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渭盆地地面沉降地裂縫InSAR調查

《汾渭盆地地面沉降地裂縫InSAR調查》是由長安大學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張勤、趙超英、楊成生、朱武、王利、張雙成、瞿偉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汾渭盆地地面沉降地裂縫InSAR調查
  • 第一完成單位:長安大學
  • 主要完成人:張勤、趙超英、楊成生、朱武、王利、張雙成、瞿偉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200520
成果名稱
汾渭盆地地面沉降地裂縫InSAR調查
第一完成單位
長安大學
主要完成人
張勤、趙超英、楊成生、朱武、王利、張雙成、瞿偉
研究起始日期
2013-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4-12-01
主題詞
汾渭盆地;地面沉降;地裂縫;InSAR

成果摘要

項目建立並完善了汾渭盆地重點地區地裂縫、地面沉降、活動斷層的GPS監測網路;獲得了2013至2014年度汾渭盆地重點地區地裂縫、地面沉降GPS監測成果;基於多類InSAR技術獲取了汾渭盆地地裂縫和地面沉降年度形變信息,分析了地面沉降、地裂縫及活動構造的形變分布特徵;研究了多項InSAR新技術,特別是針對地裂縫、活動斷裂以及城市高樓區域地面沉降的高精度監測問題,提出了融合升降軌SAR數據獲取地裂縫二維形變場技術,揭示了活動構造斷裂對盆地內地表形變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地裂縫與構造斷裂活動關係模型,揭示出地裂縫與構造斷裂活動的內在關係;構建區域有限元動力學模型,獲得了汾渭盆地地質災害多發區域的構造動力學機制;建立了地裂縫斷塊掀斜成因模型對西安地裂縫開展了數值模擬研究,揭示出汾渭盆地地裂縫災害的根本力源機制。 項目成果為地方政府減災、防災決策、城市規劃建設、重大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與安全運營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特別是在西安捷運、大同-西安高鐵等工程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項目建立並完善了汾渭盆地重點地區地裂縫、地面沉降、活動斷層的GPS監測網路;獲得了2013至2014年度汾渭盆地重點地區地裂縫、地面沉降GPS監測成果;基於多類InSAR技術獲取了汾渭盆地地裂縫和地面沉降年度形變信息,分析了地面沉降、地裂縫及活動構造的形變分布特徵;研究了多項InSAR新技術,特別是針對地裂縫、活動斷裂以及城市高樓區域地面沉降的高精度監測問題,提出了融合升降軌SAR數據獲取地裂縫二維形變場技術,揭示了活動構造斷裂對盆地內地表形變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地裂縫與構造斷裂活動關係模型,揭示出地裂縫與構造斷裂活動的內在關係;構建區域有限元動力學模型,獲得了汾渭盆地地質災害多發區域的構造動力學機制;建立了地裂縫斷塊掀斜成因模型對西安地裂縫開展了數值模擬研究,揭示出汾渭盆地地裂縫災害的根本力源機制。 項目成果為地方政府減災、防災決策、城市規劃建設、重大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與安全運營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特別是在西安捷運、大同-西安高鐵等工程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