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品三

汪品三(1904—1966)字光霽,黃陂祁家灣下畈村人。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就讀私塾,愛好文學,擅長近體詩,且工於書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汪品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 職業:詩人
個人簡介,人物經歷,

個人簡介

汪品三(1904—1966)字光霽,黃陂祁家灣下畈村人。

人物經歷

辛亥革命後,受民主共和思想影響,有志以身許國。1926年春離鄉,輾轉於漢陽、孝感、漢川湖區設館收徒。先後在新溝、河泊湖、戴家灣、汪家台、嚴家台、辛安渡、四汊河、戴家台、郭家灣以及東山等地,設館20餘堂,受業學生600餘名。
解放前,東西湖湖區迭遭水患,汪的塾館常設在破壁殘垣的祠堂廟宇。他以培育英才為己任,把困難置之度外,教育學生“心安陋室思顏子,目不窺園效仲舒”。他經常告誡學生:“業精於勤荒於嬉”,“大器不能待晚成”。門下學生受其薰陶,無不感奮向上,不少人後來成為社會中堅。
汪品三具舊知識分子的正氣和清高,恪守“四不肯五必”,即“欺詐不肯為,強暴不肯畏,權勢不肯趨,富貴不肯媚;有危我必扶,有急我必助,有害我必去,有冤我必伸,有情我必記”。其性格與所處時代的衝突,導致其一生際遇多艱。他曾三次入獄,兩次深夜越獄,狂奔逃命。一生大部分時光在憂傷和痛苦中度過。
汪品三一生約寫了2000餘首近體詩,嚴守格律,其內容受“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具有民主主義思想。1954年曾自編《閱世詩編》。“文化大革命”中,其手稿散失過半。1984年,其長子編輯《汪品三詩選》,收其近體詩99首。後又有其學生匯集其大部分倖存手稿,編成《桃潭隱者汪品三文墨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