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陽三棒鼓

沔陽三棒鼓

沔陽三棒鼓是湖北省有著悠久的歷史的曲藝曲種之一。沔陽三棒鼓是一種技藝性的歌舞。唐代稱三仗鼓,以雜耍三根特製的鼓棒擊鼓伴唱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沔陽三棒鼓
  • 別名:三仗鼓
  • 類型:技藝性的歌舞
  • 起源年代:宋元時代
  • 主要工具:兩端嵌有銅錢的三根木棒
  • 相關記載:《顧曲雜言》
起源,藝術特色,發展,曲目,

起源

宋元時,城市中的娛樂場所叫“瓦舍”或叫“瓦肆”。“瓦者野合易散也”,瓦舍內設有表演雜劇和曲藝的勾欄(即戲棚),後逐步走向農村。
明沈德符《顧曲雜言》載:“吳下向來有婦人打三棒鼓乞錢者,余幼時尚見之。”
明代後流入湖北。又據《沔陽實錄》中載:“氏(陳友諒之妻)女形美而善歌舞,腳常曲行,口吐依呀……氏善刀法,三刀齊發,來回如飛……諒(陳友諒)編歌子隊,演唱軍兵間。””,民間羨慕其技藝精美,欲仿難學,通過不斷探索改進,便用三把農村收割麥子的鐮刀,將其鋸成只留下一手能捏的小把,用雙手輪換拋丟,很快成了民間的一種演藝形式,由於水災連綿,百姓為了討米謀生,只有將鐮刀除掉剩下三根木棍,即成為“三棒鼓”。
《沔陽實錄》又云:“清中業,三棒流行,城內不得演,文人多唱花鼓於茶樓”,可見“三棒鼓”在清中業期間,就遍及沔陽城鄉。然而“三棒鼓”的演變公式基本是:武功--娛樂--雜耍--謀生,這就是“三棒鼓”的來由。
清代末葉三棒鼓與鳳陽花鼓合流,流傳更廣。為謀生計,沔陽、天門一帶的人們背井離鄉,浪跡天涯,到中歐,到東南亞,走到哪裡,唱到哪裡,他們被稱之謂“中國的吉卜賽人”。

藝術特色

沔陽三棒鼓是一種技藝性的歌舞,是曲藝的一種,其表演方式是:腰系鼓,頸掛鑼,用兩端嵌有銅錢的三根木棒,輪流拋於空中,雙手一邊丟棒,接棒,一面擊鼓,一面敲鑼,同時應節而歌,這是單人的玩法;二人表演時,更為精彩,一人丟棒接棒,擊鼓歌唱,一人敲鑼,並為丟棒者伴唱,棍棒時兒在空中劃出三條晃晃的曲線,時兒變換成一個個多彩的花環,穩穩地接住,拋起,再接住,再拋起——那種精美的表演,真讓人看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三棒鼓的鼓面直徑七寸五分、高四寸,每根長七寸,鑿三個不同側面的小方孔於棒上,嵌入銅眼錢。三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銅錢。三棒鼓丟打起來,眼錢相互碰擊,鼓棒上下翻飛,落鼓合拍成音。丟打三棒鼓的技藝約二三十種,如“金線吊葫蘆”、“姑娘紡棉紗”、“白蛇吐飛箭”、“麻雀鑽竹林”、“烏龍攪水”、“簸簸箕”、“砍四門”、“單跨花”、“雙跨花”、“單背花”、“雙背花”、“織布”、“絞花”等。
沔陽三棒鼓
沔陽三棒鼓詞有十多種唱法,多為天沔小曲沔陽民歌,曲調簡練樸實,敘事性強、靈活多變;鼓詞格式為“五五七五”,通稱“五七韻”,也稱“純七韻”,它的內容常因對象不同而不同,因人而異,即興變換,但不論如何變換,都少不了奉承,吉祥,恭喜之類的內容,最終達到給錢給物的目的。演唱不插道白。
如到雜貨鋪去打“三棒鼓”,唱的歌詞則是雜貨鋪“發財”一類的詞句,如碰到結婚喜慶之家則唱祝福恭喜或早生貴子一類的吉祥詞句等等,也有東家愛聽奉承,甚至要求重唱、另給錢物表示滿意。然而“三棒鼓”在開唱前要打“引鼓”(即過門的意思),“引鼓”打完後,即雙手輪耍三根棒子,一二句唱完必伴以“咚咚”之聲,唱完後又打“尾鼓”。如果再唱第二第三段則以“尾鼓”代“引鼓”,直接轉唱下一段。由於用三根木棒輪流拋起,落下擊鼓很單調,後來又加上一人打馬鑼和鼓聲同時伴奏,為了突出舞棒節奏就將木棒兩頭打空,穿上銅錢,使木棒舞動落手時,產生悅耳的“坡坡”之聲,有許多舞棒手式技藝嫻熟者創造出許多舞棒花樣,從而吸引更多的觀眾。
表演分單人和雙人兩種。單人表演者自己拋耍三根嵌有銅錢的鼓棒擊鼓伴唱,並敲掛在鼓側的馬鑼。雙人表演則一人丟棒擊鼓,另一人奏馬鑼,二人對唱。三棒鼓的鼓面直徑七寸五分、高四寸。三根鼓棒,每根長七寸,鑿三個不同側面的小方孔於棒上,嵌入銅眼錢。三根鼓棒共是九眼十八銅錢。三棒鼓丟打起來,眼錢相互碰擊,鼓棒上下翻飛,落鼓合拍成音。三棒鼓唱詞通俗,詞句簡短,每段押韻。唱詞結構各地不同,較常見的句式有“五、五、七、五”句,四句一組。還有“五、五、七”句,三句一組。三棒鼓的聲腔風格樸實,委婉低沉。由於拋棒擊鼓有嚴格規律,歌唱時節奏平穩,變化不大。

發展

“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身背三棒鼓,流浪到四方,鼓兒咚咚,鑼兒哐哐,含著眼淚去賣唱,好不叫人痛斷腸。”聽來令人肝腸寸斷,傷感萬分!可以想像,歷史上的沔陽,天門一帶的地勢是何等的低洼,水災是何等的頻繁,百姓們的生活又是何等的貧窮。據《沔陽州志——地埋》記載,天沔一帶因“土瘠民窮”、“十年九水”被稱為“澤國”。自乾隆三十年間到同治九年的一百零四年間,天沔共發生水災五十四次,“水勢橫溢數百里,人畜淹死無數,老弱轉移,十室九空”。因此,窮苦的人們只好身背三棒鼓,或夫妻,或兄妹,或父女,流落他鄉,穿林過市,沿門乞討唱花鼓。由此可見,特殊的環境創造了三棒鼓藝術。
沔陽三棒鼓沔陽三棒鼓
聲腔發展到後來,除[平腔]、[悲腔]、[鳳尾腔]、[雜花腔]、[魚尾腔]外,還有[十枝梅]、[ 摘 花 調]。唱詞多為三五一七句,即各句字數為五、五、七、五。三棒鼓傳到湖北天門、沔陽後,融入當地花燈鑼鼓、田歌等,富有鮮明的地方色彩。天沔民間常說:“打工喊號子,下田打鑼鼓,上山唱山歌,逃荒也有三棒鼓。”
三棒鼓在清末時就由逃荒餬口的演唱變為二人化妝三人化妝表演故事,進而組成草台班子參加農村迎神賽會、民俗節日、家族禮儀等聚會活動。在演出時用幾張桌子搭成戲台,故農村稱之為“平台花鼓戲”。在城鎮演唱中與漢劇、楚劇有了更多交流,從而吸取了漢劇 、楚劇的表演程式。在音樂方面也增加了絲弦伴奏,形成了獨立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花鼓劇劇種之一 。沔陽(湖北)花鼓戲就是“漁鼓、三棒鼓敲出來的”。

曲目

沔陽三棒鼓曲目豐富多彩,既有傳統的,又有現代的。傳統的多是反映舊社會人民的悲慘生活,如《逃水荒》、《宣統皇帝坐金鑾》、《開門曲》、《十恨》等。也有以描敘古人和四時景色為題材的曲目,如《十繡》、《唱八景》等。還有一部分曲目是采自民間的民歌小調,如《月望郎》、《孟姜女》、《嘆五更》等。現代的都是歌頌人們新生活,新風貌,如《我們湖鄉新事多》、《敲鑼打鼓上北京》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