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按察使署舊址

江蘇按察使署舊址

江蘇按察使署舊址地處蘇州道前街170號,舊址為明代兵備道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江蘇按察使署舊址
  • 所屬年代:清代
  • 地址:蘇州道前街170號
基本情況:
江蘇按察使署舊址地處蘇州道前街170號,舊址為明代兵備道署(“道前街”由此而得名),該建築群東臨養育巷、北靠瓣蓮巷、西接剪金橋巷、南朝道前街。清雍正八年建。提刑按察使是主持一省司法讞獄的官吏,為朝廷三品大員,俗稱臬台,其地位僅次於巡撫(撫台)和布政使(藩台)。清道光三年三月林則徐來蘇接任江蘇提刑按察使,時年39歲。民國時期江蘇提刑按察使署被江蘇高等法院占用,救國“七君子”曾在此與當局展開鬥爭。近年來進行修繕,今為市級機關使用保管。
歷史沿革:
明清之際蘇州城西南為官衙重地;
明初在此設省水利分司署;
明弘治十四年改為按察分司,後專門治兵備事宜,稱兵備道,道前街之名由此而來。
清初兵備道移駐太倉,雍正八年江蘇按察使自江寧遷蘇州,改兵備道署為提刑按察使衙門,俗稱臬台,主管省內司法刑獄,鹹豐十年毀說兵。
同治六年,巡撫郭柏蔭重建,民國年間為江蘇高等法院。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至一九三七年七月,震驚中外的上海救國會七君子事件就在此發生。
解放初乃蘇州市人民政府治所。
八十年代拆遷大堂及雨廡改建大樓,市紡織、物資、電子、化工、環保等局在此辦公。
現存情況:
提刑按察使署的建築群現存主軸線上的門廳、北部的二堂、內宅和東面的二路各四進建築;工字殿與樓廳均面闊五間,硬山式,中以卷棚頂穿廊相連。東路有一貫通南北的巷,最北端為一內宅,樓前為蓓園。當時的建築規制、風貌仍依稀可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