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陽歌腔

沔陽歌腔

沔陽歌腔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屬於沔陽漁鼓道情。流傳於湖北省江漢平原的沔陽(今仙桃市)一帶,約於清道光、鹹豐年間形成,初為獨立的曲藝形式,後與“皮影戲”合流。沔陽歌腔說唱相間,既可單獨演唱,亦可為沔陽皮影戲伴奏配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沔陽歌腔
  • 性質:藝術
  • 特徵: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
  • 優點:為沔陽皮影戲伴奏配腔
簡介,溯源,藝術特色,劇目,

簡介

沔陽歌腔中的“雞鳴腔”源於東周時期的楚國《四面楚歌》 ,是中國傳統音樂中的“活化石”。

溯源

早在公元前208年“楚漢相爭”時,就有了“歌腔”。藝人說,當“劉邦”被圍困在“滎陽”時,為了激起“楚”人對“項羽”的憤怒情緒,曾利用“皮影歌腔”在城樓上敘述項羽的“罪行”。
沔陽歌腔
一說,“歌腔”流傳於唐代。唐王李世民在朝時,常召集大臣們演戲,“後宮娘娘”也想娛樂一番,但又不便扮演男子和大臣。於是,便用紙剪了一些人影,在帳內玩影戲、唱歌腔。唐王觀罷大加讚賞。並說,可以用此“ 打鼓謝神 ”。從此,“歌腔”加上了打擊樂器伴奏,逐漸流向了民間。
此外還有人說,“歌腔”起源於民間“迎神賽會”。在江漢平原,“歌腔皮影”開演的第一天,藝人必在演唱前加演一個“謝神”的節目。如春謝“土地神”,秋謝“五穀神”等等。“謝神”時,要“三跪九叩”,氣氛非常莊重。

藝術特色

沔陽歌腔的特點是吐字清楚,每一句詞唱完後才拖音,它的起腔和尾音全靠演唱藝人用假聲發音。歌腔的起音是根據江漢平原鄉村人們趕雞調而來的。鄉村人們拿起趕雞篙大聲叫“啊”!皮影藝人用“啊”這種聲調為歌腔開頭的起音,又名“定調”。歌腔是自由放腔,每段唱詞發音的高低全憑“啊”字定調。唱詞尾音以雄雞的叫聲為甩腔,每隻雄雞的叫聲不同,藝人利用多隻雄雞的聲音在演唱時變化多端,吐字真聲,拖腔假聲的演唱藝術來表達給觀眾。
沔陽歌腔的尾聲幫腔是皮影藝人採用通順河兩岸民間流傳的《薅草歌》所改編。薅草歌的主音以“喲咳嘿咿喲咿”貫通整個曲調,藝人們在薅草歌的基礎上修改成兩段曲,配上擊樂分兩次幫腔,也有藝人把兩段曲連結起來一口氣幫。
沔陽歌腔中四大主腔以七字、十字為準,多字或者少字要影響唱腔的板式。男歌腔除了《紀信替死》一段詞用字不限,其它唱詞格律非常講究。
沔陽歌腔板式是按照薅草歌移植而成的。薅草歌唱詞結構為十字句,分開頭、正文和煞尾三個組成部分。開頭一般為兩句,扼述故事的發端;正文為主要篇幅,提示主題;煞尾一般為兩句,概括全篇,與開頭相呼應,開頭和煞尾幫腔。歌腔唱詞結構是十字、七字句,和薅草歌一樣分為三個部分組成。開頭為四字,正文詞句不限,開頭和煞尾一般是四個字甩腔後幫腔。皮影戲歌腔、漁鼓腔的幫腔,源於民間民歌中“領——合”的藝術形式,幫腔帶著濃厚的鄉土風味,以造成強烈的藝術魅力,使其地方特色顯得更加濃烈。
沔陽歌腔的唱詞多為七字句式與十字句式。唱腔高吭、粗獷,地方色彩濃郁。
因演唱風格的不同,在“歌腔”中又有“南腔”、“北調”與“懶翻身”之分。漢水以北,較注重旋律的起伏跌宕,稱之謂“北調”;漢水以南,較注意節奏的張弛變換,人們稱之謂“南腔”。
此外,還有一些人,由於噪音條件的限制,創造了一種起伏較小的“平腔”唱法。民間戲稱之謂“懶翻身”。為了表達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內容,在各類唱腔中,又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板式”與“支腔”。如:[起板]、[起板幫腔]、[汪後台]、[梗子]、[落頭]等等。“歌腔”的演唱形式通常有兩種:
一為“獨角”,一為“多角”。當“獨角”演唱時,一人手拍漁鼓筒,自拍自唱;“多角”演唱各類民間故事與神話傳說時。一人演唱之時,“歌腔”與其它“漁鼓道情”相類:多人演唱時,一人唱“上籤子”(以唱“正面人物”為主),一人唱“下籤子”(以唱“反面人物”為主),兩人伴唱並幫腔(俗稱“汪後台”)。
說唱時有打擊樂有鼓、雲板、鑼、鈸、小鑼、馬鑼等伴奏。說表時有時也用“驚堂木”(即“醒木”)。由於“歌腔”地方色彩濃郁,因而受到人們的歡迎。

劇目

“沔陽歌腔”的傳統曲目大體可分作兩類。一類是演唱歷史故事的“朝戲”(又叫“朝本子”):如《烏江逼霸》、《過五關》、《羅通掃北》等;一類是反映生活、愛情及民間傳說的“花戲”(也稱“花本子”):如《雙巧合》、《八美圖》、《白蛇傳》等。新曲目有《金花治》、《鐵算盤》、《櫃檯新兵》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