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

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

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是一個科研機構。2012年9月10日,總投資1.5億元,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的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研發大樓在港區正式落成運行。據悉,該研究院旨在搭建“政產學研”合作平台,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科技創新團隊,重點圍繞海洋生物、醫藥、食品、化工、能源等五大領域進行研發和產業化。目前,國家海洋局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江蘇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及疫苗研究室等10多個海洋產業研究機構已經入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
  • 機構類別:研究院
  • 地點:江蘇
  • 成立時間:2012年9月10日
  • 總投資:1.5億元
簡介,項目進度,規劃前景,項目意義,

簡介

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成立於2010年5月25日。
2010年5月25日,大豐港經濟區海融廣場彩旗飄揚,鮮花簇擁,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在這裡隆重舉行。鹽城市委書記趙鵬,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省科協主席、南京工業大學校長歐陽平凱共同為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揭牌並講話。南工大副校長孫偉民、喬旭,鹽城市委副書記李馳,鹽城市委常委、秘書長戴元湖出席。大豐市委書記倪峰致辭。
當前鹽城正在搶抓江蘇沿海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兩大國家戰略機遇,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努力增創區域經濟競爭新優勢。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產業,必須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集中力量在最有優勢、最有條件、最有基礎的領域實現突破。鹽城發展海洋生物產業有資源、有基礎、有條件,發展前景廣闊。
鹽城把海洋生物產業作為鹽城重點培植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並要求大豐加強研究,尋求突破。
推進海洋生物產業發展,科技支撐是產業突破的重要支點,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揭牌,標誌著鹽城、大豐與南京工業大學在海洋產業領域的產學研合作正式啟動,必將對鹽城海洋生物產業加快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和支撐作用。
鹽城和大豐將以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揭牌為契機,與南工大開展全方位、寬領域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研發、孵化和產業化,努力把海洋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推動鹽城海洋生物產業加快發展。
海洋資源開發和海洋產業發展是“藍色聚寶盆”,南工大在生物、醫藥、化工、材料、能源、機械、信息等領域集聚了一批優秀人才,為海洋工程科技的進步和海洋資源的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雙方共建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以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為主線,以孵化載體建設為抓手,“政、產、學、研”四位一體,科技、產業、政策和金融並舉,能推動科研、教學和產業協同發展、螺旋上升,助推區域經濟發展升級轉型。
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必將成為大豐產業發展的智庫、大豐企業發展的助推器、大豐高級人才的培養基地。南工大將多方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面向國際海洋發展前沿,充分利用大豐、南工大的比較優勢,錯位發展、差異發展,圍繞海洋資源利用、海洋化工新技術、海洋裝備製造及其延伸技術等領域,搶占制高點,做出大豐特色;不斷創新機制,面向海內外遴選創新創業人才和優秀團隊,構築人才高地;積極與大豐市內著名企業、民營高科技企業共建研究機構,從創新源頭上實現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的對接;積極推動科技成果優先在大豐轉化、高層次人才在大豐創新創業、建功立業。
海洋生物產業是鹽城市委、市政府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大豐高度重視產學研平台建設和區域創新體系建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科技對產業的支撐作用日益明顯。南京工業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學術一流的綜合性大學,特別是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上走在前列,在海洋產業領域的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品牌優勢十分突出。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的成立,必將促進南工大科技成果加速轉化,帶動大豐海洋能源、海洋醫藥、海洋食品等產業加快發展,推動大豐海洋科技、海洋管理人才和海洋服務業全面提升。倪峰說,大豐市委、市政府將全力支持和服務好海洋產業研究院的發展,採取特殊政策鼓勵創新,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希望合作雙方本著互利共贏的精神,著眼長遠,共同發展,努力把海洋產業研究院建成政產學研合作的典範,江蘇沿海開發的創新平台,成為市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項目進度

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研發大樓落成運行
2012年9月10日,總投資1.5億元,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的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研發大樓在港區正式落成運行。據悉,該研究院旨在搭建“政產學研”合作平台,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科技創新團隊,重點圍繞海洋生物、醫藥、食品、化工、能源等五大領域進行研發和產業化。目前,國家海洋局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江蘇海洋生物活性物質及疫苗研究室等10多個海洋產業研究機構已經入駐。
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
江蘇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在大豐揭牌
2012年10月18日上午,江蘇海洋生物產業研究院在大豐揭牌,這是鹽城海洋生物產業搶抓先機、搶占制高點的重要體現,也是鹽城沿海開發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市委書記趙鵬揭牌並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和大豐市主要負責同志一併為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物大豐工作站、國家海洋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豐分中心、院士工作站揭牌。市政協主席李馳主持揭牌儀式,市委常委、秘書長潘道津,大豐市和市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等出席。

規劃前景

鹽城發展海洋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為大力發展海洋生物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們深知,海洋生物產業是以創新引領、科技支撐為特徵的21世紀朝陽產業,創新資源不足、基礎比較薄弱是鹽城面臨的主要瓶頸制約。近年來,鹽城在強化招商選資的同時,更加注重招才引智、招院引校,更加注重集聚國內外一流的科技專家和創新團隊。管華詩院士是我國海洋生物領域泰斗級的專家,領銜的團隊也是國內海洋生物領域最強、最頂尖的團隊,有了他們的加盟,鹽城的海洋生物產業一定會在搶抓先機的基礎上搶占制高點。

項目意義

海洋產業研究院的發展是大豐市大力推進創新平台建設的一個成功案例。如何讓“政產學研合作”這道加法題,做出乘法效應?海洋產業研究院的運作模式給我們三點啟示。一要呼“新”氣。作為一個科研平台,應該把眼光放高,所研究的項目要代表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要有新意、有創意。二要吸“人”氣。要想盡一切辦法,創新一切手段引人才、育人才,讓科研平台成為一個人才高地。三要接“地”氣。這裡的“地”氣有兩方面含義。一方面是研究的項目要連線市場,有市場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新興產業;另一方面是要堅持錯位發展,有本地特色。這三點海洋產業研究院都做到了。因此,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們就打造出了獨特的科技優勢、人才優勢和品牌優勢。
兩年來,海洋產業研究院不斷創新機制,面向海內外遴選創新創業人才和優秀團隊,構築人才高地;積極與民營高科技企業共建研究機構,從創新源頭上實現科技成果與市場需求的對接;積極推動科技成果優先在大豐轉化、高層次人才在大豐創新創業、建功立業。江蘇海洋產業研究院已經成為大豐產業發展的智庫、企業發展的助推器、高級人才的培養基地。
這裡“誕生奇蹟”。兩年前,大米草是沿海地區的有害物種,不但侵占沿海物種的生存空間,而且影響海水交換能力。如今,大米草成了原料,變成環保型裝飾牆板、貨櫃托架等各種工業包裝品。海洋產業研究院的科研人員變“害”為寶。兩年前,我們知道微藻是廣泛分布於鹽鹼水、淡水、海水、沼澤、溫泉等水域的微小生物,大豐沿海灘涂有的是微藻,卻沒什麼用處。現在,從微藻中提煉柴油的研究已經完成小試,大面積推廣的可能性很大。海洋產業研究院的科研人員變“廢”為寶。兩年來,海洋產業研究院給我們帶來了無數驚喜。海洋產業研究院雖然偏處黃海一隅,但卻始終站在國際海洋發展前沿,研究內容涉及海洋資源利用、海洋化工新技術、海洋裝備製造及其延伸技術等多個領域。可以說既搶占了制高點,又做出了大豐特色。如今,大米草生產線已經創造出了效益,還有很多研究項目取得了重大進展。在海洋產業研究院裡噴湧出來的智慧火花為大豐市敲開了藍色經濟的大門,一個個新興的海洋生物產業正蓬勃興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