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水庫(湖北省棗陽市境內水庫)

沙河水庫(湖北省棗陽市境內水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沙河,古稱濜水,因河床儘是黃沙,元代起改名沙河,從棗陽東北而出,穿市區,流經西南入滾河,全長近80公里,是棗陽人民情感最深厚的母親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河水庫
  • 解釋棗陽市內最大的中型水庫
  • 位置:鹿頭鎮東北大阜山腳下
  • 承雨面積:201平方公里
  • 總庫容:720萬立方米
主要工程,建設維護,灌溉效益,主要水源,

主要工程

沙河水庫,是棗陽市內最大的中型水庫,位於鹿頭鎮東北大阜山腳下,攔截沙河幹流,承雨面積201平方公里(含上游石梯水庫攔截的76平方公里),總庫容720萬立方米,其中,有效庫容5059萬立方米。壩型為均質土壩,最大壩高22米(包括2米高的防浪牆),主副壩總長2097米。輸水涵管系用圓形鋼筋混凝上管,長95米,內徑1.5米。進口裝置一部斜拉鋼平板閘門,出口建有方形豎井,內裝鋼筋混凝土與鋼平板閘門各兩部。豎井後面建有一座小型水電站,裝機3X125千瓦。溢洪道位於壩東,有兩級跌水,均用鋼筋混凝土襯砌。一級跌水頂寬80米,設計過水深1.7米,泄水流量439立方米/秒。水庫有4條幹渠:北於渠從渠首至袁寨,長23公里,設計流量10立方米/秒;西乾渠從袁寨至唐梓山,長25公里,輸水流量3立方米/秒;北乾渠從袁寨至齊集,長24.7公里,輸水流量2-4立方米/秒;南乾渠從渠首至馬鞍山水庫,長11.8公里,輸水流量2立方米/秒。乾渠以下又有支、斗渠多條,各級渠道上的建築物共有303個。
沙河水庫

建設維護

沙河水庫於1958年春籌建,由省水利廳地質隊進行鑽探,縣水利局勘測設計。同年8月動工,施工高峰時上勞力3萬人,每個標工的工資為0.3元。次年春,農村生活困難,部分民工採集野菜彌補糧食不足。4月底,大壩合攏時,先大雨,後連陰雨,洪水上漲,形勢危急,廣大民工不顧生活困難,輪班施工,與洪水搏鬥19個日夜,終於保住大壩。施工期間,大搞工具改革,省水利廳於1958年冬在此召開全省水利施工現場會。由包爾漢率領的全國知名人士參觀團和越南銀行界的代表曾先後到工地參觀。湖北電影製片廠來工地拍攝了記錄片。
沙河水庫的大壩是在13米深的沙基上建造的,施工時沒有清基,在內坡作粘土鋪蓋,外坡作導滲設施,至今蓄水情況良好。
1959年夏建立管理處(以後又兼管石梯與大黃河水庫),有職工74人。
沙河水庫

灌溉效益

該水庫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養魚、發電的作用。工程建成後,連結石梯、大黃河兩處中型水庫和7處小(一)型水庫,形成一個自流灌溉網系。1983年灌溉面積達18萬畝,1981至1985年年平均灌溉12 .8萬畝,年產成魚26.7萬斤。水庫控制了沙河流域28%的洪水,減輕了下游的洪水災害。

主要水源

沙河,古稱濜水,因河床全沙無泥,從元代起改稱沙河,為滾河北岸第一大支流。發源於隨州市境內的七尖峰和柴家山麓,自三合店進入棗陽,經新市、鹿頭、吉河,繞棗陽城東,南向西經土鋪,在琚灣鎮東南的三角洲注入滾河,全長80多公里。上遊河床寬50米左右,勢陡流急,下遊河床寬百米左右,勢平流緩。有6條支流,26條小溪。流域面積717平方公里,上游系太古紀片麻岩和紅砂爍岩,風化流失嚴重,河床淤沙多。此河流量變幅大,枯水季節為0.38立方米/秒。山洪暴發時,最大流量可達1876立方米/秒。據舊縣誌記載:清代嘉慶十七年四月,鹹豐五年七月和光緒二十五年三月,三次洪水泛濫成災。建國後興建中型水庫7處,小(一)型水庫10處,變水害為水利。
沙河水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