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姓(汝(姓氏))

汝姓(姓氏)

汝(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汝姓中國不多見,汝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但在韓國有姓汝的:汝成日、汝成一、汝晟一、汝聖日、汝聖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汝姓
  • 讀音:rǔ
  • 筆劃:6
  • 意義:形聲。從水,女聲
基本介紹,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得姓始祖,遷徙分布,各支始祖,姓氏文化,郡望,堂號,四言通用聯,五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十言通用聯,字輩排行,歷史名人,汝 郁,汝 為,汝叔齊,汝訥,汝可起,近現代名人,汝信,汝企和,汝賢,

基本介紹

汝[汝,不可讀音作rú(ㄖㄨˊ),讀作rǔ(ㄖㄨˇ)]
汝姓
拼音: rú, 筆劃: 6  部首: 氵 部首筆劃: 3  解釋1: 汝 rǔ 你:汝輩。汝等。汝曹。汝將何經。 姓。 筆畫數:6; 部首:氵; 筆順編號:441531  解釋2: 汝 rǔ
【名】 (形聲。從水,女聲。本義:汝水) 同本義〖RuRiver〗汝水出宏農盧氏,還歸山東入淮。——《說文》。按,出今河南,至安徽入淮,為淮河支流 指汝窯或汝窯所產瓷器〖Rukiln〗。汝窯是北宋著名瓷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南省汝州市境內,宋代屬汝州路,故名。如:汝窯花囊(汝窯出產的插花瓷具) 姓 汝 rǔ
【代】 你〖you〗 多用於稱同輩或後輩 汝陟帝位。——《書·舜典》 格汝眾。——《書·盤庚上》 汝父為楚王作劍。——晉·乾寶《搜神記》 汝亦知射乎。——宋·歐陽修《歸田錄》 吾與汝畢力平險。——《列子·湯問》 又如:汝們(你們);汝輩(你們);汝等 以“汝”相稱,表示彼此親昵 其市井小人昔與敬亭爾汝者,從道旁私語。——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又如:汝爾(彼此以“汝爾”相稱,表示不拘禮)

姓氏源流

汝(Rǔ)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東周平王幼子之封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唐代名相張九齡的《姓源韻譜》:“周平王少子封於汝州,其後有汝氏。”古代時,中原有一條河叫汝水,就在現今河南省,至今仍叫汝河,汝氏的先祖,就生活在汝河兩岸。兩周之際,周平王姬宜臼將國都從鎬京(宗周)遷到洛陽(成周),開始了東周的王朝。之後周平王將功臣和王族分封為各地的首領,其中有他最小的兒子姬武封於淮河北岸主要支流之一的汝水流域(今河南汝陽、汝州一帶,抵至寶豐),同時封其為侯爵,時人稱之為“汝侯”。
在汝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稱或爵號為姓氏者,稱汝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二

源於姒姓,出自商代汝鳩、汝方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的記載,“<尚書>有汝九鳥,汝方。”在殷商王朝時期,有賢人汝鳩,還有一個汝方,皆為高官。這兩人傳說是大禹的後代,皆為商湯執政時期的賢大夫。這在典籍《尚書·亡篇》中有記載:“有汝鳩、汝方,湯之賢臣。”
在汝鳩、汝方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汝氏,世代相傳至今。汝氏族人大多尊奉汝鳩為得姓始祖。

源流三

源於地名,出自東周時期王畿汝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汝邑,在東周時期為王畿之地,後在周平王姬宜臼五十一年(鄭莊公姬寤生二十四年,公元前720年)著名的“鄭攻周之戰”後成為鄭國之地,建有古臨汝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汝洲市的臨汝鎮。在周釐王姬胡齊四年(鄭厲公姬突復二年,楚文王熊貲十二年,公元前678年),楚文王發動了著名的“楚攻鄭之戰”,汝邑又一度成為楚國之地,改稱梁,又改稱霍。到了漢朝時期,在汝邑之地設梁縣。到了曹魏時期,其地隸屬於汝北郡。隋朝時期,隋文帝楊堅將汝北郡的郡治移到陸渾縣北部(今河南嵩縣東北部),改稱汝州。
在汝州之地的古代住民,很早即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汝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汝鳩。汝氏出自以地名為氏,周朝時,中原有河名汝水(在今河南省南部,現稱之為汝河),住在汝水之濱的居民中,就有以這條河流為姓的,可能是出於對此河的感激之意,他們就是汝姓的始祖。相傳周朝遷都洛陽後,周平王把最小的兒子封在汝川(今河南省南部),官為侯爵,人稱汝侯。汝侯的後代就以封邑的地名為姓氏,稱為汝氏。另外,在商朝時,有賢士汝鳩、汝方,曾位居高官,後來子孫就隨之為汝氏,世代相傳。據《姓氏考源》載,周平王少子封於汝川,其後有汝氏。又《元和姓纂》載,殷賢人尚書汝鳩之後。汝氏後人奉汝鳩為汝姓的始祖。

遷徙分布

汝氏或是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六十二位門閥,望族出天水郡、渤海郡。汝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汝河是我國汝姓的發源地。河南省境內,有一條汝河,自古以來就有名氣,在《漢書》的“地理志”就有記述。周平王繼承王位以後,把自己的兒子們分封於各地,自立門戶為諸侯。當時他最小的一個兒子被封於汝川,即現在的汝河。後來汝侯的子孫,就“以國為氏”而姓了汝,並且從此綿延不斷地繁衍流傳下來。關於汝氏的源流,《元和姓纂》一書指出,是周平王的少子封於汝川,他的後代有汝氏。也有些學者認為汝姓的出現更早,在殷商時期就已經有了的。在《尚書》上就有一位當時著名賢人汝鳩。根據《元和姓纂》上記載,尚書有汝鳩,汝方。汝姓望居天水郡(西漢置郡。相當於今天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渤海郡(西漢置郡。在今天河北省、遼寧省的渤海海灣沿岸一帶)。
今河南省的信陽市固始縣汝南縣,安徽省的利辛縣淮北市,甘肅省的天水市平涼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烏魯木齊市,陝西省的富平縣,北京市,黑龍江省的七台河市、雞西市、哈爾濱市、大興安嶺地區,江蘇省的蘇州市、常州市、吳江市,浙江省的杭州市、嘉興市,山東省的濟南市平陰縣、聊城市東阿縣,河北省的邯鄲市,湖北省的武漢市,雲南省的普洱市(思茅市)寧洱縣(普洱縣)、陸良縣,非洲奈及利亞等地,均有汝氏族人分布。

各支始祖

河南睢陽汝氏世系:
汝梓材:汝洲之子。後裔未續。註:傳至六世汝延秀,自曲江徙居下灣。後裔未詳待考。
汝僓世系:
汝壽:汝秉口之長子。新建亮山支。
汝福:汝秉口之次子。新建亮山支。
汝瑞:汝秉章之長子。新建議頭支。
汝玉:汝秉章之次子。新建議頭支。
汝爾:汝秉章之三子。新建議頭支。
汝珍:汝秉章之四子。新建議頭支。
汝琅:汝秉章之五子。新建頭議支。
汝口:汝秉章之五子。新建議頭支。
汝穢:汝秉轍之子。三江口觀下支。
汝演:汝秉海之子。三江口觀下支。
汝富:汝秉淋之子。新建蓮橫支。
汝國:汝秉富之子。新建三橫支。
汝魁:汝秉元之長子。更樓大房支。
汝華:汝秉元之次子。更樓大房支。
汝唱:汝秉元之三子。更樓大房支。
汝郁:汝秉元之四子。更樓大房支。
汝燦:汝秉正之之子。更樓大房支。
汝口:汝秉口之之子。子玉公之孫。
汝明海:汝德鼎之子。南菜坊支。
汝大郎:坤名,汝十三郎長子
汝小大郎:坤名,汝十三郎次子。
汝貴世系:
汝謨:汝蒿長子。汝謨生於致和戊辰1328年七月二十六日戌時,歿洪武已巳1389年二月三十日申時,葬西邊坐北向南。娶萬氏,生致和丙寅1326年五月初五卯時,歿洪武乙丑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酉時。合葬夫墳。生子二:長汝震、次汝坤。
汝諫:汝岳長子。後裔未詳待考。
汝論:汝岳次子。生至順壬申1332年二月十八日,歿洪武戊午1378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酉時。娶陳氏,生元統癸酉1333年二月三十日申時。歿洪武巳未1379年五月初五日卯時。生子一:汝雲翔。
汝則銘:汝正長子。行壽六,字曰新,元至順壬申1332年生,明建文已卯1399年歿,葬黃墓坑西岸山向樓前,娶林氏,葬刁林岡。生子六:長汝思宇、次汝思誠、三汝思敬、四汝思俊、五汝思齊、六汝思顯。
汝則仁:汝正次子。行二,葬秧坑口席陂山,娶黃氏,繼娶饒氏,俱葬鐵爐樟山上。後裔未詳待考。
汝則埠:汝正三子。行三,字則華,葬秧坑進思台。娶蔡氏,葬攸陂竹山上。後裔未詳待考。
汝則誠:汝正四子。行四,號誠,字君寶。元至正已亥1359年生,明永樂甲辰1424年歿,娶黃氏,生子一:汝松。居塗家腦。則汝誠傳四世汝天堯,居黃皂岡。
汝晃世系:
汝文簡:汝自詔長子。諱輝,號默齊。新建牛闌三橫支范出。娶高氏。繼娶徐氏。生子三:長汝維棟、次汝維梁、三汝維貳,徐出徙居湖廣荊蠻。
汝文炳:汝自詔次子。諱篪。新建牛闌三橫支。娶廖氏。生子三:長汝賢、次汝先、三汝崇。
汝文泮:汝自詔三子。諱泮。新建牛闌三橫支。汝楊出。行十五。生子一:汝維演。
汝文玉:汝自讓長子。諱玉。新建牛闌三橫支。汝繼黃出,兄弟徙居遼海。後裔未詳待考。
汝文素:汝自讓次子。諱滸。新建牛闌三橫支萬出。娶黃氏。生子二:長汝維昌、次汝維玉。註:汝文素同子而五徒湖廣石牌。
汝文起:汝自讓三子。諱勇。號聖萬。新建牛闌三橫支。汝萬出。娶楊氏。生子二:長汝維穎、次汝維錦。
汝文大:汝自讓四子。諱泗,號質庵,別號荊湖。娶胡氏。生子二:長汝維善、汝次維新,陳出。
汝文黃:汝自讓五子。諱黃。新建牛闌三橫支。與兄汝文玉徙居遼海。
汝仲才:汝順財之子。號棠士,字秀亭,明洪武庚戌1370年。平五月初一日子時生,由西賓入贅黃氏,岡前支祖。生洪武丁已。八月十六日未時。生子四:長思敬、次孟敬、三以敬、四彥敬
汝侃如:汝順長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言如:汝順次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恂如:汝資長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翊如:汝資次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純如:汝資三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怡如:汝論長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應如:汝論次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謙如:汝論三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皋如:汝論四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泰如:汝淵長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復如:汝淵次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恆如:汝淵三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觀如:汝淵四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豫如:汝沛之子。新建城東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壽:汝維洵長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行:汝維洵次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泰:汝維洵三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仁:汝維洵四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通:汝維洵五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履:汝澄長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益:汝澄次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書:汝澄三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恭:汝維洌長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康:汝維洌次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達:汝維洌三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恆:汝維直長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和:汝維直次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敬:汝維傑長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信:汝維傑次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顯:汝維傑三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榮:汝維傑四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忠:汝維潤長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富:汝維潤次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華:汝維潤三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安彰:汝維湛之子。新城菜元港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朗世系:
汝秉鉉:汝文裕長子。豐城流溪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秉鋥:汝文裕次子。豐城流溪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秉鍅:汝文彬長子。豐城流溪支。幼子汝國原遷。其他子未詳。
汝秉鹿:汝文彬次子。豐城流溪支。
汝秉錫:汝文彬三子。豐城流溪支。幼子汝國卿遷。其他子未詳。
汝偉福:汝守恭之子。豐城流溪支。後裔未詳待考。遷居港邊。
汝偉岳:汝守楠之子。豐城流溪支。生子一:汝懷全。
汝光世系:
汝維岳:汝士沂長子。居馮川上巷支祖。娶徐氏。夫婦歿葬小坑裡,寅申向。生子二:長汝希安、次汝希邦。
汝維嵐:汝士沂次子。居馮川下巷支祖。娶吳氏。夫婦歿葬小里岡。生子二:長汝希明、次汝希均。
汝維崧:汝士沂三子。居洪田中巷支祖。號如山。娶蕭氏。夫婦歿葬小里岡,寅申向。生子三:長汝希聖、次汝希賢、三汝希仁。
汝大麟:汝資深之子。奉新掃墩支。生子一:汝煌。
汝八世系:
汝居敬:汝意之子。生子一:汝近環。
汝居仁:汝忠之子。生子一:汝近正。註:汝忠受業於西澗先生,屯田員外郎,宋崇寧二年癸末科(公元1103年)進士。授奉正大夫,開封府少尹,升都轉運使。
汝洪朔世系:
汝立寶:汝文茂長子。奉新甘棠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立安:汝文茂次子。奉新甘棠支。後裔未詳待考。
汝邦縉:汝元祥長子。後裔未詳待考。
汝邦興:汝元祥次子。後裔未詳待考。
汝榮璋:汝必通之子。後裔未詳待考。
汝守采:汝志遂之子。後裔未詳待考。
資料有待補充。

姓氏文化

郡望

天水郡:亦稱上邽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渤海郡:歷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兩個稱謂,另一為渤海國。西漢時期從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陽(今河北滄州東關),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遼寧省之間的渤海灣一帶。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渤海郡,先稱振國(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後來唐玄宗冊封大祚榮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國。渤海國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後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為大遼國契丹族耶律·德光所滅,以後不復存在。

堂號

天水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四言通用聯

渤海望族;
商湯賢臣。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汝姓族居渤海郡。下聯典指商代賢士汝鳩、汝方為湯之賢臣。
晉卿知禮;
商代名賢。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時晉國大夫汝叔齊,位列九卿,《左傳》載,君子說他“於是乎知禮。”下聯典指商代汝鳩、汝方,同為知名賢人。

五言通用聯

凜凜斥賊勇;
拳拳報國心。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常州訓導汝可起,行間,宿韓生家,寇數騎突入,眾散走。惟可起整衣危坐,罵賊不屈,寇砍殺之。下聯典指南宋刺史汝為,豐縣人。赤心愛國,立志滅金。建炎中,致書宋朝判臣劉豫忘祖。後入臨安,獻恢復中原功略,又上丞相書三要,激怒秦檜。秦椴欲將他押送金國,他遂改名換姓入蜀

七言通用聯

叔異宰相施恩化;
可起知府善德行。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魯相汝郁,以德化人,流民歸者甚眾。下聯典指明代汀州知府汝訥,吳江人。善政,威惠大行,後補安南。

十言通用聯

魯相以德化育,萬民安集;
宋臣有志恢復,三要臚陳。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陳國人汝郁,字叔異,和帝時由侍中賈逵推薦,官至魯相,以德化民,流亡外地的百姓歸家八九千戶。下聯典指南宋豐縣人汝為,建炎年間曾上書發表對邊防的看法,以開洲刺史的身份出使金國,又致書劉豫(金人冊立的傀儡政權“齊”國皇帝),劉豫要挽留也做官,他暗中逃回南方。後又向朝中獻《恢複方略》、《上丞相書三要》。“臚陳”,謂陳述。

字輩排行

江蘇蘇州汝氏字輩:“欽承先祖德佑啟後人賢孝友家聲著書詩教澤綿”。註:該支字輩循環使用。
甘肅平涼汝氏字輩:
大房支派:“自應寶恆登文養”;
小房支派:“森順(自)廷宗新文”。
山東濟南、東阿、安徽利辛汝氏字輩:
文興振傳永*紹承繼緒常*懷發崇善澤*培毓慶景廣*
天國朝萬代*君政伯仕良*恆建蘭運海*金寶財吉祥*
洪瑞殿中印*春美得秀清*甲位立東亞*守京利泰平*
家譜照片家譜照片

歷史名人

汝 郁

後漢和帝時為魯相。字幼異,陳國人。年五歲,母被病不能飲食,汝郁常抱持啼泣,亦不肯飲食。母憐之,強為餐飯,欺言已愈。郁察母顏色不平,輒復不食。宗親共奇異之,因字幼異。為相時,以“德惠化人”,許多流浪無歸的農民都到他管治的地方去定居,而為時人所稱道。

汝 為

宋朝人,曾冒死當使者到金國去。後來又被奸臣秦檜所逼,逃到四川去隱居了。

汝叔齊

(生卒年待考),晉國人。著名春秋時期晉國上大夫。

汝訥

(公元1433~1493年),字行敏;吳江人(今江蘇吳江)。著名明朝官吏、書法家。明朝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中鄉試。善書,曾修《宋英宗實錄》,因而選入史館,授中書舍人,任汀州知府(今福建長汀),善政,威惠大行,後補安南府尹。善書法,筆法清勁,得晉人筆意。楷正有法,表然出儕輩。當時凡卿大夫士所得誥勅,皆願其得手筆,故傳世甚多。 終年六十一歲。著有《懷麓堂集》、《匏翁家藏集》。

汝可起

(生卒年待考),著名明朝官吏。明朝時期出任常州訓導。在赴任途中,他借宿於韓生家,當夜寇數騎突入,眾隨從皆散走。惟有汝可起整衣危坐,紋絲不動,之後大聲罵賊不止。可憐這位常州訓導官任未至,即被惱羞成怒的賊寇一刀砍殺之,再連戳其口數刀後,揚長而去。

近現代名人

汝信

(1931~),江蘇吳江人。著名當代美學家、社會學家。 汝信1949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1955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 1959年副博士研究生畢業。歷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執行主席,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長,中華全國美學學會副會長以及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副主席等。主要著作有《黑格爾範疇論批判》、《西方美學史論叢》、《西方美學史論叢續編》、《西方的哲學和美學》等,並編譯著作《尼·加·車爾尼雪夫斯基》、《美學百科全書》等多種,主編有《外國美學》。汝信重點研究的是西方美學史,他的幾本專著對古希臘以來直到二十世紀初期的西方重要美學家,逐一進行了深入研究,在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西方美學史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他認為,馬克思雖然沒有寫過系統的美學專著,但在美學史上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馬克思把美學現象放到人類社會生活和歷史發展的整體中去考察,並且和現實的人的豐富多彩的多方面實踐活動以及人在未來共產主義社會裡的全面發展的遠景聯繫起來加以研究,從而從根本上突破了以往傳統美學的框架,為美學成為一門真正的科學指明了方向。他說:“真正建立和發展美學科學的任務落在馬克思主義者的身上。馬克思主義者一方面要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一切有價值的美學思想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對美學科學進行根本的改造。創造性地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原理去建立真正科學的美學理論體系,這是我們美學研究的方向,也是美學發展的希望所在。”關於美學科學的研究,他認為馬克思對我們有三點重要的啟示。首先,必須把美學科學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才能真正根除美學中的唯心主義。其次,必須運用馬克思的異化理論這一銳利武器,才能正確理解資本主義社會裡審美意識和藝術的本質及其歷史命運。最後,必須看到,在馬克思那裡,美學是共產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關於共產主義社會裡的人的科學的一個必不可缺的重要學科。應當站在這樣的歷史高度去談美學問題。
文學翻譯家。長篇小說《阿托莫諾夫一家》、《人間》、《復活》、《亞馬》、《總督大人》等。妻子文穎是一名英語翻譯家。江蘇蘇州人。1938—1945年先後在江北縣立中學、重慶復興中學、四川巴蜀中學重慶復旦中學、四川涪陵中學任英語教師。女兒汝宜陵、兒子汝企和都是英語翻譯。

汝企和

(1949~),江蘇蘇州人。歷史學家,教育家。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歷史文獻教研室主任。

汝賢

(1949~),江蘇吳江人。水利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