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鳳崗鎮

江西鳳崗鎮

東莞鳳崗鎮,古稱塘瀝洞。民國初期,因建鳳崗新圩,才確立鳳崗這個地名。鳳崗鎮位於東莞市的東南部,北緯22°40′35″,東經114°6′42″ 。東南西三面,昔日與惠陽、寶安(現為深圳市龍崗、寶安兩區)接壤,北面與本市的塘廈、清溪相連。距東莞市區50多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莞鳳崗鎮
  • 地點:東莞市的東南部
  • 古稱:塘瀝洞
  • 海拔:265.6米
鳳崗鎮-地理位置,鳳崗鎮-鳳崗概況,鳳崗鎮-鳳崗歷史,鳳崗鎮-改革開放,鳳崗鎮-展望未來,鳳崗鎮-社會民俗,

鳳崗鎮-地理位置


鳳崗屬丘陵山區,山嶺連綿,東北面地形較高,西南面較低,超過海拔200米高的山嶺有七座,其中位於黃洞村的松托窩山海拔265.6米,是鳳崗最高山嶺。
流經鳳崗主要河流,古稱九江水,近代稱石馬河。源頭在雁田長表,後流經全鎮八個行政村,由竹尾田出境,進入塘廈鎮。
植被為亞熱帶季候常綠林、植物資源豐富,種類較多。
地質由海相碳鹽岩構造,灰黑色、紅色、白色等多種石灰岩組成。岩層厚度400米左右,表土厚度10多米。屬赤紅壤地區。
鳳崗面臨南海,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長冬短。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差振幅小,季候風明顯等特點。常年氣溫在25-28oC,最高溫度34-35oC,最低溫3-4oC左右。常年降雨量為1500-2000毫米。
全鎮山(地)林面積5萬9千多畝,可耕地面積2萬3千多畝。 鳳崗鎮

鳳崗鎮-鳳崗概況

鳳崗鎮有二種語系人口。據史料,廣州話系人口(又稱本地人)其先祖從粵北的南雄到廣州地區,後又逐遷到鳳崗。在宋末元初到鳳崗立村的本地人,已有600多年歷史了;而客家話系人,其先祖原在福建和江西兩省,後南遷到粵東地區。從清朝中期設立在黃洞廻龍庵的碑文記載,鳳崗的立村定居第一批客家人的先祖為“十三位公”。他們應召從與粵東地區南遷到鳳崗開墾,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了。
民國期間的鳳崗轄屬區域有103平方公里。解放初期,有部分村莊劃入寶安縣的平湖鎮、觀蘭鎮以及相鄰的塘廈與清溪兩鎮。現鳳崗轄區面積為82.5平方公里。設十二個村(居)委,大小自然村(坊)62個。
據1948-1949年人口統計,鳳崗有人口1萬8千3百多人,1954年為1萬7千3百多人。1964年,因受社會和經濟客觀因素影響,有部分人出國和外流香港,人口減至1萬4千7百多人,隨著改革開放,大量引資辦廠,人口逐年增加,1987年戶籍人口16874人,2003年18738人,2005年底止,人口20633人。暫住人口超過20萬人,加上流動人口和戶籍人口,鳳崗總人口已超過30萬人。
據1986年11個管理區(現為村)抽查統計:全鎮100人以上姓氏25個,100人以下姓氏28個,其中張、鄧兩姓人口最多,超過2000人。

鳳崗鎮-鳳崗歷史

鳳崗人的祖先都是移民群體,先輩們因長期飽受戰爭禍害和自然災害的苦難,而形成他們不怕艱難困苦,吃苦耐勞,勤勞儉樸,敢與天斗、與地斗、與外強勢力斗的堅強不屈精神。在長期的創業和鬥爭的實踐中,鳳崗人形成了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三大特點:
(1)重視文化教育。鳳崗人在社會實踐鬥爭中,領悟到要想長期生存發展下去,必須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識。因此,鳳崗人承傳和發揚祖先們那種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就是再苦再累,也要讓自己的子女讀上幾年書,做個能寫會算的人。從清朝中後期起,鳳崗範圍內較大的自然村,相繼創辦了55所書塾書院,對村人子女進行啟蒙和文化教育。據傳,清朝中後期,四鄉(包括樟木頭、清溪、惠陽龍崗及寶安縣觀蘭等地)文人學者,每年都定期雲集到黃洞村的興賢文社進行學術交流和探討。這一舉措,也相應推動鳳崗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據可查史料,清朝中後期,鳳崗出現了28個文武秀才。
民國期間,有多所書院和書塾改為國小。新中國建立初期,有國小26所,在校學生近二千人。1957,鳳崗辦了第一所華僑中學。1994年又創辦了一所民辦中學,2003年辦了一所成年人職業中學。到2005年底,全鎮有公辦國小(調整合併)6所,民辦國小16所,在校學生19902人,其中民辦13805人,中學校5所(包括初、高中)在校學生3773人,其中民辦1708人,職中163人。教育事業又邁上新的台階。
由於鳳崗人重視文化教育,從民國期間到新中國建立後,鳳崗先後湧現了一批知名的政治家,原子能,物理,電子,醫學等專家學者和高級工程師。從2001年至2005底止,鳳崗人子女在校就讀研究生、博士生及本科大專生就有242人。
(2)不斷進取,勇於開拓。鳳崗地屬丘陵山區,自然環境條件較差。隨著人口的繁衍,可開墾的耕地不多,村民又採用較原始的耕作方法,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產量不高,加上自然災害和戰禍的影響,大多數村民都在貧困線上掙扎。特別是屬移民群體的客家人,他們都有遷徙移民的傳統習慣。從清朝中期開始,就有部分客家人,為了生存和發展,先後離開鳳崗,到南洋(今東南亞一些國家)謀生。到二十世紀初,又有許多鳳崗人到拉丁美洲和歐洲發展。據調查,鳳崗籍人的華僑(華人)已散落到世界36個國家和地區,人數已超過四萬人,比堅守在本鄉的總人數還多一倍以上。鳳崗已成為東莞市的重點僑鄉之一。
鳳崗籍的華僑(華人)絕大部分人都是愛國愛鄉的。在支持孫中山先生革命,推翻腐敗無能的清朝政權鬥爭中;在抗日戰爭時期,許多華僑還放棄旅居國良好的安全的生活環境,回國支持和參加抗日戰爭,湧現許多動人的英雄事跡。新中國建立後,許多華僑青年還回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表現了他們的拳拳赤子心,鄉梓情。
為了加強華僑的聯繫,及與旅居國人民的友誼,許多鳳崗籍華僑(華人)還在旅居國組織和參加華僑社團組織,如惠東寶同鄉會、崇正會、廣義堂、中華會館等。這些社團組織,成為華僑與旅居國政府聯繫紐帶,起到友誼橋樑的作用。這些華僑積極參加旅居國的經濟建設,又促進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維護華僑的權益,加強與旅居國人民的友誼與團結。出現一批愛國愛鄉的華僑知名人士,如彭祖紳、張友權、陳小姐等。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旅居牙買加的黃洞村華僑,時任牙中友好協會會長黃戍松先生陪同該國總督霍華德.庫克一行訪華期間,還到鳳崗黃洞村參觀訪問;2004年旅居蘇利南的華僑張豐年(油甘埔村籍人),參加該國總統訪華團,訪問期間,還陪該國總統專程到油甘埔村訪問,受到鳳崗人民和政府官員的熱烈歡迎,加強了兩國人民的友誼。鳳崗華僑的愛國心,鄉梓情,在鳳崗的華僑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3)敢於抵抗外強的侵略。從清朝到民國期間,鳳崗各條大自然村莊都自行組織武裝護村隊,防止兵匪盜賊搶掠,抵抗和打擊外來侵略者,保護本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鴉片戰爭期間,英國殖民主義者,強占香港,威迫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強租香港九龍半島和新界,1899年4月,英國殖民主義者企圖把租界擴展到東莞石龍鎮,激起東莞人民強烈不滿和反抗。鳳崗雁田鄉村民在愛國人士的組織下,一馬當先,在該村東羅新廳成立抗英指揮部,組織和訓練民團,並於當年5月派遣500多人的武裝民團,到香港新界錦田村,支持香港租界居民反抗英國殖民者的擴界計畫,接著又在深圳布吉附近迎頭痛擊越過深圳河的英國殖民者,打破了英國殖民者的擴界計畫。鳳崗雁田被當朝的清政府封賜為“義鄉”。
在清末民初期間,鳳崗許多自然村,除加強護村自衛力量外,許多村莊的村民,還利用公償田積累的資金購置一些槍枝彈藥。而富裕的村民家庭或家族,以及華僑在外國賺了錢回鄉置業建房時,還建築了帶防禦性的碉樓。這些多層碉樓,最高九層,最低三層,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前,鳳崗共建築了多層的碉樓共134座,這些碉樓昔日起到護村防衛的作用。今天,已成為鳳崗歷史文化遺產一道亮麗的景點。
抗日戰爭暴發後,日本侵略者的鐵蹄又踏進這片寧靜秀美的山鄉。日本侵略者多次掃蕩鳳崗時,大肆進行燒、殺、搶、掠、強姦婦女,殘酷地迫害鳳崗人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據調查,在抗日戰爭期間,鳳崗村民被日軍、日機殺死炸死共238人,男性204人,女性34人,被打傷、炸傷80多人,被抓作苦力勞工320多人次,被燒毀、炸毀學校4間,燒毀商店18間,炸毀燒毀民房444間,炸毀寺廟和宗祠各1間.被搶禽畜860多隻(頭),被搶糧食1100多擔,衣物,貴重物品1000多件,被強姦婦女20多人,遭受日軍毒氣煙薰之害村民200多人,日本侵略者在鳳崗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
鳳崗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組織下,組建了武裝自衛隊和民兵,支持和協助抗日游擊隊打擊日本侵略軍。而鳳崗地區也成為抗日游擊隊及後來成立的東江縱隊打擊侵略者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其中官井頭村、黃洞村、排沙圍、竹尾田村以及油甘埔村等,成為革命老區。鳳崗人民積極參與打擊日本侵略者的戰鬥中,湧現一批又一批不怕流血犧牲,英勇頑強的抗日軍民,有老虎山下的戰鬥黃友小鬼班英雄集體,有像官井頭村巫亞娘那樣堅強的堡壘戶,還有許多為游擊隊送情報,救護游擊隊傷病員和掩護游擊隊的機智勇敢的民眾,他們寫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在抗日戰爭期間,鳳崗有三十人為國捐軀。在鳳崗的革命鬥爭史上增添光榮的一頁。
鳳崗人堅強不屈、敢於抵抗外國侵略勢力的戰鬥精神,愛國愛鄉的情感,充分展現了鳳崗人的優良品質。

鳳崗鎮-改革開放

一唱雄雞天下白。新中國建立後,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鳳崗人民當家作主了。在社會主義的大道上,不斷地探索,變革和完善生產關係,克服前進中許多困難和挫折,調動了民眾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由於人們缺乏經驗,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走過一段艱難曲折的道路,六、七十年代,全鎮工農業生產仍在緩步中滾動。而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也在低效益、低分配中徘徊。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鳳崗人民認真貫徹執行黨的開放改革政策,打破禁錮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鎖鏈,變革了生產關係,實行各種生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調動了全鎮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引資辦廠,積極參與市場經濟的運作,搞活經濟。昔日毫無工業基礎的山區鎮,迅速崛起,先後創辦了一千多家外資、合資,和民營企業。計有製衣,塑膠,五金,建材及高新技術的電子,電腦等各種企業。而工業的迅速發展,參與工業生產的人口增加,又帶動和促進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
2005年,鳳崗鎮又新簽“三來一補”和“三資”協定44宗,契約利用外資達525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711萬美元,全年協定增資403宗,金額1.0336億美元,外貿出口總值為13.1238億美元,其中“三資”企業出口值為6.8475億美元,“三來一補”企業出口值6.2697億美元。全鎮完成“三來一補”工繳費9269萬美元;完成“三資”產值110270萬美元。
此外,鳳崗鎮把發展民營經濟提上議事日程,成立了民營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設立民營工業園,開發專業市場,健全服務體系,用好用足用活市給予的各項政策,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儘可能寬鬆的環境。2001年鳳崗有個體工商戶5000家,從事加工製造業的個體戶和民營企業共601家,其中民營工業企業150家,有一定規模的加工製造業81家。投資3.5億元的名冠金凱悅大酒店、投資3億元的新世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2.5億元的宇陽科技發展公司、投資1.3億元的東毅機車有限公司、投資5千萬元的嘉田五金有限公司等都是鳳崗的龍頭民營企業。
鳳崗鎮不斷推動產業本地化和“兩自”企業發展,相互促進,鼓勵各村發展民營企業、協助民營企業擴展出口業務,以及向民營經濟開放公共事業領域等,培育了一批自有技術、自有品牌的“兩自”民營骨幹企業。2005年底全鎮個體、民營企業總數已達805家。其中,宇陽科技公司在首屆“中國高科技、高成長50強”評選中,以三年收入增長4123%的驕人業績,名列第二;建富模具、新達紙品、佑仲實業等到一批民營企業相繼獲得了市民營科技企業的光榮稱號。
工商業的迅速發展,地方財政收入的增加,為加快鳳崗基礎設施和環境改造,提供可靠的保證和堅實的基礎。2001年,全鎮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1.8億元,比2000年增長22.6%;工業總產值25.5億元,增長21.2%,農業總產值10228萬元。全鎮完成“三來一補”工繳費10717萬美元,增加300萬美元;完成“三資”企業產值26億元人民幣,增加3.5億元,增長15.6%。全年實現各項稅收總額2.2億元,增長61.5;實現財政收入10591萬元,增長32%;城鄉居民存款餘額25.1億元,增長17.9%。2001年,村級總收入28453萬元,增長11.6%,組級總收入50180萬元,增長14.1%,村級純收入21682萬元,增長13.7%,組級純收入9870萬元,增長14.8%。農村人均年收入7700元,增長9.7%。鎮級總資產9.3億元,村、級兩級總資產17.5億元,增長11.9%;淨資產16.2億元,增長12%,固定資產10.7億元,增長8.3%。
到2005年底止,全鎮實現工業總產值83.7億元。實現各項稅收總額5.9億元,實現財政收入2.65億元。各項存款餘額77.1億元,城鄉居民存款餘額50.8億元;村組兩級純收入達3.6億元;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4.0億元,同比增長23.3%。在2005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的測評結果中,鳳崗名列第43名。而鳳崗鎮也成為東莞市知名的製造業的重鎮,經濟成長和創匯排在全市、鎮區的前十名。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鳳崗人民又邁開大步前進。2001年,鳳崗鎮重新定位城市建設規劃,嚴格按照“城鎮進圈、工業進園、民宅進村”的要求,以及“一網兩區”和“一個中心多個支點”的發展思路。統籌鳳崗鎮城鎮規劃建設。所謂“一網”是指鎮轄區內公路網路統一規劃,根據“三縱四橫”公路網規劃,在全鎮建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所謂“兩區”是指中心區和舊城區,以高標準高起點建設中心區,完善中心區各項功能性的設施,逐步加大舊城區的改造力度,拆除規模小和殘舊的商鋪等,面積達數萬平方米,用於建設休閒公園和發展房地產項目;加快農村舊圍的規劃改造力度,引導農村公寓住宅建設,鳳崗鎮已按總體規划進行修編和建設。
積極運用市場機制去籌集社會資金,加大城建投入。現已建成綠茵華庭、新世紀廣場、鳳安大廈和中銀大廈等房地產項目、以及商業銀行大樓和社保大樓。另投資2300萬元,建築面積達1.7萬平方米的新中心國小、投資4000萬元,占地3萬平方米的鳳崗體育中心和建築面積6323平方米的籃球館、投資2000萬元,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的中心公園—鳳暉園、投資2000萬元的沙嶺農貿批發市場、投資1000萬元修築2條環鎮公路等已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
2005年,鳳崗鎮著力於商貿流通,實施“商貿鳳崗”工程。1.3萬平方米的三聯黃河商場、6萬平方米的嘉輝商貿城、雁田豐田新村步行街、官井頭南門商業步行街等一大批商貿項目相繼建成開業。雁田、官井頭、油甘埔商業中心區為輔的“兩中心四片區”商貿網路初步形成。而房地產建設和銷售勢頭良好。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5.3萬平方米,住宅902套,別墅138套,商鋪一百多套,銷售額達5.9億元。占地面積達7萬平方米的鳳崗物流園已於年底順利開業,為全鎮發展物流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05年,鳳崗鎮又完成中心渠道密封改造及園林景觀工程。正式啟動“一河兩岸”整治工程,建設河濱公園;同時,對一河兩岸進行商業開發,美化全鎮環境。外商投資服務中心竣工,並投入使用。園龍山公園第一期工程及一批房地產項目又相繼竣工。

“三縱四橫”交通網路建設取得新的突破。到2005年底止,全鎮又籌資2億多元,新建了康佳路、碧湖大道、東深二路、鳳平路延長線、鳳清路延長線、鳳觀路延長線、興貿路和鳳怡北路等8條道路,累計20多公里,大部分已竣工。先後籌集資金約1.2億元,高標準、高規格對東深路、永盛大街、鳳平路、鳳清路、鳳觀路、三聯路、政通路、同富路、昌盛路等10條道路進行改造,累計有18公里道路作了升級改造。鋪設瀝青路面18公里累計44萬平方米,道路網路上了一個新檔次,設在沙嶺的汽車總站,已輻射到周邊的縣、市、省的多區域,汽車日流量已超過2000輛次。
舊城改造穩步推進。按照“退二進三”的要求,對鎮舊區、中心區從建設格局、建設標準、設施配套、景觀建設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舊城改造,計畫拆遷舊城區面積60萬平方米,現已拆遷面積40多萬平方米,共引進錦泰花園、時代金領、秀木橋村改造、鳳天閣、龍福花園、三正財富新地、錦龍新城、永和步行街等數十個房地產和商業項目,進一步最佳化城市功能布局,改善城市環境面貌,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質量。
鳳崗鎮在抓好物質文明的同時,還花大力氣抓好精神文明建設。按照“新鳳崗、新發展、新形象、新生活”的發展主題,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提高人民福利為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加快經濟增加和產業升級,提升城市發展環境,提高社會文明程度。開展樹文明新風活動。開展了創建文明村、文明小區、文明單位、青年文明號活動。堅持開展文明戶及“十佳”和睦家庭評選活動。同時,增加文體設施,開展各種民眾性文體活動。清理整頓文化市場,培育先進文化,開展了廣場文化活動,舉辦露天舞會,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外來工參加,成為全鎮精神文明建設的又一亮點。
2005年底止,鳳崗鎮開展創建市無毒社區8個,全鎮“無毒社區”達標單位已達47個,全鎮以打造文化強鎮為契機,文化活動方興未艾,先後組織二次大型文化藝術節,邀請央視《激情廣場大家唱》劇務組到鳳崗演出;每年組織多場次文化文體活動和書畫展,邀請俄羅斯舞蹈團前來獻藝;舉辦了每年一屆的“鳳凰杯”籃球賽。
此外,有線電視已進入千家萬戶,信息網際網路已開通,並進入許多政府部門和家庭。鳳崗人已跨入信息的時代。
2005年,鳳崗鎮榮獲東莞市文化建設達標鎮光榮稱號,鎮體育中心亦榮獲市十佳文化廣場稱號。雁田村、竹塘村獲得市文化建設達標村,信濃廠獲得市文化建設達標單位,嘉輝塑膠廠獲得市文化建設達標先進單位;雁田村、油甘埔村獲東莞市文明標兵村、居委會獲東莞市文明社區。 鳳崗鎮

鳳崗鎮-展望未來

隨著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生產關係的變革,鳳崗廣大的村民,已從個體農民,過渡到合作集體農民,又向城市居民方向邁步前進;而農村的經濟,也從個體經濟,到合作集體經濟,並邁步走進股份制經濟。鳳崗已從純農業型經濟,發展成工業型經濟,並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經濟和民營經濟。
鳳崗村民實行股份制經濟後,這項生產關係的重大變革,農民已從個體私有制解放出來,並解決鳳崗村民自立村以來數百年間無法解決的三農問題(農民、農業、農村),在短短的幾十年間,逐漸解決了,並把農民引上富裕的道路。現在鳳崗傳統的農業經濟已被現代工業經濟取代,計畫經濟也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取代,昔日抓牛鞭的廣大農民,已紛紛洗腳上田,成為工廠和城鎮的管理者,或者從農民轉為工人、工商業者;鳳崗隨著向城市化邁進的同時,也開始實施村改居工程,純農業型的村民已向經濟發展型的居民社區轉變。鳳崗的農民、農業、農村,都發生前所未有的巨變。演繹和唱響一曲高昂壯麗的時代交響曲。
20世紀70年代以前,鳳崗的農業生產總收入,在1000萬上下徘徊,地方可支配的財政不足200萬元,全鎮人民年分配收入在200元左右。到了21世紀初,鳳崗人年平均分配收入已達7700元,到2005年底,年人分配收入已超萬元。比20世紀70年代前提高了50倍以上。而且各村委除給每個村民買了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險外,對已到60歲以上的老人還發放一些補助金。到2005年底止,鳳崗戶籍居民90%以上都新建了多層的樓房別墅,家用電器和電話和手提電話,已經普及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前,有青壯年的家庭都擁有一、二部機車,到2005年底,全鎮有20%以上居民擁有自己的小汽車。全鎮人民的衣、吃、住、行已有了可靠的保障。
用老百姓的心裡話說:現在是鳳崗人自立村以來最好的年代,最富裕的年代。鳳崗在發展中創造的奇蹟,經濟前所未有的繁榮,已用鐵的事實和生動而有力數據證明,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以及共產黨領導人民走民富國強路線的正確。歷史也證明:人民創造了歷史,人民是歷史發展的主人。
鳳崗人民正意氣風發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堅韌不撥的拼搏精神,以及他們的聰明才智,繼續為鳳崗光輝的歷史,再寫更加和諧,更加文明,更加富裕的新篇章。

鳳崗鎮-社會民俗

鳳崗的民俗是漢民族的客家民系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過程中形成的風俗習慣。是人們長期積累的周期性的重得的約定俗成的民間活動。它具有歷史的繼承性和廣泛的民眾性,它又具有民族文化的獨特風格和格調,得到歷代各階層的認同和沿襲。其內容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習俗;婚嫁喪葬等社會禮儀。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歲時節日,以及業、商業等生產經營活動習俗;還有社會陋風惡習:如嫖、賭、吹、迷信,以及民間信仰、慈善、社會奇聞等等。這些民俗隨著社會的變革中而發生變化,好的繼續沿襲流行不 好的自然消失。
因此,好的民俗活動具有特別的風采和魅力。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和熱情參與。一些重大的民俗活動,如:春節拜年,端午節划龍舟,中秋節賞月等,這些民俗活動,不但廣大民眾參與,還會引起社會上層領導的興趣和重視,從古代王朝的皇帝到現代的國家各級領導人,都可能參與,與民同樂,熱情洋溢,以示國泰民安。民俗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和聯絡感情的凝聚力。
在漫長的社會裡,鳳崗傳統的民俗文化活動,既有其淳樸健康的良俗,又滲透著不少落後的陳舊的陋習。
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鳳崗人在開展民俗文化活動中,繼承和發揮優良的習俗,取其精華;改革和摒棄不良習俗,去其糟粕。因勢利導,破舊立新,大力弘揚客家民俗文化的優良傳統,以推動社會義新文化的開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