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屍儀

中國古代喪禮程式之一, 即洗沐屍體。《禮記》載:先在階西向南處挖長二尺、寬一尺、深三尺的坑,並在西牆下壘灶。

中國古代喪禮程式之一, 即洗沐屍體。《禮記》載:先在階西向南處挖長二尺、寬一尺、深三尺的坑,並在西牆下壘灶。新盆、盤、瓶及無足敦、重鬲等器皿洗淨擺在西階下,竹籃里放一條綌織的沐巾、兩條浴巾。葦笥內放木梳,竹篋內放浴衣,均擺在西牆下。用水淅米飯,取汁裝入重鬲內煮,再用盆盛湯端入屋內。沐浴時,死者親屬均在戶外等候,屍床去席,浴屍者四人提衾被遮擋屍體,二人沐浴,髒水流到屍床下的盤中,然後將盤內臟水倒入階西所挖坑中。剪下死者的鬍鬚、亂髮和指甲, 貴族裝在小口袋裡, 放在棺內四角;士以下則埋之。屍體沐浴後, 給死者用絰帶束髮、插笄、穿明衣,並行飯含、幎目等儀式。沐浴所用器皿均予埋藏。歷代相沿。清制,於屍床前設浴床,侍者遷屍到浴床。男子哭踴, 婦人出屋(女子喪,則男子出屋)。然後去屍衣,覆斂衾。侍者奉湯及浴巾、櫛梳入。沐浴後,舉屍易床, 撤浴床、具, 埋巾、櫛及余水,屏處。再給死者襲衣、加面巾, 在床前立魂帛,設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