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延安

永遠的延安

《永遠的延安》是2011年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仲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遠的延安
  • 作者王仲方
  •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8月1日
  • 頁數:191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7503430362, 9787503430367
  • 尺寸及重量:23.8 x 16.8 x 1.2 cm ; 440 g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永遠的延安:我們的青春歲月》內容介紹:當時我們這批進步青少年,比其他同學想得要深刻些。我們不只是懷著抗日救國的熱情,而且考慮到兩個都表示要抗日救國的國民黨和共產黨,哪個是大公無私真正抗日的,哪個是以抗日為名,仍然堅持一黨私利的。我們要救的國是要恢復腐朽的舊中國,還是要經過抗日建設一個新中國。通過歷史的教訓和先進理論的指示,我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我們的選擇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覺的;不是輕率的,而是深思熟慮的;不是只顧眼前,而是想到長遠的;不是逃避,而是迎著風浪上。為此,我們告別了家鄉和父母,告別了不能同行的戀人和好友。拋棄了舒適的生活環境和異地求學以至國外留學的機會,毅然走向艱苦但充滿希望的地方——延安。《永遠的延安》是一曲慷慨激昂的青春之歌,一段刻骨銘心的成長經歷,一個富有浪漫氣息的革命聖地,一代愛國知識青年的精神家園,一位與黨同齡的“老延安”的真情回憶。

圖書目錄

序 我心中的延安
一、沸騰的古城
二、課堂風光
三、延安的海德公園
四、窯洞——我們的搖籃
五、餓其體膚,其味無窮
六、延安式的戀愛和婚姻
七、濃郁的文化生活
八、馬海德大夫的處方
九、天天歌聲蕩漾
十、旖旎的延河
十一、延安人的脾氣
十二、日本飛機來轟炸
十三、活躍的大砭溝
十四、天生我材必有用
十五、第一次分配工作——學速記
十六、苦讀是最大的樂趣
十七、關山阻隔親情在
十八、改造身心的生產運動
十九、統一思想的整風運動
二十、喜歡群星燦爛,不喜過火鬥爭
二十一、布爾什維克
二十二、荒謬的搶救運動
結束語走出熔爐的“三八式”
附錄
後記

作者簡介

王仲方,1921年1月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1937年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抗日軍政大學、澤東青幹校、延安民族學院教員,華北局社會部科長。新中國成立後任公安部辦公廳副主任,羅瑞卿部長政治秘書。青海省委常委兼省委秘書長,省委政法領導小組組長。“文革”中受林彪集團迫害,被關進監獄五年多。“四人幫”垮台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兼法學研究所所長,中央宣傳部辦公廳主任,國家對外文委副主任,中國法學會會長。中共十三大代表,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公安部諮詢委員會委員。
主要著作:《中國法學的現狀與展望》、《羅瑞卿的故事》、《煉獄》、《延安風情畫》;主編《中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理論與實踐》、《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法學》、《羅瑞卿公安工作論文集》等。另有大量的文章見諸於報刊。

編輯推薦

《永遠的延安:我們的青春歲月》:一曲慷慨昂揚的青春之歌,一段刻骨銘心的成長經歷,一個富有浪漫氣息的革命聖地,一代愛國知識青年的精神家園,一位與黨同齡的“老延安”的真情回憶。與延安同時代的“三八式”,哪一個不是經過千錘百鍊?直到今天,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已成正果,為馬克思所笑納。倖存者無多,也已是白髮蒼蒼,老驥伏櫪。面對長流不息的延河水,仰望巍巍的寶塔山,一個巨大的聲音在迴蕩著:我們是無愧的延安人!延安精神萬歲!
那不僅是他一個人的青春、也不僅是那一代人的青春、那更是一個他們所投身的政黨、從贏弱少年走向強健青年的青蔥歲月、就在延安我心中的延安。
沸騰的古城
課堂風光
延安的海德公園
窯洞我們的搖籃
餓其體膚,其味無窮
延安式的戀愛和婚姻
濃郁的文化生活
馬海德大夫的處方
天天歌聲蕩漾
旖旎的延河
延安人的脾氣
日本飛機來轟炸
活躍的大砭溝
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一次分配工作,學速記
苦讀是最大的樂趣
關山阻隔親情在
改造身心的生產運動
統一思想的整風運動
喜歡群星燦爛,不喜過火鬥爭
布爾什維克
荒謬的搶救運動
走出熔爐的三八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