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江解密《諸上座帖》

《汪永江解密》內容簡介:歷來關於蘇、黃、米、蔡書風之比較,一般認為蘇軾以沉著痛快勝,黃庭堅以古奧奇崛勝,米芾以技能精巧勝,蔡襄以飄逸優雅勝。蘇字如詩之李白,氣象超然,內含骨力;黃字如詩之杜甫,嘔心瀝血,聖賢之心;米字如詩之李賀,錦素集句,精雕細琢;蔡字如詩之白居易,平淡天真,妙筆生花。

基本介紹

  • 書名:汪永江解密《諸上座帖》
  • 作者:汪永江
  • 出版社:湖南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9月1日
  • 頁數:90 頁
  • 定價:28.00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35632555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湖南美術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汪永江解密》:名家解密書法經典

圖書目錄

寫在前面/1
一、經典解題/2
二、讀帖津要/14
三、入手秘籍/15
四、形臨解說/22
五、分析臨摹解說/29
六、意臨解說/39
七、印象臨摹解說/50
八、規律分析/53
九、組織融合分析/57
十、臨創指南/73
後記/89

後記

黃山谷嘗自跋其《陶詩卷》云:“往時作草,殊不稱意。人甚愛之,惟錢穆父戲擊拔、蘇子瞻以為筆俗,予心知其然,而不能改。數年,百憂所集,不復玩思於筆墨,試以作草,乃能蟬蛻於塵埃之外,然自此人當不愛耳。”(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這裡敘述的兩個階段應該以元祜年間為界,即黃庭堅看到懷素《自敘帖》之前後。
之前,受周越影響,眾人欣賞,然而高人不認可,自己也不滿意,但積習難改;之後,受蘇子瞻、錢穆父啟發,以懷素《自敘帖》為危疊剃根本,所作草書以意為之,以禪宗書法為主旨,眾人不欣賞,除蘇軾之外極少有故促狼人認可,但自己是認可的。黃庭堅對書法的認識始終是重其內在神韻的,這在他回答晁美叔對其的議論中可見一斑:“晁美叔嘗背議予書惟有韻耳,至於右軍波戈點畫,一筆無也。有附予槳漏者傳若言陳留,余笑之日:‘若美叔即與右軍合者,優孟抵掌談說,乃是孫叔敖邪?’”是的,優孟穿著孫叔敖的衣服,乃扮演而非真人。筆筆是右軍,未必是真右軍。由此可見,黃庭堅是重內在輕表象的。求意韻是黃庭堅最主要的審美思想。追求蕭散簡遠,真味在淡,深遠無窮。
其又云:“……今人字自不按古體,惟務排疊字勢,悉無所法,故學者如登天之難。”由此可見,黃庭堅的書法觀是追求古法的,時人對其無古法的指責是有失偏頗的,黃庭堅在內理上求古,與表象上摹古者在審美立場上大相逕庭,那么,某些非議就不難理解了。
黃庭堅的書法美學思想重“韻”,韻本是音律術語,魏晉始抽象出來用來品評士大夫的風度舉止高雅不俗、瀟灑生動、簡而窮理。各判凝贈種藝術風格,無論巧麗、雄偉、奇巧、典富、深穩、清古,都要行於簡易閒淡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審美意象即有餘意。在黃庭堅《題摹燕郭尚父圖》日:“凡書畫當觀韻。……余因此深悟畫格。此與文章一同關紐,但難得人入神會耳。”在其《題繹本法帖》中日:“觀魏晉間人論事棗喇微備,皆語少而意密,大都猶有古人風澤,略可想見。論人物要是韻勝為尤難得,蓄書者能以韻觀之,當得仿佛。”“韻”作為黃庭堅的最高審美理想,其本質不在字內,是要有餘意。按蘇東坡的闡釋:“使果店匪霉挨有餘,則將收藏於內,必不如是盡發於外也。……山谷書氣骨法度皆有可議,惟偏得《蘭亭》之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