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濟蒲津渡遺址

永濟蒲津渡遺址

永濟蒲津渡遺址是占代黃河的一大渡口,位於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的黃河東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濟蒲津渡遺址
  • 地理位置: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的黃河東岸
  • 占地面積:不詳
  • 開放時間:全天
永濟蒲津渡遺址是占代黃河的一大渡口,位於永濟市古蒲州城西門外的黃河東岸。蒲津渡自古以來就是秦晉之交通要衝,歷史上有很多朝代在這兒修造過浮橋。據《春秋左傳》記載,昭公元生公子鋮奔晉,造舟於河。<初學記》:“公子鋮造舟處在蒲坂夏今蒲津浮橋是也。”《史記·秦本紀》又載:“秦昭襄王五十4257年),初作河橋。”張守節《史記正義》謂:“此橋在同9縣東,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橋也。”以後東魏齊獻武王高歡丞相於文泰、隋文帝都在這兒建造過浮橋。唐初,河東為京州是長安與河東聯繫的樞紐。開元六年( 718),蒲州被置蔓與西京長安、東都洛陽齊名。開元十二年(724),為了加j王朝的大後方河東地區及整個北方地區的統治,唐玄宗任’尚書張說主其事,改木樁為鐵牛,易笮索為鐵鏈,疏其船國力對蒲津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通典》、《唐會要》、《志》均記載此事。有宋一代,永濟蒲津渡遺址仍是黃河的重要渡口之元之際,浮橋始毀於戰火,只剩下兩岸的鐵牛。後來因三庫蓄洪而使河床淤積,河水西移,鐵牛被埋入河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