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正賦

沈正賦

安徽合肥人,現為安徽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新聞學教授、新聞傳播學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新聞教育學會理事、全國新聞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新聞教育史學會理事、新安傳媒網高級顧問、安徽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安徽師範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編委等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正賦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合肥人
  • 職業:安徽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 代表作品:《突發公共事件報導研究》《解讀傳媒——傳媒生態與新聞生態研究》
個人簡介,教育背景:,主持項目:,主要科研論著:,出版教材:,主要科研論文:,

個人簡介

安徽合肥人,現為安徽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新聞學教授、新聞傳播學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新聞教育學會理事、全國新聞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新聞教育史學會理事、新安傳媒網高級顧問、安徽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安徽師範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編委等職。
曾在《新安晚報》從事過記者、編輯工作,發表訊息、通訊、深度報導、評論等各類新聞稿件300餘篇,其中數十篇作品獲國家級、省級新聞獎項。先後擔任《報紙編輯學》、《新聞採訪學》、《新聞寫作學》、《新聞業務專題》、《新聞傳播理論研究》、《新聞傳播實務研究》等本科生與研究生課程的教學。10多年來,在《新聞戰線》、《新聞大學》、《青年研究》、《當代傳播》、《中國記者》、《新聞記者》、《對外傳播》、《新聞界》、《中國新聞年鑑》和《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等學術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7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解讀傳媒——傳媒生態與新聞生態研究》、《突發公共事件報導研究》等,主持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安徽省教學研究項目、安徽省精品課程《新聞採訪學》、安徽省特色專業《新聞學》等多個研究項目,學術專著《突發公共事件報導研究》獲2009—2010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文學藝術出版獎(社科類)三等獎。

教育背景:

1989年7月獲安徽師範大學文學學士學位
2007年11月獲安徽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 講授課程:
《報紙編輯學》、《新聞採訪學》、《新聞寫作學》、《新聞業務專題》、《新聞傳播理論》、《新聞傳播實務》等

主持項目:

1、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突發公共事件中新聞輿論引導方式研究》
2、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災難新聞報導理論與方法研究》
3、省級教學研究項目《新聞傳播學專業結構調整與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研究與實踐》
4、安徽省省級精品課程《新聞採訪學
5、安徽省特色專業《新聞學》(項目編號:20100213)

主要科研論著:

1、《解讀傳媒——傳媒生態與新聞生態研究》2006年10月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2.《突發公共事件報導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0年4月版

出版教材:

1.《新聞採訪學基礎:理論與方法》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11月版
2.《中外新聞經典導讀》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8月版

主要科研論文:

1.標題之間的”跨界”與“混搭《新聞戰線》2012年第5期(中文核心期刊)
2.信息耗散模式與新聞真實性——兼論香農—韋弗“噪音”說和馬萊茲克系統模式《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CSSCI來源期刊)(人大複印報刊資料《新聞與傳播》2012年第7期全文轉載)
3.觀察採訪在新聞報導中的價值與意義——基於我國新聞戰線開展的“走轉改”活動《新聞界》2012年第20期(CSSCI來源期刊)
4.西方新聞自由的理想王國與現實圖景《當代傳播》2011年第5期(CSSCI來源期刊)(《中國新聞年鑑》2012年卷全文轉載)
5.網路自殺新聞報導及其影響因子研究——基於傳播學研究的內容分析法《青年研究》2010年第5期(CSSCI來源期刊)
6.突發事件報導方法與傳播效果解析——2008年我國突發事件報導研究綜述《當代傳播》2009年第2期(CSSCI來源期刊)
7.發言人的“錯位”《新聞記者》2008年第9期(CSSCI來源期刊)
8.新聞媒體在輿論監督中的角色定位《當代傳播》2007年第7期(CSSCI來源期刊)
9.有理?有利?有節?——媒體報導三題《新聞記者》2006年第8期(CSSCI來源期刊)
10.慎重報導涉及宗教信仰的內容《當代傳播》2006年第4期(CSSCI來源期刊)
11.人物通訊采寫的共性和個性《當代傳播》2006年第2期(CSSCI來源期刊)
12.新聞同質化競爭中的策略《當代傳播》2005年第2期(CSSCI來源期刊)
13.民族情緒在商業廣告中的滲透和影響《新聞記者》2005年第5期(CSSCI來源期刊)
14.傳媒核心競爭力及其影響要素解讀《新聞大學》2004年冬季號(CSSCI來源期刊)(人大複印資料《新聞與傳播》2005年第4期全文轉載)
15.災難新聞報導方法及其對客群知情權的影響《新聞大學》2002年夏季號(CSSCI來源期刊)(楊勝江編著、新疆電子出版社2005年6月出版的《記者在現場:突發災難性事件報導經驗談》全文收錄)
16.新聞記者的職業精神《當代傳播》2003年第5期(CSSCI來源期刊)
17.新聞監督與司法獨立之間的辯證關係《當代傳播》2002年第1期(CSSCI來源期刊)
18.從幾則新聞報導實例看新聞記者的社會責任感《當代傳播》2000年第5期(CSSCI來源期刊)
19.延安時期我黨對外傳播策略及其啟示《對外傳播》2009年第6期(《中國新聞年鑑》2010年卷全文轉載)
20.災難性事件報導方法論初探《新聞戰線》2003年第9期(中文核心期刊)
(陳燕、劉東平主編,外文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的《危機事件報導案例分析》全文收錄)
21.傳播學對中國新聞學理論建構的貢獻《新聞戰線》2009年第5期(中文核心期刊)
22.從汶川地震看中國網民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介入《電視研究》2008年第9期(中文核心期刊)
23.我國新聞傳播教育現狀及其發展態勢新探《新聞戰線》2006年第3期(中文核心期刊)
24.謠言豈能作為新聞報導《新聞戰線》2007年第4期(中文核心期刊)
25.突發事件中新聞媒體角色的合理調適《新聞界》2003年第2期(中文核心期刊)
26.對新聞職業道德和作風的另類解讀《新聞通訊》2002年第2期(中文核心期刊)
27.偷拍偷錄行為合法化的辯證思考《新聞戰線》2002年第7期(中文核心期刊)
28.從朱鎔基總理答記者問看記者的提問藝術《新聞愛好者》2002年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
29.新聞報導中歧視性語言摭談《新聞愛好者》2001年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
30.“號外”也應是張新聞紙《新聞實踐》2001年第10期(中文核心期刊)
31.21世紀首日部分報紙一版比較研究《中國記者》2001年第2期(中文核心期刊)
32.叫讀者(聽眾)信誰?——關於“東方紅”三姐妹報導《新聞界》1997年第2期(中文核心期刊)
33.新聞報導不能誤導客群《新聞通訊》1999年第1期(中文核心期刊)
34.一則新聞兩種相反報導的啟示《新聞世界》1997年第3期
35.新聞輿論監督難點及其對策芻議《聲屏世界》2000年第2期
36.試析新聞工作者的新聞敏感與社會責任《新聞世界》2000年第7期
37.奉獻給新世紀的第一道“新聞大餐”《新聞世界》2001年第2期
38.試析增強典型人物報導思想性和可讀性的三個有效著力點《套用寫作》2001年第9期
39.“問題新聞”與新聞職業道德和作風建設《新聞業務研究》2002年第1期
40.早間節目的新聞風格定位及設定《聲屏世界》2002年第1期
41.法制新聞報導中的非規範化語言談片《學語文》2002年第1期
42.災難性事件中的新聞輿論監督平議《聲屏世界》2002年第8期
43.災難新聞報導中的人文主義關懷《新聞論壇》2003年第1期
44.試析議程設定理論及其在伊拉克戰事報導中的運用《聲屏世界》2003年第6期
45.新聞界信用缺失的生成原因及其對策芻議《聲屏世界》2004年第4期
46.新聞媒體的精品意識、法制意識和合作精神芻議《采寫編》2004年第4期
47.我國電視新聞頻道設定的傳播學思考《傳播學研究集刊》第2輯(2004年)
48.新聞媒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新探《城市黨報研究》2005年第6期
49.我國新聞傳播教育的辦學模式與特色芻議《今傳媒》2005年第5期
50.地方媒體參與報導國內重大事件的策略及其意義《聲屏世界》2006年第4期
51.對當下網路視頻短片盛行的思考《今傳媒》2006年第6期
52.慎講好話慎用圖片慎發傳言――媒體報導“三慎”《新聞三昧》2007年第4期
53.構建突發公共事件報導理論體系和操作模式《對外大傳播》2007年第6期
54.從傳媒生態到新聞生態《聲屏世界》2007年第7期
55.白居易新樂府詩中的真實性原則《學語文》2007年第5期
56.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報導中的新聞選擇《東南傳播》2008年第6期
57.新聞傳播為思想解放運動預設強大的輿論場《今傳媒》2008年第7期
58.從王旭明離職看新聞發言人的職業特點及其要求《今傳媒》2008年第10期
59.從信息公開角度看汶川地震報導的特點與效果《聲屏世界》2008第7期
60.危機事件報導中的媒體功能《東南傳播》2008年第8期
61.災難新聞報導中的絕對主角和相對主角《東南傳播》2008年第9期
62.災難新聞在高校校園傳播的特點探究《當代青年研究》2008年第11期
63.突發公共事件中的新聞媒體——以拉薩“3?14”事件、“5?12”汶川地震和“三鹿奶粉”事件報導為視閾《對外傳播》2008年第12期
64.新聞業務教學在理論和實踐上的改革與創新——以《新聞採訪學》課程教學為例《今傳媒》2009年第2期
65.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我國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與發展《東南傳播》2010年第6期
66.網路信源新聞初探《東南傳播》2010年第8期
67.白居易詩歌中的新聞傳播特性《淮北師範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68.論白居易詩歌的媒介傳播《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10期
69.論新聞採訪權及其行為規範《今傳媒》2011年第11期
70.新聞媒體節慶日報導的現狀與問題探析——基於2011年國內主流媒體的國慶報導《聲屏世界》2011年第11期
71.白居易詩歌的人際傳播《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
72.“走轉改”的哲學意蘊——基於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視角《理論建設》2012年第5期
73.黨報開展新聞監督和輿論引導的新路徑——對《人民日報》“求證”欄目的實證研究《新聞研究導刊》2012年第12期
74.改進新聞報導文風的理論與實踐探析《聲屏世界》2013年第2期
75.新聞價值的多義性與相對性辨析《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
76.明星跳水節目的雙向心理訴求探析——以《星跳水立方》為例《聲屏世界》2013年第9期
77.西方媒體的真相與尷尬《人民論壇》2013年第9期
78.安徽省高校新聞學教育現狀的調查與思考《淮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0期
79.我國新聞作品著作權失范現象與問題新探《新聞研究導刊》2013年第10期
80.黨報開展輿論監督就要敢於“發聲”和“亮劍”——對人民日報三篇批評報導及其“回應”之斷想《新聞研究導刊》2013年第12期
81.電視媒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可行性分析——以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特別節目為例《聲屏世界》2014年第4期
82.大國總理的執政理念與新聞傳播的媒介觀照——以中國國務院三任總理首次記者招待會為研究樣本《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
83.網路時代新聞工作者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的新探索《新聞研究導刊》2014年第6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