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溺與超越

沉溺與超越

《沉溺與超越》運用西方的現代性理論和現代欲望理論對中國新時期以來的欲望話語進行梳理和闡釋,以時間流程和文學現象間的橫向聯繫為基本線索,對欲望話語產生的社會文化語境、理論淵源、話語模式、價值追求、審美取向等進行多角度的觀照,力圖對新時期以來、特別是90年代以來的欲望話語敘述及其價值意義有一個巨觀的、立體的把握,勾畫出一幅欲望話語的全景式圖景。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信息,目錄,

圖書信息

作 者: 李清霞
ISBN:9787-5004-63061
出版時間:2008-01-01
沉溺與超越
版 次:1
頁 數:242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內容簡介

《沉溺與超越》運用西方的現代性理論和現代欲望理論對中國新時期以來的欲望話語進行梳理和闡釋,以時間流程和文學現象間的橫向聯繫為基本線索,對欲望話語產生的社會文化語境、理論淵源、話語模式、價值追求、審美取向等進行多角度的觀照,力圖對新時期以來、特別是90年代以來的欲望話語敘述及其價值意義有一個巨觀的、立體的把握,勾畫出一幅欲望話語的全景式圖景。在這個物慾的時代,至今還沒有關於新時期欲望話語研究的專著出現,因此,《沉溺與超越》選取新時期欲望話語作為研究對象,運用理論闡釋和文本細讀相結合的方法對新時期文學中欲望話語敘述發展的脈絡進行梳理和批判,力爭對新世紀文學的發展有所裨益,對深陷欲望泥淖的人們有一定的思想啟迪。全文共分四章。

作者信息

李清霞,女,陝西銅川人,生於1967年4月。l989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西北政法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文學博士。主要從事情感現象學和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家作品研究。在《文藝報》、《文學報》、《寧夏社會科學》、《廣西民族學院學報》等多家報刊發表哲學、美學、文學等方面的學術論文數十篇。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現代性與欲望話語
一 欲望與德勒茲和伽塔利的欲望生產理論
二 審美救贖及其現實意義
三 審美救贖的困境與人類自我救贖出路的探詢
四 文學中的欲望話語
五 新時期欲望話語產生的文化語境
第二章 政治遮蔽下的欲望敘述話語
一 五四以來欲望話語回顧
二 《北方的河》:大自然對生命的啟示
三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對原始生命本能的確認
四 《綠化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欲望敘述話語的政治策略
第三章 世俗化過程中的欲望話語書寫
一 當代中國世俗化的基本特徵
二 “新寫實小說”對世俗人生的深切關懷
(一)市井通俗小說的審美價值取向及其歷史意義
(二)新寫實小說對欲望的客觀化書寫
三 蘇童欲望化的歷史敘事
四 《廢都》:欲望漩渦中的無謂掙扎
(一)《廢都》產生的時代背景
(二)《廢都》:欲望的放縱與狂歡
(三)性描寫,《廢都》爭議的焦點
第四章 世紀末的欲望本體化敘述
一 薩特的“欲望”本體論理論
二 欲望本體化寫作及其現實意義
(一)寫作與欲望的內在衝突
(二)“後現代”理論是欲望本體化寫作的堅強後盾
(三)消費主義:欲望本體化寫作的豐厚土壤
(四)身體:欲望本體化寫作的核心
(五)都市:欲望的集散地
(六)審醜、日常生活的審美化:欲望本體化寫作的美學追求
三 女性內心隱秘欲望的客觀書寫
(一)私人化寫作及其審美空間
(二)林白:女性內心隱秘欲望的客觀書寫
四 《我愛美元》:金錢、性、人性自由的悖謬
五 衛慧,女性肉體欲望的瘋狂釋放與宣洩
六 “下半身”詩歌:欲望的肉身化
結語
一 畢飛宇的《青衣》、《玉米》:自我表現欲與權欲的極度張揚
二 尋求人類的救贖之路:慾海沉浮中執著的突圍者
三 網路,在虛擬中尋找虛無(終極意義)——絕望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