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治平

本字條收錄著名營養學家沈治平,並有作家人物一併收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治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
  • 出生日期:1915
  • 逝世日期:2010.04
個人簡歷,為國奮鬥,建立體系,驚人發現,各人觀點,填補空白,顛覆肉食,建議,發表文章,獲獎成果,千古流芳,浙江作家,

個人簡歷

沈治平,(1915-2010.4),年出生在江蘇省泰縣。
1938年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畢業,1950年美國俄勒崗州立大學食品科學技術系獲碩士學位,回國後從事營養研究工作,對我國食物營養成分的研究及《食物成分表》的編製做出了傑出貢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營養學系教授,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營養學會第一任會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為國奮鬥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驚天動地的喜訊令大洋彼岸的他興奮不已。這時,他在國內的一些親朋好友,紛紛寫信,向他介紹年輕共和國到處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事隔不久,美國艦隊進駐台灣的訊息,燃起他滿腔怒火。民族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的他毅然放棄攻讀博士學位的機會,於1950年回到了祖國。回國後,由於衛生部門正需要一批既懂得食品又懂得營養的人才,於是,沈治平來到中央衛生研究院營養系工作,一乾就是50年。從來到中央衛生研究院(中國預防醫學科學研究院前身)的那一天起,沈治平就暗下決心:把自己的所學都獻給祖國的營養事業。就在此時,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了。沈治平義無返顧地接受了從軍糧入手改善志願軍營養狀況的任務。經過調查他發現,由於志願軍食品缺乏維生素致使許多戰士患夜盲症,這個問題不解決,將影響軍隊的戰鬥力。他感到責任重大,不敢懈怠。接到任務的當天,他就召集人員開始調查研究,商談如何利用當前的軍糧供應形式,解決營養缺乏症問題。他白天到部隊調查研究軍糧品質品種,晚上查閱資料。時間不等人,在短短的三個月時間內,他就拿出解決方案:第一,大量添加蛋黃粉到食物中去;第二,把經過脫水處理的蔬菜保存包裝好運送到前線。建議被完全採納了,沈治平臉上終於露出幸福的笑容。
沈治平

建立體系

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與研究,沈治平發現,我國食物營養結構方面存在著嚴重缺陷:食物資源概念狹窄,營養知識落後,食物開發利用不夠。他對身邊的同志說:“祖國發展的步伐會越來越快,營養學的研究不能拖後腿,我們必須加倍努力地工作,完成歷史使命”。
食物營養學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套用科學,它的研究成果與國民經濟、人民生活密切相關。根據調查研究,沈治平提出中國食物營養研究要強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要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國範圍內組建一支學科齊全的營養科學體系。在研究過程中,沈治平發現1952年出版的《食物成分表》所包含的食物種類與營養素項目已經不能適應現代營養學的需要,需加以修訂。於是,他用了將近15年的時間研究此事。由於十年動亂,他不得不放棄這項研究,直到1978年,沈治平才把被中斷了許久的這一工作重新開展起來。沈治平聯合各協作單位,在科研經費異常緊張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終於使新編的《食物成分表》於1991年10月在全國公開發行。“我國食物營養成分”項目的研究獲得了衛生部1992年科技成果一等獎,1994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此時的沈治平已經近80歲,而中國營養學體系已經初步建立,他和許多年輕人一起共同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驚人發現

沈治平是新中國第一批專門從事營養學研究的海外學成歸國人員。他常常要求自己和身邊的研究人員,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什麼,我們就研究什麼,想祖國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只要祖國和人民需要,可以不唯上,可以不唯書,這樣才能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960年,中國的營養學框架還沒有搭建,一些關於食物營養源的理論都來自書本上。沈治平有著深厚的理論基礎,但是他治學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歷來主張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實現創新。當時,國外有一種學說認為,維生素B12隻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沈治平決心向這一學說挑戰。為了尋找新的維生素B12的營養來源,他把視角放在了中國的傳統食品上,一個一個加以研究、分析。此時,他已來到營養衛生研究所10年了。在中國營養學界小有名氣。

各人觀點

沈治平說:“中國的營養學事業要發展,是國家和人民的需要。我看問題的關鍵是儘快尋找新的食物營養源。我們有這么多傳統食品,只要我們沿著這個思路堅持不懈地開展研究,就一定能找到B12新的營養源。” 早在回國之前,沈治平就已經把中國的傳統食品加以深入的研究和歸類,並且把研究成果一併帶回了國內。他跑學校,進工廠,下農村,終於有一天,在研究整理我國豆制發酵食品的營養成分時獲得重要發現。他發現此類食品都不同程度地含有維生素B12的活性,結果通過實驗,合成了維生素B12。他得出結論:植物性食品通過發酵同樣能產生維生素B12。這一研究成果當即在學術界引起轟動,此舉為我國膳食中維生素B12的來源開闢了新的途徑。隨即,沈治平馬不停蹄地著手創建了一整套專一性強、靈敏度高的維生素B12的測定方法。這一研究課題,不僅在研究方法上有重大創新,而且也解決了不少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實際問題。經過完成幾個創造性的課題之後,建立我國食物營養學體系的初步思路在沈治平的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

填補空白

在研究院、衛生部的專門會議上,沈治平描繪到:中國的食物營養學必須立足在中國國情基礎上,充分發揮傳統食品的優勢,利用我國豐富的食物資源,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70年代的中國,糧食、肉類、水果、蔬菜都已經實現了小批量的出口,但是由於食品出口中經常因為農藥殘留量超過標準,而被退貨,從而蒙受重大損失,也影響我國食品在國際上的聲譽。當時主抓衛生部工作的李先念副總理曾經明確指示,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研究所應開展農藥殘留量研究並設立專門的課題組。沈治平在接到這個任務以後,首先翻閱了美國的有關食品農藥殘留測定方法和去除方法。他發現美國食品的有機氯農藥測定方法中使用的吸附劑“佛羅里砂”還沒有對我國開放,無法獲得這種試劑;進一步翻閱美國化學文摘,了解到美國的那種試劑是一種矽酸鎂類化合物,他多次按照專利說明公布的方法進行合成,但所得到的產物根本不具備任何吸附能力。仿製不成,沈治平決心自行設計研製中國自己的處理食物中農藥殘留的辦法。當時的營養衛生研究所有一台專門的氣相色譜儀,並設有高溫汽化室,但沒有專門的空調設備。沈治平就在一間只有10平方米左右的實驗室中進行分析研究工作,往往一乾就乾到深夜。夏天的室溫是可想而知的,沈治平為了將儀器溫度降低同時降低室內溫度,他經常把實驗室的大門敞開著。有一天,一位同齡的科學家經過他的實驗室門前風趣地對他說:“老沈啊,你這是在開門辦科研啊!”經過系統的實驗之後,沈治平在很短的時間內利用簡便的設備研製成功了“矽鎂型吸附劑”,其性能超過了美國試劑,填補了我國科研領域的一項空白。
“食物中有機氯農藥殘留及其毒性研究”課題後來獲得衛生部1982年甲級科技成果獎和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顛覆肉食

1978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全國性學會恢復學術活動。同年10月,中國生理科學會在山東青島召開第15屆全國學術年會。沈治平在營養組做了題為“從營養學觀點談新長征路上的吃飯問題”的專題學術報告,對全國科學大會提出的“研究我國食物構成”的意見作出初步回響。沈治平提出:一,研究我國膳食結構必須站在巨觀的角度,將全民族的健康要求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計畫;二,中華民族的食物構成與改善,必須考慮中國國情和具有中國特色;三,食物營養學不是資本主義的專利,也不是“修正主義”,中國食物問題第一是吃飯,第二是營養。

建議

沈治平“關於恢復和發展中國營養學研究”的建議,是“文革”後,我國第一次全面系統的關於營養學的論述。此文一出,隨即在全國學術界引起巨大的反響,一場關於如何改進我國食物構成的全國性大討論開始了。當時,有人提出,隨著我國大農業生產的發展,我國的食物構成應以肉、蛋、奶等動物類食物為主,走西方已開發國家膳食模式之路。持這種觀點的人不少,有一些還是學術上的權威人士。60多歲的沈治平回到北京後,把他關於中國食物營養學的觀點又重新整理了一遍,並認為自己的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食物營養學的觀點沒有錯。他對營養衛生研究所的同志們說:“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民眾身體健康,一天也離不開營養。今後我們開展食物結構研究,必須要有新的思維方式、新的工作思路,加快發展步伐,努力開創營養衛生研究的新局面。”

發表文章

1979年,沈治平應《百科知識》編輯部之約,發表了《從營養學觀點談改進吃飯問題》一文,再一次比較系統地闡明了他的觀點。文章認為,我國膳食構成應遵循立足國情,循序漸進的發展方針;以動物類食品為主的膳食構成可能是人類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一個重要發病因素;在改善我國食物結構的過程中,既要重視發展畜牧業,以提高我國膳食中動物類食品所占的比例,又要努力增加植物蛋白質,特別是大豆的生產,以保持我國膳食構成以植物類食物為主,動物類蛋白為輔的基本特點;改善膳食構成,既要考慮我國農業生產力發展的可能,又要適當提高膳食中的蛋白質營養質量。此觀點一出,立即得到中國農業科學院等部門的回響。由於沈治平在食物結構研究方面的重大貢獻,中國農科院主動邀請他參加《2000年改善中國膳食預測研究》課題,從此以後,沈治平涉足食物構成改進的巨觀經濟領域,從事軟科學的重大課題研究。不久,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委託中國農業科學院牽頭開展“全國糧食與經濟作物的發展研究”課題,沈治平被邀請作為該項研究的主要成員之一,並撰寫了“我國人民膳食結構現狀和發展需要的預測”的研究論文,這項研究項目1985年獲得了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授予的農村經濟發展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及198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獲獎成果

90年代以後,沈治平不顧自己年近八旬的高齡,繼續參與一線課題的研究。他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我國中長期食物發展戰略研究”,該項目以中國農業科學院為主要負責單位,沈治平承擔了“居民營養與食物結構研究”課題。沈治平在接到這個任務以後,歷經三年,收集了大量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並提出了我國中長期食物結構發展預測。“我國中長期食物發展戰略研究”課題,1992年獲得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其中沈治平提出的關於我國食物結構的改善方向及其預測的論斷,得到了國內學者的廣泛支持與國家決策機關的採納。進入古稀之年的沈治平老先生高興地看到,在他及其他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國食物營養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食品工業為滿足人民生活需要,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他的理想終於變成了現實。
沈治平教授授幾十年如一日,甘於清貧,生活儉樸,默默奉獻,從來不向組織提任何要求;他學貫中西,知識淵博,但非常謙虛,從不以學術大家自居;在遭受極其不公正待遇的情況下,仍然能保持一顆對黨和人民事業的拳拳之心。他開創和領導的中國營養學會已經成為國際營養科學聯合會的一員,成為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一個視窗。他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是我國食品科技工作者學習的光輝榜樣。

千古流芳

我國著名營養學專家,中國營養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沈治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0年4月13日6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沈治平同志1915年9月出生於江蘇省泰縣。1934-1938年在國立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學習,1948-1950年在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究生院學習,獲碩士學位。1950年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事業。幾十年來,在食物營養研究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受到國務院表彰,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在20世紀80年代,沈治平同志聯合國內營養學家籌備成立了中國營養學會,任中國營養學會第一屆理事長。在他的積極倡導下,1984年中國營養學會加入國際營養科學聯合會,1985年加入亞洲營養學會聯合會,使中國營養學會在國際營養學術團體中占有一席之地。作為營養學會的開創者他致力於建立優良的會風,使中國的營養事業和學會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

浙江作家

浙江杭州人。1962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歷任浙江話劇團演員,杭絲聯工人,《西湖》月刊編輯,杭州市文聯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杭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杭州市第七屆政協常委。1990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杜鵑恩仇》,中篇小說集《古井》,短篇小說集《漂移的屋子》、《國中數理化連環畫》,長篇報告文學《赤子情懷》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