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涌村

沙涌村

沙涌村位於中山市南區的中心區,由沙涌、上塘兩個自然村組成,總面積2平方公里。現轄1-6個村民小組,到2005年止全村常住人口1655人,總戶數499戶,擁有廠房面積61566平方米,廠企25間。沙涌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村莊。沙涌自然村從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馬南寶先祖驛,駁從社會縣城金紫街遷居於此,到現在已月800年有歷史。因村旁河涌又因村中少水塘多,村民填塘建房,民國初年改稱今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沙涌村
  • 地理位置:中山市南區的中心區
  • 村民小組:6
  • 戶數:499戶
基本概況,歷史古蹟,其他,地圖信息,

基本概況

原沙涌村: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馬南寶先祖驛、駁從新會縣城金紫街遷居於此。因樹旁河涌多沙,故名。
馬公紀念公園馬公紀念公園
原上塘村:明代,唐、歐兩姓人遷此建村,名上堂。又因村中少水塘多,村民填塘建房,民國初年改稱今名。
兩條村於2002年合併為新的行政村,辦公地點設在沙涌,新行政村亦取名為:沙涌村。

歷史古蹟

沙涌村有很多著名的歷史古蹟,其中有宋帝遺蹟牌坊、鎮龍閣、文筆、南源堂、金花廟、華光廟、真君廟等。
文筆塔文筆塔
沙涌先施學校沙涌先施學校
文筆塔位於中山市南區沙涌村,建於清代,1988年重修,是沙涌村民為紀念馬南寶抗元扶宋有功,為壯鄉聲,多出文人,在山巔建成此塔,故此山稱為文筆山。
文筆塔用花崗石作塔基,青磚砌塔身,以六條麻石橫支承成空心圓體,由下而上收小,外形是筆尖狀。塔高約11米,底周長13米,磚厚0.7米。塔身鑲嵌有石碑一塊,用楷書陰刻"彩筆生花"四字,現塔身有部分損壞。

其他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龍街道下轄村
沙涌村距離市橋街8公里,離大龍街1公里,面積約4.5平方公里,下轄13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2874人,流動人口10313人。沙涌村委會利用本地的特點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引入多家服裝廠、鞋廠等企業,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012年全村集體收入1241萬元,農村人均收入13601元。沙涌村是廣東省首批進入民族民間藝術之鄉的村,並且名列榜首。1997年被廣東省評為“民間民族藝術之鄉”,2000年又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更使該村聞名遐邇的《鰲魚舞》在全國民間藝術的大舞台上奠定了地位。《鰲魚舞》歷史悠久,有記載的是沙涌村開村的明朝洪武8年,已有600多年歷史。近幾年來,在廣州市文化館、番禺區文廣局、區文化館等上級單位支持和幫助下,沙涌鰲魚舞繼承人對傳統鰲魚舞的一系列革新,《鰲魚舞》煥發新的生機,加入廣東音樂伴舞、小鰲魚、新造型、新編排,新編鰲魚舞《獨占鰲頭》在傳統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元素,使之更具觀賞性與娛樂性,表現廣東人奮發向上,番禺人敢為人先的精神風貌。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裏水鎮下轄村
沙涌村位於裏水鎮東南部,東鄰廣州、黃岐,南接大瀝、鹽步,廣佛高速、佛山一環橫穿而過。區位交通優勢明顯。沙涌村轄下包括下沙、上沙、湖洲、上亨田、下亨田五個村民小組,轄區面積6.5平方公里,現存耕地500多畝;戶籍人口4400多人,外來人員1.5萬多人。各個村民小組均被評為“和諧文明村”,其中下沙村小組的“錦綉花園”、“錦雅花園”農民公寓建設模式,湖州村小組的別墅式農民新村均得到省、市等各級政府的肯定和推廣。
村辦工業在上世紀70年代開始起步,當時以化工業、五金業藤業為主,1991年村辦企業增加了加油站、紙箱廠、彩印廠、液化石油氣站等。現時村中經濟以二、三產業為主。轄區內有企業300多家,主要是以五金、化工、家具、製鞋、製藥等行業,農業以經濟作物種植為主,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來源是土地及廠房出租。2008年我村農村集體經濟純收入 3938萬元,人均年收入11639元,人均股份分紅5000多元。村民從事的主要行業是製造,商業為主,村民主要收入是務工、經商,次要收入是出租房屋、股紅分配。
多年來我村緊緊圍繞上級各時期的中心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績;得到上級黨委政府的一致好評,多次獲得省、市、區鎮頒發的文明村,衛生村、計生合格村、民主法制示範村等各種光榮稱號。

地圖信息

地址:中山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