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夫岡·柯勒

沃爾夫岡·柯勒

沃爾夫岡·柯勒(Wolfgang Kohler),生於1887年1月21日,逝於1967年6月11日。德裔美國心理學家,格式塔心理學派創始人之一,也是認知心理學、實驗心理學、靈長類行為研究的先驅。

他出生於愛沙尼亞雷弗爾,病逝於美國新罕布夏州恩菲爾德。柯勒曾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獲得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沃爾夫岡·柯勒
  • 外文名:Wolfgang Kohler
  • 別名:苛勒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愛沙尼亞雷維爾
  • 出生日期:1887年1月21日
  • 逝世日期:1967年6月11日
  • 職業:心理學家
  • 畢業院校:杜賓根大學、波恩大學、柏林大學
  • 主要成就:格式塔心理學創始人之一,認知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研究的先驅
  • 代表作品:《猿猴的智力》
人物生平,家庭背景,大學生活,學術研究,晚年生活,學術體系,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主要觀點,主要成就,運用實驗結果反對元素主義心理學,促進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奠定了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基礎,奠定實驗社會心理學的方法論的基礎,出版著作,主要著作,其他書籍,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柯勒的父母都是德國人,父親是德語健身房教練,曾在1865年取得語言學博士學位。他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柯勒6 歲時全家遷居德國北部的沃芬巴特爾,他在那裡長大。除了對科學感興趣之外,柯勒還喜歡音樂、鋼琴和戶外運動。

大學生活

1905-1906年柯勒就讀於杜賓根大學,師從蓋特爾學習哲學、歷史和物理課程。此後兩年在波恩大學,在埃德曼的指導下接受了實驗心理學訓練。
1907-1909年柯勒在柏林大學學習哲學和心理學,同時繼續聽哲學和自然科學課程。他的導師是斯圖姆夫,其畢業論文是有關心理聲學的問題。1909 年柯勒取得柏林大學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

學術研究

畢業後柯勒受聘於法蘭克福大學。在著名的 普朗克指導下,他接受了物理學方面相當深入的訓練。正是由於這一原因,他強調主張心理學必須和物理學結為聯盟。同時柯勒和 考夫卡成為同事,並在 1910 年結識韋特海默。
1912年柯勒和考夫卡一起充當韋特海默研究擬動現象實驗的助手和被試者,此後不久三人共同發表《視見運動的實驗研究》。
1913年,柯勒接受普魯士科學院的邀請,到南非加那利群島的西班牙屬地特內里費島研究黑猩猩的學習。然而在他到達 6 個月之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柯勒被迫在島上滯留7年。在此期間他根據對黑猩猩的實驗研究結果,於 1917 年出版格式塔心理學代表作《猿猴的智力》。
1920 年柯勒回到德國,次年進入哥本哈根大學接替繆勒的教授職位。
1921年格式塔心理學刊物《心理學研究》創刊,柯勒任編輯。
1922 年柯勒在柏林大學繼任斯圖姆夫的心理所主任職務,並一直工作到 1934 年。此後十年內柯勒著手進行了一系列有關記憶痕跡的研究。
在柏林大學任教期間,柯勒兩次到美國訪問:1925-1926 年間任克拉克大學客座教授,1929年《格式塔心型學》出版。
1934-1935 年,他接受了 詹姆斯的邀請去哈佛大學講學。
1935 年柯勒改任芝加哥大學客座教授。在講學結束後柯勒因厭惡德國納粹政權,而決定留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擔任斯沃莫爾學院心理學教授,教授圖形後效課程。
1938年,柯勒把在哈佛大學講學的講義整理為《價值在事實世界中的地位》。
1940年,柯勒的《心理學中的動力學》出版。
1944年柯勒將將其研究有關圖形後效的成果整理出版,書名《圖形後效》。
1946 年柯勒獲得美國國籍。
1947 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
1956年柯勒在普林斯頓大學做研究工作一年,同年轉到新罕布夏州達特茅斯大學任研究教授。同年獲得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

晚年生活

1958 年柯勒退休。此後他在美國各地講學,還以顧問身份定期訪問柏林自由大學,參與美國心理學界溝通與研討工作。
1959 年當選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1967年美國心理學會曾考慮授於柯勒金質獎章,但他當年已逝於美國新罕布夏州恩菲爾德。
1969年柯勒最後一本著作《格式塔心理學的任務》出版。

學術體系

研究對象

柯勒認為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有兩個,一個是直接經驗,一個是行為。

研究方法

柯勒把直接經驗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這種直接經驗是一種自然現象,只能通過觀察來發現,因此格式塔心理學強調運用自然觀察法。同時,柯勒以直接經驗(有時也稱現象經驗)和行為作為研究對象。格式塔心理學在具體研究中除了使用整體觀察法,還運用實驗法。柯勒所運用的實驗法主要是實驗現象學方法。

主要觀點

頓悟學習
苛勒通過對黑猩猩的實驗,在學習理論上提出了有名的頓悟說。在實驗過程中,柯勒設立了很多不同的問題讓黑猩猩來解決。
最簡單的一些問題是有關繞道的問題。動物要走向目的物,而動物和目的物之間則由實驗者設定了障礙。動物必須觀察整個情境,領會目的物和障礙物的關係,然後克服障礙,解決問題,取得食物。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一隻猩猩好像突然在某個時候看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苛勒解釋說,這是猩猩對情境的觀點重新構造引起的。
他把這突然的領梧叫做“理解力”,定義它為“某種相對於整個問題的布局而出現的一個完整解決辦法”。這種學習稱作頓梧學習,與桑代克的試誤學習不同。試誤學習的障礙不是動物所能觀察得到的,以致它們只得進行盲目嘗試。頓悟學習則是動物領會情境的關係而獲得成功的。在苛勒看來,頓悟就是領會到自己的動作為什麼和怎樣進行,領會到自己的動作和情境,特別是和目的物的關係。這一學習理論目前己成為西方心理學中重要的學習理論之一。
變換理論
柯勒指出,一且動物通過頓悟解決了問題之後就有一種對類似情境的高度遷移能力,而且動物會表現出在高水平下的保持和理解。動物在一種情境中發現或理解的動力關係模式,可以套用到另一種情境。苛勒曾經用小雞和一個二歲兒童做實驗證明了這一點。
在柯勒所設計的關於黑狙猩的實驗中,黑猩猩確實表現出了對情境的理解以及將其對策--情境遷移到另一情境。例如當黑猩猩學會運用竹竿作為手杖取得目的物之後,如果給它們提供另一個沒有竹竿的新情境,它們的注意力則常常會轉移到一段鐵絲上,這鐵絲的—部分因與線圈分裂而從線圈中突出出來,這樣看來它好像具有了手杖的形狀。黑猩猩們會煞費苦心地把它完全拉脫並用它來拾取目的物;在同樣的情境中,更加經常發生的是它們會走到箱子、木板那裡,用手、牙齒和腳來撕裂一片木條,然後把它當做一根於杖。
因此,柯勒認為,有機體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習得的原理或關係,而非對特殊情境的特殊反應。一旦有機體學會從一原理,就會將共套用於相似的情境。

主要成就

運用實驗結果反對元素主義心理學

柯勒稱構造主義心理學為磚泥心理學,也即元素是磚,由聯想為粘土將多塊磚粘在一起。他認為構造心理學用內省把人的心理還原為分子、原子是人為的,不能揭示心理的任何東西。格式塔心理學家重視整體的觀點,重視部分之間的聯繫,具有辯證法的因素,這對克服元素主義的機械觀點是有一定的貢獻的。柯勒對知覺和學習的研究,衝破了元素主義的束縛,進行了啟發性的探索,到1921年之前,柯勒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學已經開始取代馮持心理學,成為心理學的主流。

促進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

柯勒強調整體論,主張心理學研究應以整體的組織來代替元素的分析,這一觀念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同樣人本主義的幾個著名的代表人物也都主張對研究對象的整體體驗和描述,主張心理學應是存在分析的心理學。這些都表明了柯勒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潛在影響。

奠定了認知心理學的理論基礎

柯勒對認知心理學的貢獻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對狹義的認知心理學一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的貢獻。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重視研究心理的內部機制,強調從整體上對信息的輸入、加下和輸出進行模擬研究,這一點可說是深受柯勒格式塔心理學的影響。
其次是對廣義的認知心理學的貢獻,如知覺心理學,學習心理學等。正是柯勒知覺研究才導致知覺心理學脫離感覺心理學而成為一個獨立的分支。它使認知傳統的變革,為20世紀肋年代的認知革命鋪平了道路。

奠定實驗社會心理學的方法論的基礎

到30年代中期,柯勒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學是德國心理學中的主要力量,也是其他國家心理學研究的主流。場的思想最早是由格式塔心理學家們引入心理學的,這一思想後來在社會心理學中得到廣泛的套用,許多社會心理學理論的建立都以此為出發點。
同時,柯勒的實驗現象學也為後來的社會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方法論基礎,實驗現象學方法及其衍生手段已成為現代社會心理學研究普遍採用的有效方法。

出版著作

主要著作

作為格式塔學派代表人物之一,柯勒在其《人猿的智慧》和《格式塔心理學》兩本著作中確立了其學派的基本觀點,也是出版量最多的兩本著作。
《人猿的智慧》(1917),柯勒描述了黑猩猩在各種迂迴情境中解決問題的力式。他所涉及的實驗具有創造性,超過了前人水平。他仔細觀察並記錄猩猩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種種表現和行為,由此提出猩猩能夠考察情境中事物之間的關係,從而導致學習的成功。
《格式塔心理學》(1929)是柯勒1925-1926年應邀到英國克拉克大學和哈佛大學所做講座的講稿,後來翻譯成英文綜合而成。此書對格式塔心理學進行梳理和講解,也對行為主義和內省主義進行了批判,提出了動力系統理論並論述了感知覺的組織因素,對於頓悟學刁進行了論述。

其他書籍

柯勒除了上述兩本著作外,還發表了下列心理學類書籍。
年代
書名
1938
《價值在事實世界中的地值》
1940
《心理學中的動力學》
1944
《圖形後效》
1969
《格式塔心理學的任務》

人物評價

王鵬評價柯勒作為格式塔學派中的“實幹家”,其實驗和理論獨具特色,為支持、驗證和將格式塔理論落到實處做了極大的貢獻。
葉浩生評價格式塔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韋特梅默、苛勒和考夫卡:韋特梅默是“智力之父,思想家和革新者”,考夫卡是“這個小組的銷售者”,而苛勒就是“內部人士,是乾實事的人”。
汪明指出苛勒的實驗雖然只有質的分析.沒有精確的量的記載,但他的設計新穎,並且重視認識的因素,這不僅為動物心理學的研究開闢了新的通路,並為現代學習心理學中的認知學派研究提供了手段和方法。
阿西在1968年的時候說過,“沃爾夫岡·苛勒是任何時代少有的大師。”亨利在談到苛勒與納粹的鬥爭時指出“他再次向我們證明了一個人該當何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