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縣泗溪鎮

江西省上高縣泗溪鎮

江西上高縣泗溪鎮於江西省上高縣東北部,東臨高安市楊墟鎮,北連宜豐縣棠浦鎮新莊鎮,南隔錦江與高安市的灰埠鎮、相城鄉相望,西與敖山華僑農場、新界埠鄉相依,距離上高縣城19公里,距南昌城區80公里。總面積165.9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50205畝,其中水田46155畝,旱地4050畝;有林地面積97333畝,森林覆蓋率40%;有水域面積15800畝,其中水產養殖面積9400畝。全鎮現下轄良田,城頭、安塘、杜家、洋港、淋溪、曾家、中宅、胡家、葉山、漕港、游市、熊家、床里、官橋、小港、墓田、塘下、蘆家園、劉家、馬崗、張家22個村民委員會,173個村民小組和一個居民委員會(集鎮居委會,成立於1997年)。總戶數11000戶,總人口39088人,其中農業人口31200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3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西省上高縣泗溪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下轄地區:小港馬崗、張家22個村民委員會、
  • 電話區號:0795
  • 郵政區碼:336415
  • 地理位置:江西省上高縣東北部
  • 面積:165.98平方公里
  • 人口:39088人
  • 車牌代碼:贛C
  • 農作物:水稻、棉花、花生等
歷史沿革,交通環境,鄉鎮企業,鄉鎮學校,鄉鎮農業,行政劃分,

歷史沿革

泗溪鎮以湖溪、池溪、淋溪而得名。解放前為泗溪、墓田鄉和界埠鄉的一部分,解放初為官橋區的官橋、墓田、泗溪、馬崗、游市、熊家、錦江鄉和界埠區的東港、堆峰鄉的各一部分。1953年為官橋、墓田、良田、曾家、泗溪、塘下和界埠鄉的各一部分。1956年合為泗溪、官橋、喻家、劉家四鄉。1958年成立泗溪公社,1968年由泗溪、官橋合併為泗溪公社,1984年恢復鄉級建制,1997年撤鄉設鎮,稱泗溪鎮。

交通環境

境內為低丘陵,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在漕港村的馬嶺,海拔138.5米,最低點在錦江出口處,良田村下陳犁口,海拔30米,是上高縣境內的最低點。境內多屬丘陵小山及小塊平原,主要河流有錦江及漳河,錦江自西向東,從西南經過,長約11公里。漳河自北向南,從中部流經全境,長約20公里。鎮內土質以紅土砂頁岩為主。植被以馬尾松、雜灌木為主。屬亞熱帶季訊濕潤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7.6度,年平均雨量1700毫米(集中在4---6月份)。適宜農業生產,農作物種植以水稻、棉花、花生、油菜、甘蔗、西瓜、蔬菜為主,果品以柑橘、奈李、板栗、桃梨等品種為主。
境內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達,村村通公路。320國道貫穿境內,途徑葉山、漕港、胡家、杜家、淋溪5個行政村,長達9公里。全鎮現有通村公路里程91公里。已經硬化的有45.86公里。1998年投資160萬元(其中國家撥款90萬元,自籌資金70萬元),興建全鎮第一條水泥公路,(泗溪至良田),長9公里,寬3.5米。2004年硬化了胡家至曾家公路,長4公里,寬4.5米,2005年硬化了淋溪至劉家公路,長9.8公里,寬5米。2005年硬化了游市至熊家公路,長6公里,寬5米。2007年硬化了泗溪至中宅公路,2008年啟動了良田、曾家、中宅3座渡改橋工程,2009年啟動了上棠線5.7公里,官泗線11.36公里公路硬化,硬化改造了城頭、杜家、胡家、墓田等村村級公路13.5公里。至2014年全鎮絕大部分村已經硬化了通村水泥路。
全鎮共有大小水庫159座,其中小一型水庫4座,小二型水庫37座。防洪堤21公里,水圳渠道65公里。歷年來,泗溪鎮不斷加強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每年對全鎮的水圳進行清理,鎮政府先後投入300多萬元,對和平水庫、馬崗水庫、南窩水庫等病險水庫進行了除險加固,加高加寬良田、城頭防洪堤2公里。

鄉鎮企業

1968年在集鎮創辦鎮工業區,1969年在鄉工業區內泗溪電瓷廠成立,有員工10多名,主要生產低壓電瓷。1983年瓷廠擴建,稱泗溪瓷廠,主要生產釉面磚。1992年建設瓷廠二分廠,1993年兼併鄉牆外磚廠,員工發展到3000多人,1995年瓷廠完成稅收700萬元,為上高縣納稅最多的鄉鎮企業。2003年瓷廠宣布破產。從2000年起,泗溪鎮先後創辦有修配廠、麻紡廠、農具廠、磚瓦廠、紙箱廠、複合肥廠、釀造廠、友和酒廠等鄉鎮企業。近幾年來,泗溪鎮切實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實行招商引資,先後引進了紡紗廠、棉紡廠、群青顏料、金牛陶瓷、泰源化纖、華劍合金、瑞州陶瓷、湘聯實業等60多家客商投資企業。2014年,又引進了總投資6億元的冠溢陶瓷、總投資4500萬元的江西一可食品有限公司、總投資3億元的恆古陶瓷、總投資7500萬元瑞州包裝等4家大型企業,工業經濟對財政收入的貢獻不斷加大。
鎮廣播電視站始建於1958年7月,1986年至1987年自己生產水泥桿,按部頒標準架通了鎮至行政村57.5公里廣播專線,1989年底,全縣第一個鎮站廣播設備更新達標,實現村村通廣播。1991年2月,鄉鎮站第一個建起電視差轉站(30瓦)一座。 1994年5月全縣第一個建起有線電視站。1997年6月建起30瓦調頻廣播發射台一座。至2014年全鎮已經形成了以鎮站為中心,村站為基礎,有線無線相覆蓋,連線千家萬戶的農村廣播電視網。有線電視用戶達2068戶。

鄉鎮學校

泗溪鎮學校原來校舍較差,危房面積有不少。1987年至2010年間,多渠道籌集資金,對全鎮學校校舍進行維修,有力地改善了全鎮教育教學環境。近幾年來,興建起了泗溪中學學生公寓,興建中心國小樓一幢, 2001年完成了全鎮中國小基礎設施的初步改造,2010年全鎮有中心國小1所,村完小2所,村小13所,105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603人,教職工178人;初級中學1所,24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630人,教職工94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鎮屬衛生院一所,內設門診、外科、五官、婦產、檢驗、B超等8個科(室),有病床50張,醫務人員42人,行政村均設有私人診所,鄉村醫務人員38人,監管防疫保健工作,2005年開始在全鎮農村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每年參和率達98%。駐鎮單位有農村信用社、郵政所、電信所、糧油公司、國稅分局、地稅分局、工商分局、土管所、公安派出所、供電所、交警中隊、法庭等。

鄉鎮農業

泗溪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為上高縣的主要產糧地之一。1986年工農業總產值3274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2519萬元,占77%,糧食總產量34135噸,油脂產量378噸,當年出欄生豬30575頭。1974年成立農業技術推廣站,有農技員4名。從1979年開始,全鎮開始大面積進行雜交制種,取得成功。從1998年開始棉花由原來的普通棉改為抗蟲基因棉,為宜春最早。1999年引進拋秧技術,當年,洋港村被列為全省拋秧示範基地。自1992年起,早稻品種由傳統農業常規品種改為雜交良種。2000年起,在全鎮範圍內實施水稻高產示範豐產工程。2002年在胡家建立400畝楊樹苗木基地,2003年在胡家建立100畝葡萄基地。2003年在漕港村實施綠色大米稻鴨共棲工程,總面積2000畝,被列為全省示範工程。2004年在淋溪建立80畝苗木基地,2005年在杜家建立200畝大棚西瓜基地,從2004年起全鎮大力發展楊樹產業,到2010年,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做到了路修到哪裡,中低產田改造到哪裡,新農村建設點建到哪裡,楊樹就栽到哪裡。全鎮楊樹栽種100多萬株,遍布全鎮22個村,其中以中低產田改造和土地項目平整相結合建立了3個規模較大的楊樹基地,一是游市、熊家、張家片4000畝楊樹基地;二是曾家片4100畝楊樹基地;三是杜家、安塘片5200畝楊樹基地。2004年3月成立全省首家農業科技超市,占地面積180平方米,以超市為平台進行科技推廣,服務“三農”,取得明顯效果,中央、省、市、縣領導多次前來指導,人民日報、江西日報、中央電視台等新聞媒體相繼進行跟蹤報導。這些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糧食生產鞏固加強,花生、棉花、油菜等其他農作物種植面積擴大。截至2010年11月,全鎮實現財政收入3600萬元。

行政劃分

序號 村委會名稱 村小組個數(個) 戶數(戶) 農業人口數(個)
1 良田 9 377 1874
2 城頭 6 287 1064
3 安塘 8 259 1085
4 中宅 9 275 1169
5 曾家 17 571 2120
6 洋港 5 445 1512
7 杜家 7 461 1458
8 淋溪 4 237 621
9 胡家 17 554 2072
10 漕港 12 424 1580
11 張家 10 351 1328
12 游市 6 321 1148
13 熊家 11 609 2428
14 官橋 6 178 673
15 小港 8 244 1066
16 床里 9 264 1036
17 墓田 11 449 1704
18 塘下 7 233 895
19 劉家 5 162 620
20 盧家園 8 122 540
21 馬崗 13 536 2286
22 葉山 4 156 536
23 鎮辦企業 802
合計 192 7515 2961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