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陽市懷梆劇團

沁陽市懷梆劇團

1955年沁陽懷梆劇團正式成立。建團以來,先後參加國家和省、市級戲曲匯演、調演、大賽二十多次,其中獲國家級獎一次,省級獎六次,地市級獎十四次;演職員個人分別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八十多次。2000年市政府又成立了“朱載堉藝術學校”。2004、2005年,市懷梆劇團榮獲“河南省民族民間藝術稀有劇種會演”六項金獎;現代懷梆劇《王東明》入選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2007年,出版了《懷梆劇團五十年》一書,編排了大型懷梆現代劇《好媳婦》,已申報省、市“五個一工程”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沁陽市懷梆劇團
  • 成立時間:1955年
  • 代表作:《古槐案》
  • 成就:獲國家級獎一次,省級獎六次
概述,起源,風格,

概述

1955年沁陽懷梆劇團正式成立。建團以來,先後參加國家和省、市級戲曲匯演、獲國家級獎一次,省級獎六次調演、大賽二十多次,其中,地市級獎十四次;演職員個人分別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八十多次。
演出劇照演出劇照
1992年7月,在參加全國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展演中,創作的古裝劇《古槐案》獲優秀劇目獎,沁陽懷梆劇團也因此榮獲“天下第一團”稱號。近些年,沁陽市委、市政府還出台了一系列搶救保護措施。為了懷梆事業後繼有人,2000年市政府又成立了“朱載堉藝術學校”。2004、2005年,市懷梆劇團榮獲“河南省民族民間藝術稀有劇種會演”六項金獎;現代懷梆劇《王東明》入選河南省“五個一”工程獎;2007年,出版了《懷梆劇團五十年》一書,編排了大型懷梆現代劇《好媳婦》,已申報省、市“五個一工程”獎。
喜聞樂見喜聞樂見
2005-2008年,焦作市文化局、沁陽市人民政府先後舉辦了四屆“神農杯”懷梆戲曲大賽,來自沁陽、武陟、修武、溫縣及濟源市等地近30家代表隊先後參加了比賽,進一步促進了懷梆藝術的交流;從2006年起,沁陽市財政對懷梆劇團的差額補貼由原來的每年11萬元增至20萬元。2007年8月,經沁陽市編制委員會研究同意,為市懷梆劇團新增財政差補編制28名;2007年,中央財政對懷梆劇團下撥了20萬元的保護經費,主要用於音像、燈光設備更新,道具購置及新劇目的創作等方面。

起源

懷梆系河南省古老的稀有地方劇種,因發源於明朝時期的懷慶府(今沁陽)一帶,故名懷梆,俗稱懷慶梆子、老懷梆、小梆(班)戲、懷調,其前身是由圍桌說唱祈雨演變而來的海神戲,形成於明洪武、永樂年間。 懷梆主要流行於河南沁陽、博愛、濟源、孟州、溫縣、武陟、修武、原陽、獲加、焦作、新鄉一帶。2006年5月20日,懷梆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風格

懷梆在表演藝術上有不同凡響的獨特風格。其唱腔、道白、伴奏、身段和特技表演等均具有粗獷、奔放、豪邁、激越的特點,撼人心魄,給觀眾以強烈的印象和感染。懷梆屬於北方梆子系統的板腔體,其唱腔、念白均按古懷慶府的方言口語發音吐字,具有濃郁的地方言語特色。
懷梆演唱時以梆定板,演唱時須用棗木梆擊打節奏、唱詞多為七字句,十字句兼長短句,上下對應,合轍壓韻,結構基本規整。唱詞多為整齊規範的二、二、三格律句式和三、三、四格律句式。主要伴奏樂器有弦樂:大弦(尖弦)、板胡、二胡、月琴、揚琴、大小提琴,其中大弦(尖弦)是懷梆獨有的弦樂。其中,打擊樂是懷梆音樂的主力軍。演唱板式主要有慢板、二八、流水、散板、飛板(非板)等。其中二八板中的挑後嗓和慢板中的花柳腔是懷梆獨有的別具一格的唱腔。懷梆的武戲場面,多數演員能十分自然地將武術動作運用到戲劇演出之中,在全國戲劇界也是絕無僅有的。
喜聞樂見喜聞樂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