。’(《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
佛陀與婆羅門佛陀與婆羅門
梵語
s/raman!a,巴利語saman!a。音譯室羅末拏、舍囉摩拏、室摩那拏、沙迦懣囊。乃西域方言(龜茲語sama^ne,于闐語 samana^)之轉音。又作沙門那、沙聞那、娑門、桑門、喪門。意譯勤勞、功勞、劬勞、勤懇、靜志、淨志、息止、息心、息惡、勤息、修道、貧道、乏道。為出家者之總稱,通於內、外二道。亦即指剃除鬚髮,止息諸惡,善調身心,勤行諸善,期以行趣涅盤之出家修道者。
梵語梵語
沙門釋子作為區分其他外道沙門的名稱
佛對比丘們說:“譬如恆河,遙扶那薩羅摩醯,流入大海,皆失本名,合 為一味,名為大海;汝等如是,各舍本姓,皆同一姓,沙門釋子。”(僧祗律卷二十八)
佛告諸弟子們說:“有若干輩各自道說言:我種豪貴,如貴,富 樂貧賤,當如五江水入海;若干輩為佛作弟子,皆當棄本名字,乃為佛弟子耳 。”(恆水經)
佛說:“吾道弘大,合眾為一,帝王種、梵志種、君子種、下賤 種,來作沙門者,皆棄本姓。”(佛說海八德經)
(一)增一阿含經卷三七“八難品”四二·四:“佛告阿須倫……我法中 有四種姓,於我法中作沙門,不錄前名更作余字,猶如彼大海四大江河皆投于海 而同一味更無餘名。”
(二)增一阿含經卷四四“十不善品”四八·三:在彌勒佛的時候“比丘 姓號皆名慈氏弟子,如我今日諸聲聞皆稱釋迦弟子。”
由於印度宗教的複雜紛歧,並且每一宗教,都有其出家的徒眾,印度通 稱出家者為沙門,如要分別沙門的宗教信仰,便不得不以宗教的名目作為識別 ,比如尼乾子外道有沙門,婆羅門教也有沙門,所以在佛教中出家的,便以“ 釋子”作為區別,稱為“沙門釋子”,使人一聽,便可知道這是佛教的出家人 。

沙門分類

據長阿含卷三遊行經、大毗婆沙論卷六十六載,沙門可分類為下列四種:

勝道沙門

又作行道殊勝,如佛或獨覺;以能自覺之故。

示道沙門

又作說道沙門、道義,指說道無誤者,如舍利弗等;以能常隨佛轉大法輪之故。

命道沙門

又作活道沙門、依道生活,指依道而生者,如阿難等;以雖居‘學位’然同於‘無學’,多聞善持,具淨戒禁,傳法身慧命於世之故。

污道沙門

又作壞道沙門、為道作穢,指污染聖道而偽善者,如莫喝落迦比丘;以盜他財物之故。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亦舉出四種沙門,謂勝道沙門即‘諸善逝’,說道沙門即‘說諸正法’者,活道沙門即‘修諸善法’者,壞道沙門即‘行諸邪行’者。
此外,大寶積經卷一一二普明菩薩會亦列舉形服沙門、威儀欺誑沙門、貪求名聞沙門、實行沙門等四種沙門。

沙門修持

沙門修持甚嚴,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列舉五種毀辱:髮長、爪長、衣裳垢坋、不知時宜、多有所論;大寶積經卷一一三沙門品更列沙門應遠離之三十二垢及八法覆沙門行,三十二垢者:(一)欲覺。(二)嗔覺。(三)惱覺。(四)自贊。(五)毀他。(六)邪求利養。(七)因利求利。(八)損他施福。(九)覆藏罪過。(十)親近在家人。(十一)親近出家人。(十二)樂於眾鬧。(十三)未得利養作方便求。(十四)於他利養心生悕望。(十五)自於利養心不知足。(十六)於他利養中心生嫉妒。(十七)常求他過。(十八)不見己過。(十九)於解脫戒而不堅持。(廿)不知慚愧。(廿一)無恭恪意,心慢掉動,無有羞恥。(廿二)起諸結使。(廿三)逆十二因緣。(廿四)攝取邊見。(廿五)不寂滅,不離欲。 (廿六)樂於生死,不樂涅盤。(廿七)好樂外典。(廿八)五蓋覆心,起諸煩惱。(廿九)不信業報。(卅)畏三脫門。(卅一)謗深妙法,不寂滅行。(卅二)於三寶中心不尊敬。
沙門古寺沙門古寺

八法覆

八法覆沙門行者:(一)不敬順師長。(二)不尊敬法。(三)不善思惟。(四)於所未聞法,聞已誹謗。(五)聞無眾生、無我、無命、無人法後,心生驚畏。(六)聞一切行本來無生後,解有為法,不解無為法。(七)聞說次第法後,墮於大深處。(八)聞一切法無生、無性、無出後,而心迷沒。

四沙門果

又沙門有四果之別,稱四沙門果,即須陀洹果(三結斷)、斯陀含果(三結斷,貪恚痴薄)、阿那含果(五下分結盡)、阿羅漢果(貪恚痴永盡,一切煩惱永盡)。

其他釋義

出家修道者

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編)

釋義三

俱舍論二十四卷十六頁云:論曰:諸無漏道、是沙門性;懷此道者、名曰沙門。以能勤勞息煩惱故。如契經說:以能勤勞息,除種種惡不善法,廣說乃至故名沙門。異生不能。無異究竟趣涅盤故。非真沙門。

二解

大毗婆沙論六十六卷六頁云:問:如上所引三種經中所說沙門、有何差別?有作是說:師子吼經說沙門者、謂住四果。善賢經中說沙門者、謂行四向。準陀經中說沙門者、謂住四果及諸行向。有餘師說:師子吼經說沙門者、謂住四果。善賢經中說沙門者、謂行四向及住四果。準陀經中說沙門者、謂具足攝一切沙門。或有說者:師子吼經及善賢經說沙門者、謂住四果。準陀經中說沙門者、謂住果向一切沙門,復有說者:師子吼經及善賢經說沙門者、謂學無學。準陀經中說沙門者、謂學無學及非學非無學。有作是言:師子吼經及善賢經說沙門者、謂諸聖者。準陀經中說沙門者、謂諸聖者及諸異生。復有說言:師子吼經及善賢經說沙門者、謂持戒者。準陀經中說沙門者、謂持戒者及犯戒者。或復有說:此三經中所說沙門、義無差別。問:前二經說有四沙門。污道沙門、豈四所攝?答:亦四所攝。謂預流向。然預流向、有近有遠。近、謂見道。遠、謂此前順決擇分順解脫分、乃至正信而出家者。如契經說:有四種預流支。謂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支因向名,義無差別。問:善賢經說:若此處有八支聖道;當知四處有四沙門。污道沙門、豈此所攝?答:亦此所攝。以聖道支有實有假。實、謂無漏正見等八。假、謂有漏正見等八。污道沙門、亦得成就有漏正見,故彼亦是初沙門攝。復有說者:前二經說四種沙門、即是第三契經所說勝道等四。非預流等。故此三經、所說無異。問:初經所說、當云何通?唯我法內有四沙門,佛於眾中正師子吼。世尊豈說唯我法內有毀犯戒而師子吼?答:說亦無失。所以者何?污道沙門、雖復破戒;而不破見。雖破加行;不破意樂。設有問言:汝犯戒惡、為善?為不善?彼言:不善。為應作?為不應作?彼言:不應作。為有異熟?為無異熟?彼言:有異熟。為得可愛果?為得不可愛果?彼言:得不可愛果。為惡趣受?為善趣受?彼言:惡趣受。為自身受?為他身受?彼言:自身受。為是師過?為是教過?為是自過?彼言:非師過,亦非教過。是我之過。彼有如是有漏正見,信有因果,不愚因果。如是正見、九十六種外道所無。故佛眾中正師子吼、依彼而說,亦無有過。(《法相辭典》朱芾煌 編)
與沙門相悖的婆羅門與沙門相悖的婆羅門

沙門思潮

公元前六—前五世紀。在這個時代,印度出現了與婆羅門思潮相對立的沙門思潮。沙門思潮是當時自由思想家的各種觀點、派別的通稱,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佛教、耆那教生活派順世派和不可知論派等。

順世論

印度古代唯物主義派別,淵源很早。其先驅者之一是與佛陀同時代的阿耆多·翅舍欽婆羅(意為“發褐”)。順世論宣稱:世界的基礎是物質,構成物質的原素(大)是地、水、風、火四大。一切有情識的生物都由“四大”和合而生。認為物質原素不斷運動,具有內在的力量,從而否定了神和其它的原因。順世論在社會倫理方面主張種姓平等,反對輪迴業報、祭祀苦行,指出幸福既不在天堂,也不在來世,而在今生。因此佛教稱他們為“現世涅論”。這個派別從古代到中世紀一直在廣大人民中流行。
明正統高義造銅沙門像明正統高義造銅沙門像

耆那教

耆那教的真正創立者是與佛陀同時代的筏馱摩那,號稱大雄。大雄建立了一套修持理論和實踐,這個派別在佛教興起時代十分活躍,它一方面反對婆羅門教,另一方面與佛教也保持著相當的距離。

生活派

生活派的梵文原意為“嚴格遵守生活法的規定者”,漢譯佛經稱為邪命外道。相傳為末伽黎·俱舍羅所創,據後來南印度發現的碑文記載,與佛陀同時代的“六師”中的婆浮陀·伽那和富蘭那·迦葉也歸入這個派別。在佛教興起時期,生活派在恆河流域的舍衛城和補羅沙城等地組織過獨立的僧團,擁有自己的寺廟,過著極為嚴格的戒律生活。生活派宣稱:宇宙和一切有生命的物類由靈魂、地、水、風、火、虛空、得失、苦、樂、生、死等12個原素構成。各種原素的結合是一種自然的、機械的、無關係的結合;在社會道德觀方面提出了一種宿命論學說,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受命運支配著的,在命運的鎖鏈中,任何人的意志都是無能為力的,倫理道德也是沒有意義的。這個派別在印度孔雀王朝、戒日王朝時很流行,以後在南印度又和耆那教、印度民間信仰相結合,直至15世紀才銷聲匿跡。

不可知論派

以佛陀同時代的散惹耶·毗多梨子為代表。據佛經記載,在佛教興起時,散惹耶也組織過自己的僧團,有弟子250人,佛陀的兩個大弟子舍利佛和大目連原先都是散惹耶的門徒,後皈依佛教,因此散惹耶氣憤而死。散惹耶宣傳一種懷疑論或不可知論,認為對於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其真理都是不可遽然斷言的。例如我們對於來世化生、因果報應、罪惡是非、如來(人格化的修行完善者)可以說有(S是P),可以說無(S不是P),可以說亦有亦無(S是P亦不是P),可以說非亦有非亦無(S不是P亦不是非P)。散惹耶這種理論被佛教徒稱為“難以捕捉的魚學說”。不可知論作為一個派別在佛教興起以後就銷聲匿跡,但它的思想對後世一直有影響。
佛陀佛陀
上述沙門思潮,雖各有所標榜,但他們反對吠陀權威和婆羅門教精神統治方面是一致的。在世界觀方面則集中反對梵天創世說,從而提出了自然因說(世界是由自然的物質原因構成的)、偶然因說(世界是由偶然原因構成的)、結合因說(由物質和精神的原因結合而成)、宿作因說、生類因說(世界的各種事物及人分成不同的種姓是先天命定的),這些學說對世界的認識大都是從自然或現實出發的,相信自然界的原因或規律比神的創造更為重要,來源於實踐的人的知覺、經驗比吠陀天啟更有效。在社會生活方面,他們反對祭司的精神統治和種姓的不平等制度,反對以動物為犧牲的血腥屠殺和繁瑣的祭祀儀式,但這些派別也有很多時代的局限,他們中除順世論外一般都相信業報輪迴,有的還陷入詭辯、不可知論或宿命論,有的實行極端的苦行主義或享樂主義,甚至為了反對婆羅門教的社會倫理準則而走向極端,否定一切,抹殺是非界限。沙門思潮反映了當時正在興起的社會力量一一武士貴族、商業富有者和城市居民的思想和傾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