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納·比肖夫

沃納·比肖夫

基本介紹

  • 姓名:沃納·比肖夫
  • 國籍瑞士
  • 出生地:蘇黎世
  • 出生日期:1916年
  • 逝世日期:1954年
  • 職業:藝術 攝影家
個人概述,逝世,以相機追求和平的人,純粹的瑞士攝影家,後世影響,從《DO》到馬格那姆,作品·人性,

個人概述

沃納·比肖夫是一位國際上知名的瑞士攝影家,1916年生於蘇黎世,1954年在秘魯死於一次意外事故。只活了38歲,但他在自己創造的非凡的影像中獲得了永生。
比肖夫早年接受過繪畫和體育師資的訓練,後來進入蘇黎士藝術學校,在那裡學習製版。這樣他成了戰前為數不多的受過正式攝影訓練的一名歐洲攝影記者。比肖夫作為畫家和攝影家,花了3年的時間集中研究光線和形式,貝殼和花的圖案,以及某些時裝攝影。
1939年他遷至巴黎,試圖以繪畫為職業。然而,隨著戰爭的爆發,他應徵入伍。正是在戰爭的年代裡,他對攝影的認識深化了,儘管他終其一生都在他的筆記本上不停地畫著素描和速寫。
1942年,比肖夫與圖片雜誌《你》建立了聯繫,該雜誌發表了他的許多最重要的照片。由於在攝影上進步很快,他開始向與早期工作根本不同的方向發展。他開始考慮把攝影作為倫理和社會事物的一種表現手段,而不是把考慮集中在純形式特性和攝影的可能性方面。走訪了被戰爭蹂躪的法國、德國和義大利以及東歐之後,他開始把他的照片當做一種道義見證的工具和社會事件的動因。
沃納·比肖夫(WernerBischof)和他的照片在他去世以後聞名於世。自1955年以來,許多展覽包括在史密斯協會和羅浮宮舉辦的回顧展和紐約攝影國際中心主辦的巡迴展,都證實了比肖夫作品對當代新聞攝影巨大而持久的重要性。

逝世

比肖夫死於秘魯的訊息傳到日本,是在1954年一個陰雨綿綿的梅雨季節。5月25曰,他在前往秘魯森林進行創作時,因車禍與同軍人一起翻下500米深的山谷。
同一天,在印度支那,卡帕不幸觸雷身亡,真是奇異的巧合。在一天裡,馬格那姆喪失了兩位巨匠,命運開了一個極大的玩笑。就這樣,1954年,世界上消失了兩位重要的新聞攝影家。
比肖夫終年僅39歲,是位前途遠大的青年攝影家。他的墓安置在卡亞俄港附近。
但是,這次秘魯之行,比肖夫為人們留下了許多傑出的作品。例如,他用85毫米長焦距鏡頭拍攝的《吹笛少年》。身穿粗布衣,肩背大口袋的秘魯少年,在山道間邊吹笛,邊行走。雖然畫面簡單,卻充滿了抒情韻味,使人感到比肖夫的溫暖的胸懷。
這幅作品已成為遺作,現在看到它,似乎那少年吹奏的笛聲,正在為比肖夫的死表示深切的哀悼。

以相機追求和平的人

沃納·比肖夫是一位國際上知名的瑞士攝影家,1916年生於蘇黎世,1954年在秘魯死於一次意外事故。
蘇黎世藝術學校1932年創辦攝影班,沃納·比肖夫是它的第一批學員之一,自始,在他短短的二十幾年攝影生涯中,比肖夫曾先後服務於一些世界著名雜誌(如美國《生活》、法國《巴黎競賽畫報》等)和瑪格南圖片社,足跡遍布幾大洲,尤其是他在印度、朝鮮,日本等亞洲國家拍的照片使人過目難忘。
沃納·比肖夫十分推崇羅伯特·卡帕,視他為自己的楷模。比肖夫的作品追求真實與美。曾有人評價他的照片不僅維護了人類的尊嚴,體現出人道主義的信仰,還具有不受時間制約的藝術欣賞價值。他的作品在現代攝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沃納·比肖夫沃納·比肖夫

純粹的瑞士攝影家

戰後的瑞士,是世界攝影浪潮的中心。因獲古根海姆獎而名聲大振的羅伯特·弗朗克就是瑞士人,生在美國,長在瑞士,以強烈表現立足於世界影壇的W.克萊茵是弗胡克的朋友,他也是一位很突出的新聞攝影家。然而,在這些攝影家中,最引起評論界注意的,應屬比肖夫。他於1915年生於蘇黎世,父親是個普通的職員。
比肖夫從少年時起就非常喜愛繪畫,對其它科目不感興趣。這樣,父親只好讓他退出原學校進入蘇黎世美術學院攝影專業學習。這是1933年的事情。
沃納·比肖夫作品沃納·比肖夫作品
在學習中,他直接受到著名攝影教育家亨斯·菲斯蘭的教導,使他學到了成為一名攝影家所必備的基本技巧。同時,比肖夫開始對印刷美術設計產生興趣,這與他從小喜歡繪畫的志向有一定關係。菲斯蘭在教學中,採用發揮學生個性的方法,使比肖夫能夠按照自己的成長規律去發展。
比肖夫愛好印刷美術設計是在他畢業時從事照相館工作而引發的。他在照相館裡以商業攝影為目標,工作了十年,之後,他的名氣越來越大。
這一時期,他的照片主要強調造型部分,他的新聞照片也非常重視造型處理,使其別具一格。可以說,這段時間的鍛鍊,為他今後的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後世影響

比肖夫直到離開人世,總是堅信自己不僅是新聞攝影家,也是藝術家的信念。雖然許多人認為"新聞照片不是藝術",但是,這種觀點是對藝術觀念的一種偏見。長期以來,人們對攝影產生過種種誤解。其實,藝術觀念在變化,人們的認識也應該不斷變化。因此,站在新的藝術立場去追求新聞攝影的變化,追求新聞攝影的新的藝術性,是比肖夫終生的目標。他常常以一個藝術家的規範要求自己,決不妥協。一次,曾有人向他索取韓戰中共產黨俘虜的照片,他說“藝術不能出賣”。他視戰爭為罪惡,他是站在人道主義立場上來拍攝照片的藝術家。

從《DO》到馬格那姆

DO》是世界一流的美術雜誌,現在仍在發行。克萊茵曾在那裡工作過。
在《DO》的工作,決定了他後半生命運的到來。瑞士雖然在大戰中屬於少數保持中立的國家之一,但是,《DO》與瑞士紅十字會合作,為記錄戰爭的災難而起用了比肖夫。
紅十字會希望的只是記錄戰爭,但比肖夫不願只拍戰爭,而是把相機對準了在戰爭中掙扎著的民眾的命運。他常常是站在受害民族的立場上,直到戰後,他依然如比。婦女、兒童不斷出現在他的作品中。
他以歐洲戰場為主,拍攝戰爭中民眾的生活。這種題材對於他是有生以來的第一次。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以唯美主義手法去拍攝大自然景物的,過去他說過:"我之所以只拍攝這些景場,是因為我自己能夠捕捉到自身意識的存在"。然而,戰爭卻把他的視線從唯美主義世界轉移到了現實社會。如果沒有戰爭,也許他會一直沉浸在他寂靜的唯美主義世界中進行創作。
現在,他不得不面對現實,他一面感受著民眾生活的苦難,一面被民眾的喜怒哀樂所震動。為此,他在《DO》中大聲疾呼,
也決定了他今後的道路。之後,他又把足跡留在了共產主義國家,拍攝《鐵幕背後》,在《生活》雜誌上發表,因此而聞名。
從 1946年到1949年,他的生活是在東奔西跑中度過的。1949年在瑞士結婚,並加入了馬格那姆,成為瑞士方面負責人。
1951年,馬格那姆計畫為比肖夫搞一次日本攝影旅行。比肖夫先取道印度,在那裡拍攝潦倒的貧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作品。然後,經香港到日本。
比肖夫的作品比肖夫的作品
他在日本逗留了八個月,為(生活)雜誌拍攝韓戰,並與日本攝影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他對日本的風土人情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拍攝了大量的照片。1954年,他將這些照片題名為(日本),並編輯成畫冊出版。這是最早由外國攝影家拍攝介紹日本的攝影集。書中充滿了好奇和驚喜,卻沒有偏見。從這些照片可以看出,比肖夫在評價客觀時象對保持了客觀、溫和的態度,他是一位優秀的新聞攝影家。
1953年,比肖夫前往美國,1954年又從墨西哥到達巴拿馬。他那一次是去拍攝南美人民生活的。"但是,命運的利劍卻在悄悄地向他刺來。當他從巴拿馬到智利,最終踏上稅魯的國土時,雖然獲取了無數個傑出的鏡頭,但是,付出的代價卻是自己的生命。

作品·人性

比肖夫死後三年的1957年,他的遺作展在蘇黎世開幕,感動了許多人。從1953年到1957年,他的影展《極樂》曾在歐洲各地巡迴展出。
比肖夫的風格簡而言之就是:貫穿始終的人性、和細緻、縝密的造型,始終保持冷靜的畫面。
他的早期作品中,唯美主義風格濃厚,抒情詩一般的美感洋溢在畫面中。同時,他又十分注意準確的造型處理,避免畫面中易犯的毛病。他從事的印刷美術設計,為他的畫面構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據比肖夫的友人回憶,他終生熱愛美術,他喜歡西班牙畫家、立志學習畢卡索的藝術風格。他是個爽快人,但不是一位開朗的社交家,閒暇時光,他總是面對畫布度過的。現在,回過頭來,仔細回味,似乎他的《吹笛少年》中充滿著一種寂寞的情緒。或許在遇到這位少年時,他無意中預感到自己的命運。無論怎樣,畫面中瀰漫著和平的沉寂,它使人們為之傾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