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偉基

沈偉基,男,現為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貨幣金融系教授,同時兼任北京金融學會理事、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理事,承擔教學研究工作。講授課程有:貨幣銀行學(本、研)、金融理論與政策(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偉基
  • 職業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貨幣金融系教授
  • 畢業院校: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分校財政系財政金融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 性別:男
經歷,社會兼職,講授課程,教學成果,研究方向,學術成果,著作,論文,科研項目,學術獎勵,思想,

經歷

1983年2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分校財政系財政金融專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4.9起在職攻讀中國人民大學財政系貨幣銀行學專業研究生,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1968.8——1977.8 作為知識青年赴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下鄉插隊
1983.3——現在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貨幣金融系任教

社會兼職

北京金融學會理事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理事

講授課程

貨幣銀行學(本、研)
金融理論與政策(研)

教學成果

貨幣銀行學》1994年11月北京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研究方向

貨幣銀行理論與政策

學術成果

著作

2006,《貨幣銀行學原理》,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4,《金融學(精編版)學習指導書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4,《金融學(精編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2003,《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貨幣銀行學原理(第四版》,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1,《貨幣金融學》,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0,《現代金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0,《貨幣銀行學(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1999,《貨幣銀行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論文

2007,《關於我國貨幣層次劃分的幾點看法》,《金融與保險》第9期
2006,《監管者的最優激勵問題》,《山西財經大學學報》第1期
2006,《從居民金融資產積累角度看我國“超額”貨幣之迷》,《複印資料·金融與保險》第4期
2005,《企業債券融資對公司治理的影響分析》,《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第5期
2005,《居民金融投資變化趨勢》,《中國統計》第7期
2005,《西部地區貨幣政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學報》第10期
2004,《我國現行融資制度功能的理論及實證分析》,《金融與保險》第1期
2004,《完善我國高校助學貸款制度的思考—中外比較視角》,《金融與保險》第7期
2004,《歐元區資本市場整合:動因、進展與效應(C)》,《金融與保險》第9期
2003,《對我國貨幣政策目標的再思考》,《金融與保險》第2期
2002,《儲蓄分流、金融風險與儲蓄—投資轉化效率》,《金融與保險》第1期
2002,《中國金融業邁向混業經營的法律途徑》,《金融與保險》第3期
2001,《發展銀行業中間業務迫在眉睫》,《中國改革報》第11期
2000,《對幾個金融熱點問題的再思考》,《金融與保險》第7期

科研項目

2003,中國金融結構研究--基於微觀層面的分析
2002,上市公司籌資研究

學術獎勵

2004,《貨幣銀行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2,《貨幣銀行學(第二版)》, 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
1998,校首屆“十大教學標兵”獎
1997,《貨幣銀行學》,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1994,寶鋼教育獎

思想

入世後,我國商業銀行的面臨的挑戰如果說國外銀行的進入還有一個5年的時間緩衝以及國家從各方面的保護的話,那么來自我國經濟環境內部的壓力,其實已經使我們的商業銀行,尤其是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舉步維艱了。
其一,銀行傳統存貸款業務面臨著來自資本市場的巨大挑戰。在我國,傳統的銀行存貸款業務一直是各個銀行的主營甚至是唯一經營的業務。但是現在,我國資本市場不斷發展,社會資金開始分流,直接影響著商業銀行傳統業務的發展。截止2001年9月,中國A、B兩股市場的上市企業已達1154家,流通總市值15178.16億人民幣,2000年發行A股可轉換債券28.5億元,發展內債4657億元。而居民和機構投資者投資資金大部分來源於其在銀行的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另一方面,證券投資基金以及產業投資基金、風險創業投資、社保基金都會及保險業的發展也會分流一部分銀行存款。
其二,銀行傳統的業務利潤率大大縮水。商業銀行經營存貸款業務的收入主要是來自於存貸利差(扣除經營成本)。但是在目前的情況下,一方面對企業來說,資本市場的發展,使通過發行債券和股票進行直接融資越來越容易,從而使企業對銀行在利率、服務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由於存在大量的不良貸款又致使商業銀行“惜貸”,進一步縮小了貸款規模。所有這一切,都使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資產中貸款比重不斷下降。另一方面,1996年以來,我國央行已連續七次降低存款利率,而且越往後的降息,存貸利差越是縮小。如此一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利潤減少也就更是顯然的了。
其三,我國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品種太少、創新不足。首先是貸款品種少、服務差。在美國,消費者貸款占整個商業銀行貸款總額的20%,包括汽車、住宅、小額生活貸款、度假旅行貸款等。而在中國,已經開發的消費信貸和分期償還貸款業務還尚待拓展。即使剛剛起步的住房貸款也存在各種問題,如首付款高,還款期限短,只能面對少數高收入家庭,無法大範圍推廣等,同時商品房按揭服務種類仍不多,購房者可選擇的手段也比較缺乏。其次,存款品種遠不及國外銀行。中國銀行業目前的一些創新品種,如通知存款、電話銀行等在國外早已推出。花旗銀行在日本推出了與日經225種股票指數掛鈎的2年期定期存款。
這種情況的存在,一方面與我國銀行業管制太嚴,各商業銀行自由度較小有關外,也反映出我國商業銀行在傳統業務開拓創新和品種開發方面的落後狀態。在加入WTO後,在這些傳統業務領域的創新方面,我國商業銀行將面臨外國銀行及非銀行金融公司的巨大衝擊。
國內外銀行業中間業務發展現狀的比較分析:
中國銀行業面臨的這些嚴峻問題,可以概括為兩類,一類是管理和機制上的,諸如人員龐雜、機構臃腫、責權不清、效率低下等;一類是業務上的,這主要表現在我國商業銀行目前還太倚重傳統的存貸業務,而忽視了利潤率高的多的中間業務。
重視中間業務是國際銀行業的大勢所趨。從二戰以來,伴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不確定性越來越大,銀行之間以及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各種金融創新理論和金融工具層出不窮,銀行已經開始從原來專注於資產和負債轉向利潤率更高而風險更低的中間業務來了。這可以從西方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比重的不斷上升中看出來。而且即使是傳統的存貸業務也在經歷不斷的創新,比如電話銀行;而一些傳統的業務比如活期存款,甚至快要在西方銀行中消失了。而我國銀行業由於發展長期封閉運行,不但遠遠滯後於國際潮流,而且其銀行商業化進程也才只有短短十幾年。2001年7月份,我國出台了《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這是指導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第一個專門檔案,也是我國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際,實行銀行業轉型和與世界接軌的重要一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